清初第一功臣 第51章 泽被苍生

作者:胖哥老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1 18:24:16
最新网址:www.biquw.cc

二十分钟后,刘子敬在李护院引导下,溜达到了铁匠社区的社学。

铁匠们刚来两个多月,这个社区所有的建筑都是简易的木板房。

好在地有的是,旁边就在建大批瓦顶建龙船脊和山墙筑镬耳顶的佛山式建筑,被当地人称为“铁匠镇”。

由于刘子敬主导的工业移民数量大大超过了本地居民,济州岛上的建筑风格以后会变成岭南风格为主。

新建中的社学,也会是社区里最漂亮的建筑。华夏人重视子女教育,自古皆然,这叫文化传承。

现在的社学简陋得很,一根根巨木柱子支撑,木板包围的简易房,优点就是大。

一位身穿李朝官服的士子从社学方向走过来,见到刘子敬躬身施礼,“学生参见钦差大人。”

刘子敬一看,这不是济州牧李海彦的那个儿子么,李朝进士、王族后裔、旌义县令李全非。

自打刘子敬带人入驻济州岛,李全非这个旌义县令就不去旌义坐班了,被他老爸指派跟明人交涉。

又是回李朝本土联络购粮,帮宋游买煤、铁之类各种工业原材料,又是联络在各地当官员的同窗,给济州岛输送流民,好让黄蜚的兵能娶媳妇。成绩斐然,已经弄来了四千多户。

“学生的进士是白当了,这么多年的书也白念了。今日得钦差大人的四夫人教诲,霍然开朗,方知天下为公、人人如龙之策。我辈王族,不能泽被苍生,枉得黎民供奉啊。”

“学生回去,就在济州岛的李朝社学里,普及红花会之道,必紧随天朝骥尾,与钦差大人步调一致。”

“待济州岛因此富岛强兵,学生一定带大军平定李朝,北讨鞑虏,为钦差大人灭满人助力。”

刘子敬听得一愣一愣的,霍霍,年轻人就是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这个李朝进士也跑来听红娘子的课了?

红娘子你就上过社学,连秀才都不是啊喂,就敢给进士讲课?

好吧,红娘子的学问是跟自己加急学的,急到让自己三天三夜没咋睡觉。我可是天朝最有学问的人之一,让区区李朝那种水分极大的进士折服必须地。

眼里有光,觉得从天朝上国学到了新东西,打开了新世界大门的李全非给刘子敬见完礼,急匆匆走了。

刘子敬匆匆一瞥之下,只见李全非的李朝官服上,胸口也别了一朵红花。

红娘子从我这学了三天,迅速就建了红花会,然后病毒式传染,马上就传到了李朝这边。

话说李全非这小子,真的知道他学的是什么性质的东西么?

一旦济州岛的李朝年轻人都学了这些玩意,被李全非整合起来,会发生什么事不敢想啊。

就李朝本土一共两千兵马的孱弱武力,加上李海彦、李全非的王族身份——卧槽,新的三代单传要从我手里出现了么?

好吧好吧,李朝的事情刘子敬没空关心,也不打算干预,他是来看社学的。

一抬头,社学简陋的大门上方,已经多了一道横匾,上面五个大字“泽被苍生”。

这可是刘子敬的手笔,在红娘子卧室里,被红娘子求走的墨宝。刘子敬看到自己写的字迅速就挂到了这里,心头忽然一阵恍惚。

这个社学因为是临时建筑,正式的建筑完工后要拆除的。为了尽量能多装人,好能少建几个,拆的时候不至于浪费,建得反而很大。

里面一排排简陋的横条桌椅,让刘子敬仿佛看到了记忆中现代七八十年代教室的老照片。

白天这里听课的都是铁匠子弟,现在晚上了,士兵结束了训练,条凳上坐了一百多军官。

包括李牟的三千老部下,新成立的炮兵师三千人,百人队首脑以上济济一堂。

红娘子已经讲了两天课,十好几场了,更重要的是她充满了激情,讲得行云流水。

刘子敬在门口背手看了两眼,不准备打扰,回身出门。

“峨眉峰阁下,您在这里培训军官,为什么没有叫我来?”

