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第一功臣 第18章 不正经的大明?

作者:胖哥老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09 11:28:18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把这些丝绸、珍珠、漆器、茶叶、瓷器、茯苓、棉布、麝香、胭脂水粉每样都带点样品,跟我去交易市场。”

身后跟着十几个亲卫,每个亲卫大包小裹抱着东西,董小宛兴冲冲地就奔码头旁边的货栈一条街去了。

没错,是董小宛,她负责舰队顺路从泉州拉来的货物的出售。

事实上,舰队在泉州停靠两天上货,也是在她建议下实现的。

从郑芝龙手里买下标旗后,刘子敬蓦然发现,一万人规模的舰队里,竟然挑不出一个懂做买卖的。

黄蜚的手下做没做过生意呢?做过,不过呢,都是杀头的走私生意,手法简单粗暴。挑选货物,跟人砍价那是不会的。

王恭厂这个大明的军火中心,理论上有三千高手匠人。可是刘子敬以闯军后勤负责人身份接手后,仅仅找到了二百工匠,还是挑剩下的。

他因此不得不强征了三千百姓当学徒,重建军火制造业。现在那三千二百人在济州岛,宋游管着呢。

高手匠人都哪儿去了呢?没在王恭厂爆炸中炸死。那场爆炸,跟宁远大捷后的觉华岛惨败一样,基本是个大明将门勋贵平账的手段。

那些匠人都被大明水师给卖到后金去了,包括跟刘子敬回来的杨亮,都成了我大清的包衣奴才。

以至于现在入关的我大清拥有一百多门红衣大炮,火枪装备率、完好率远超大明和大顺,守卫山海关的吴三桂手里红夷大炮才十几门……

黄蜚是汉奸么?不,跟满清打仗人家是真拼命的。而且这条走私线路也不是他开发的,是毛文龙开发的。他要是不萧规曹随,手下的士兵就要造反。

毛文龙是汉奸么?他是勋贵任命的啊,走私勋贵拿的大头。他要是不参与走私,第二天就得被勋贵给撤了换个听话的。

于是就出现了奇葩的一幕,毛文龙一边把军火和技工卖给满清,赚了钱给士兵发了饷再去打满清——毛文龙打满清也是拼命的。

勋贵是汉奸么?勋贵表示,我们拿这点钱算啥啊。但凡朝廷有足够的军费给我们喝兵血,我们至于走私么?

朝廷没钱,我们勋贵就穷啊。朝廷为啥没钱?大明GDP可是绝对的天下第一,可是每年海贸入帐的几千万银子被江南富商和郑芝龙这个中介吞了还不交税呗。

朝堂上的建制派文官读书人全是江南富商的代理人,这税就收不上来,听说过文人写的赞美抗税流氓地痞的《五人墓碑记》么?

