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贼陷凤阳,锦衣卫官校多逃散。”
“崇祯十六年,贼陷河南、湖广,锦衣卫官校多降贼。”
“崇祯十七年三月,贼陷京师,……锦衣卫官校多死于乱。”
“南明弘光朝,锦衣卫官校多裁撤。”
崇祯皇帝自废武功,裁汰了绝大多数锦衣卫,让大明朝廷变得又聋又瞎。
闯军攻入京城的时候,临时拉上城防卫的壮丁们一哄而散,没起到任何作用。
闯军在京城真正经历的战斗只有一次,规模相当小,一千锦衣卫拼死抵抗,最后全部壮烈殉国。
危难之际,最后愿意为大明王朝捐躯的,反而是非常不受待见的锦衣卫。
京城的锦衣卫最终能打的,只有一千。留都这边,数量就更少,而且——没有能打的。
金陵这边,大军包括江北四镇和左良玉的楚镇,都在前方抵御李自成残部和满清,留都本身相当空虚。
这就是刘子敬敢住到秦淮河畔别业的原因,他手下的二百亲卫,实际上已经是金陵城最强大的一股军事力量了。
听说要打天牢,红娘子一下子就兴奋了,毕竟她本质上还是反贼,而且是大反贼。
这两天她一刻也没闲着,一直在城里四处刺探情报,听刘子敬问到,当即回禀,“城内目前尚能打的兵丁,主要是各高官的家丁。但高官们各怀心思,家丁们不会为朝廷出力的。”
“子敬你要是愿意,我带二百亲卫攻打,别说天牢,就是皇帝也能抓起来。嘿嘿,这南明小朝廷,可能稀里糊涂的就亡了。”
刘子敬挠挠后脑勺,连忙摇摇手。
“小朝廷再不行,有它在,还能名义上节制各路军阀,给满清造成点麻烦。我只是想把黄宗羲救出来而已,可不想玩那么大。”
“这样,翠花,你这就调动力量,等晚上砸了天牢,把黄宗羲给我救出来。不要攻打皇宫,别不小心把弘光帝弄死了。”
旁听的陈贞慧听得云里雾里,他只是抱怨一句复社学子们的境遇而已,没想到冒辟疆居然似乎有攻打天牢的实力?
“且慢!”
陈贞慧连忙叫停。
“辟疆老弟,咱们复社有这么大实力了?那还打天牢干什么?不如用来清君侧,干掉马士英阮大铖,由咱们复社执掌朝纲……”
刘子敬苦笑,“自己”的这个兄弟思维还停留在大明内斗的小圈子里没出来呢,执掌这个没有实际权力的小朝廷的朝纲有屁用啊。
“天色还早,要做事也得等晚上,先不着急。定生兄,你不了解如今这天下的实情,我跟你细说一下。如今的形势,咱们掌握朝廷,可没什么用了。”
刘子敬拉着陈贞慧坐下,陈圆圆端上茶水,和董小宛带着姐妹们去侧房谈心去了,书房内只留下红娘子侍立。
“定生兄,如今留都朝廷能控制的地盘,一年能收上来的赋税,不超过六百万两。下辖五镇兵马,一年的军费就要七百多万两,朝廷还需要养一大堆官员,实际上没有钱给各镇发饷。”
“各镇兵马只能自筹粮饷,已经成了事实上独立的军阀,根本不听朝廷调遣。”
“咱们复社要是这个时候上位,接这个烂摊子,实际上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除了给亡国背锅,没有任何作用,你还想清君侧么?”