嗯?口音古怪的汉语,这位抚胸给自己鞠躬的不是埃文教官么?埃文不是自己来的,手下十几个红毛教官都跟过来了。

刘子敬摆摆手,“这是我们明国内部的事情,跟军事训练无关,埃文你就不用跟着学了。”

埃文脖子一梗,“阁下,现在我可拿着您发的军饷,而且,宋游还给我分了两个温柔的大饼脸小妾。”

“实话实说,就我这个底层少尉,在荷兰那边就是个穷鬼,这几个士兵就更穷。”

“阁下您这边待遇这么好,我们可不打算回去了,已经跟宋游请示,都入籍大明了。”

“现在我已经起了汉名,就叫孙埃文,以后就效忠您了。”

嗯,不错,有钱能使洋鬼子推磨。这小子是有真本事的,值得自己多花俩钱雇。

“埃文,我的兵训练得怎么样了?是不是差不多了?要不要开始训练水兵?”

埃文摆摆手,“水兵不需要我训练。他们要是不上岸作战的话,跟葡萄牙人学会炮术、齐射和肉搏就行,根本不需要懂莫里斯方阵。”

“倒是陆军,你们——哦不,咱们大明真是太有钱了,您居然给三千人配了一个炮兵旅。”

“在欧洲那边,大家不是不知道炮好,可是没有那么多钱铸炮,只能多招火枪兵和长矛兵当消耗品。”

“最愿意多配炮兵的瑞典军神古斯塔夫二世,当年上战场的军队,火炮比例也大大不如您。您这一个旅的炮兵,在瑞典人那里,可是两万陆军才可能配备的。”

刘子敬“切”了一声,“我跟古斯塔夫不熟啊,炮兵火力可不是对标他的,我对标的是——”

刘子敬卡壳了,他对标的是拿破仑,可现在还没有……

“而且,我纠正你一下,我要建的不是炮兵旅,是炮兵师。没见我配了三千人,大大超编么?”

“这一个旅只是第一批,我还要再建两个旅。当然全铜炮太贵,这一个旅的装备先练兵,另两个旅慢慢来,我准备上铁炮了。”

埃文佩服得五体投地,“就这火力,您的兵要是到欧洲,所向无敌了。”

刘子敬苦笑,“可我不去欧洲啊,你知道我的对手满清有多少炮么?他们打一片石,一路追击李自成,就带了二百门红衣大炮,这还只是前线临时征调的炮数量。”

“要是把他们手里的炮都聚集起来,总数恐怕会超过两千门,我跟人家比还差远了。”

埃文摇头叹息,“世界第一强国内战,动用的武力,果然远超我们落后的欧洲。欧洲那边打了几十年了,战斗规模跟你们一比,简直就是小孩子过家家。”

“对了,长官,您新装备部队的燧发枪,好像没有您预料的好啊。”

嗯?燧发枪不行?不可能啊。

“是的,您的燧发枪射速比火绳枪快,可是点火击发成功率下降了不少。总体来看,射速增加,火力减弱,总火力投放没有明显增加。”

“唯一的优点,是在下雨的时候也能作战了,总算比以前强点。”

刘子敬很迷糊,燧发枪点火成功率低?我看李护院手里的原装燧发枪每次点火都成功啊,怎么仿制的有问题?

算了,这玩意自己看了也不懂。这就是没有工程师的缺欠啊,工匠只知道按样子仿造,不仔细研究原理,问题出在哪儿呢?我需要一个懂火枪的工程师帮忙研究啊。

刘子敬记住了这个事,马上也解决不了。反正改燧发枪后火力没下降,气候适应性还提高了,总算好事,剩下的问题慢慢再说。

“那个,长官,我汇报完了,要进去听课了,我也是您的部下,不能落后于人。”

看埃文带着红毛部下匆匆进去听课,刘子敬挠挠后脑勺,“洋人听这个?这玩意会不会返销欧洲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