从老百姓手里刮的那点钱,全给了老朱家宗室了。

我们走私,但我们真跟满清和闯贼拼命啊。

老朱家花的和建制派文官集团吞的,比我们这些勋贵军工联合体多上百倍啊上百倍,他们才是国贼。

一个老大腐朽颟顸的王朝到了末期,不是某个人误国,是宗室、文官、勋贵所有人合力,在把王朝推向深渊。

想要力挽狂澜的,只有崇祯和袁崇焕两个傻子。袁崇焕因为毛文龙走私砍了毛文龙,顶用么?换谁来还是继续走私啊,后上来的还没有毛文龙打仗的本事。

崇祯是敢动宗室那边叔叔大爷啊,还是能把勋贵、文官都杀了啊?最终他只能把可怜的袁崇焕砍了。

就明末这个烂摊子,谁来也不好使。只有李自成刘宗敏掀桌子暴力拷掠好使,现在拷掠出来的钱在刘子敬手里……

所以,某个二进宫的老头和一字并肩王看似忙活得欢,百日维新那是一定会失败的。

王朝末期,利益集团成型固化,没治。真要治只能掀桌子,需要黄巢或李自成出现,杀个血流成河,改良不了。

刘子敬是后来人,知道黄蜚和他的四万手下都是走私犯,但同时也知道他们是愿意为大明流血的英雄。

他愿意接收这些人,很自信能把他们改造好。

明朝的边军进了汉军旗立马战斗力爆棚,刘子敬还知道现代的例子。很简单,不喝兵血,饷银实发,然后严肃军纪就行了。

你发饷怎么要求士兵都会遵从,没钱就别养兵。

好吧,扯得太远了。总之,刘子敬手里富裕,不太看中短途运输赚那点钱。既然没人懂做买卖,咱们直航澳门办正事就行了,哥不差那两个。

这个时候董小宛站出来了,表示二十艘大船空跑,这是犯罪啊,我懂做买卖。

董小宛的老爹是苏州“董家绣庄”的老板,家族企业生产的玩意基本都是出口到欧洲的。董小宛自小就耳濡目染,生意方面门清。

可惜对封建礼教中毒太深,未嫁女子不能抛头露面,所以老爹不幸病逝后,生意被老娘交给专业经理人打理。

于是很自然地,经理人拿钱跑路,家族企业破产了,董小宛也成了清倌人……

董小宛嫁到冒家,不但人美,有文采,懂音律舞蹈,还孝顺公婆,尊敬大妇,会做针线会做菜,受到冒家广泛欢迎。

很快就发挥了会理财的长处,出来千里寻夫前,冒家的产业都是她在打理。

刘子敬是万万想不到,自己接盘了这么个可称“古往今来最称职媳妇”的小妾。行了,以后自己的钱有绝对可靠的人管了。

刘子敬只管花钱,不负责赚钱的事。

他背手溜达着走上码头,马上就发现了奇怪的事情。

不是说澳门是这个时候的远东贸易中心,繁华富庶得一塌糊涂么?怎么商船这么少?街上也没多少人啊,甚至连葡萄牙人也没见几个。我的历史知识有问题?是不是这次白来了啊?

“仁军,去找人打听下,咱们要找的商行还在不在。”

李护院颠颠跑了出去,一会就拉回来一个本地苦力,五个大钱就能给带路那种。

还好还好,自己要找的商行还在,也在码头边的货栈一条街上。

这条街叫“河边新街”,自己要找的“万奴行”就在这条街上一个叫“麻雀仔街”的小巷子里。

不要望文生义,万奴行可不是做人口生意的,这是个葡萄牙军火商,十七世纪世界上最有名的跨国军火商,人家创始人的名字叫万奴.卜家劳。

刘子敬衣饰华贵得体,风度翩翩。身后跟着十好几个女兵侍卫,有陈圆圆这样的倾国倾城美女陪同,还有李护院这样身高接近一米九的壮汉侍从,这一看就是大客户来了。

万奴行的华人伙计都是有眼色的,躬身将刘子敬请进大堂,女兵们在外站岗,只有红娘子、陈圆圆、李护院跟了进去。

刘子敬被引到大堂中央上座,两女一男三个跟班侍立于身后。

伙计上茶,必须上香茶,然后很抱歉地禀报,“您来得不巧,老板正在接待其他客户。您前面排了两拨客人,请您稍等片刻。”

额,万奴行的军火生意这么好么,居然有两伙人排我前边,我看看都是谁来买炮的?

能到澳门这里采购军火的周边的势力嘛,无非是南明小朝廷、倭国幕府、马尼拉的西班牙人、巴达维亚的荷兰人,我看看是哪一伙的。

刘子敬的目光在大堂左右巡视了一下,立刻震惊了。不是,全都不是,这两家客户居然来自欧洲,而且看上去互相相当不对付。

自己被伙计迎到了中央,不光是对自己重视,原来左右两边都有人了,互相离得远远的,一副冤家对头的样子。

左边站着两个龙虾兵,身背火绳枪,没有坐着的,估计英国人的长官在里面谈生意。

右边一位高鼻深目的绅士风度翩翩,坐那喝茶,身后站了四个背着火枪的士兵,一水的红裤子。

众所周知,红裤子代表法兰西,法兰西必须红裤子嘛。

不是,欧洲没炮么?你们哥俩一对世仇,远渡重洋,跑澳门来找一个葡萄牙公司购买军火,图啥啊?

卜家劳先生不知道要跟英国人谈多久,刘子敬闲着也是闲着,决定去找那个法国人聊聊,正好打听下欧洲的情况。

还没起身,听外面脚步声响,董小宛迈着碎步,匆匆闯了进来。

“夫君,情况不大好。咱们带来的货物在这里滞销,卖不出去多少,看来这趟要赔本了。”

就算不懂十七世纪国际贸易,刘子敬也知道,明国的丝绸、瓷器、茶叶那在国际市场是绝对畅销,在澳门这个国际都市怎么可能卖不出去呢?

而且,英国人法国人跑到远东来买炮?会有这种事?

这世界好奇怪啊,我来的是正经的大明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