这个情况陈贞慧其实知道,“辟疆老弟,难道你有什么其他办法救国?国难当头,我辈忠臣别无选择,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话一出,刘子敬心里有底了。复社四公子没有辜负自己的期待,陈贞慧是真正的爱国者。
“陈兄啊,崇祯帝煤山殉国,大明就已经亡了。明已不可救,但天下可救。若不想大好河山沦于狄夷之手,咱们需要重起炉灶。我计划改造复社,这是我草拟的新纲领,请定生兄斧正。”
两人攀谈良久。陈贞慧读完刘子敬草拟的章程,又听刘子敬介绍了济州岛的情况,全盘了解了刘子敬的计划,蹭地站了起来,握住刘子敬的双手。
“冒老弟,天下危亡,必须有挺身而出者。我愿意追随你,一起破家报国!”
方以智之后,又一个不计私利的理想主义者,跟刘子敬站到了一起。
……
太平门外,贯城坊。
这里是留都三法司监狱所处的位置。因为天牢里经常传出囚犯的哀号之声,老百姓为求心安,给这里起了个名字“太平”。
弘光小朝廷初立,既无库银,又无内帑,资金匮乏。马士英、阮大铖靠卖官鬻爵筹集资金,搞得翰林满街走,提督多如狗。
划拉来的钱都被马士英、阮大铖揣腰包里了,也没用在国事上。那些花钱上位的官员,没有一个真正上班办事的。
所以实际上三法司虚设,这里反而是一群阮大铖控制的锦衣卫在看门。
天色将晚,炊烟四起,锦衣卫们端着难以下咽的糙米,正骂骂咧咧地埋汰上官们贪得太多,忽然一股香气飘进了鼻孔。
咦?上午刚刚被放出去的那个陈贞慧怎么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二十几个提着食盒的女仆?
“各位军爷,小生在牢里关着的时候,多蒙诸位照顾,现在给大家送点吃的报答,大家辛苦了。”
现在吧,已经没人管什么刑事犯了,天牢里关的都是跟阮大铖不对付的政见不同者。
陈贞慧没说错,这些锦衣卫对犯人其实不错。
被抓到这里的都是官员、士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翻身出去,又说了算了。所以狱卒对刑事犯狠,对这些关进来的老爷们从来不敢惹。
没想到啊,这位平时正眼都不瞧自己这些下人们的陈公子,居然是个长情懂感恩的,来给我们送饭来了。
小旗带着兄弟们打开食盒,呦嚯,虎皮肉,这是我们这些苦哈哈平时能吃到的么?还有酒?这么多酒?
“多谢公子。”
锦衣卫们立刻吃得风卷残云,很快喝得东倒西歪。
酒意朦胧中,只听陈公子说了一声“动手”,那二十个女仆居然从怀中掏出了绳子和短刀,几十个烂醉的锦衣卫瞬间都被绑了起来。
一个红影闪了闪,很快,从牢里把照顾得好好的黄宗羲给拉了出来。
“陈公子,这些狗腿子要杀了么?”
听红娘子正在跟公子研究可怕的事情,被绑了的锦衣卫小旗背着手滚到陈贞慧面前,“陈公子,你要救复社的同僚,不要跟我们这些下人为难啊。”
“杀了我们,就成了劫天牢的大案。”
红娘子嘿嘿一笑,“不杀你们,这就不是大案了么?”
小旗磕头如捣蒜,“这位女首领,您不懂官场。这事咱们要合伙的话,我们只要报一个黄宗羲狱中暴毙,啥事没有的。”
陈贞慧微微一笑,这正符合刘子敬给的尽量减小影响的原则,“刑姑娘,把他们放了吧,咱们人救走即可。”
陈贞慧做主,锦衣卫们都被松绑,每人还得到了一两银子的元宝,作为合伙欺上瞒下的报酬。
陈贞慧拉着黄宗羲,身后跟着二十女兵,大摇大摆走出天牢,众锦衣卫怀揣着银子恭送——陈公子给我们发饷了嘛,尼玛阮大铖都不给钱,还只给我们吃糙米……
陈贞慧、黄宗羲相对苦笑,红娘子也摇头。
这就是大明的天牢?刘子敬没说错,大明不可救,已经烂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