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语墨选择的地方,是附近人比较多的地方,虽说是人多的地方,可人群却被找寻的李语墨忽视。
她清楚她的好朋友,对方是个喜欢热闹却不喜欢参加热闹的人,可能此时正在某一个地方观看着此处,而且视野一定非常开阔。
曾经对方说过自己喜欢看别人热闹,但不清楚为什么这么热闹,是单一的只为了一件事,还是从众心理在作祟,看见别人在干什么就想起哄模仿。
此刻李语墨焦急的穿梭在广场附近,找完之后又去了商场,可这么没头脑的寻找肯定不是个办法。
“有什么地方会去呢?”李语墨回想着以前的对话。
关于行为逻辑:“人多的时候会感觉自己还活着,要是真没人声了,我会怀疑自己死了,所以经常往人多的地方走去。”
关于理想:“我只想能感觉到自己还活着就行了,或者真的为自己活一次,硬要说的话,我想……飞。”
关于常去的地方:“呆在公园里的时候,会有一种回归大森林的感觉,这也许是植被多的原因,还有就是这里来往的人很多,家庭小孩偏多,我很羡慕他们。”
公园!
对了,先去公园!
李语墨回想起曾经聊天时,对方总提及公园的氛围,其余地方都找了,只能往那边试试了。
明明宋小悠是个实实在在的现实主义者,可有时候说出来的话却那么理想荒诞,甚至真的想体验飞的感觉,为此哪怕付出性命也未防不可。
走在人群最多的地方,但只在外围驻足是什么感觉。
之前还有过一次话题,是两人之间的社交问题。
宋小悠(平静):“你为什么老喜欢和那些,看着就很怪的人走一起,他们可能不是真的想和你玩。”
李语墨(叹气):“我知道啊,可是这样才显得有人跟我玩啊,别人就不会排斥我了,而且也不容易被更坏的缠上不是。”
宋小悠(闭目):“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你这已经是很糟的情况,很难再继续恶化而已,况且非要朋友干什么,她们又不是什么好人,讨厌你的人不会因为你的改变或谄媚而喜欢你,反而只会更加变本加厉。”
李语墨(犹豫):“我就再试一次,况且你不也喜欢往人堆里钻?”
宋小悠(平静):“声明一下,我只是在人群外,更准确的说法是——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区别。”
李语墨(平淡):“那你真的很奇怪了。”
“你也一样。”
……
终于跑到公园里了,很多人都在向外跑去,一个个的都捂着头,豆大雨水一瞬间噼里啪啦的坠下。
有时候天气就是这么奇怪,隔天太阳,然后就可以瞬间阴天,再然后暴雨,没多久又会大晴天。
李语墨在一个个人群中寻找熟悉面孔,可等人员稀疏到几乎没有的时候,也依旧不曾找到。
难道判断出错了,又或者已经走了,可现在快五六个小时了,还没找到,能找的地方明明都找遍了,人呢?
李语墨失落的走到园中一棵香樟树下,这棵树比较大,可以挡住大部分的雨水,树枝粗壮,靠近闻着有股花露水的味道。
哪来的花露水味?
李语墨纳闷的收起伞,抬头往上望去,此时一个人脸正好注视着她——宋小悠!
“是你?”宋小悠歪着脑袋。
李语墨一阵惊讶,这个地方好啊,刚才要不是对方伸头出来,还真不一定看得到,还知道喷点花露水,可要是没喷的话还真就找不到,而且也不用担心会被雨淋。
“怎么打你电话也不联系?”李语墨问。
“我手机没电了。”
宋小悠拿出手机,并对给对方,对她而说手机只是联系工具,自己的娱乐消遣就是呆在大树上,看别人来来往往。
“你知道你妈多急吗?”李语墨责怨对方。
“对不起。”宋小悠没有犹豫的道歉,但是她也责备自己,为什么就是帮助不到自己妈妈呢。
那四千块钱本来是缓和的工具,却成了吵架的开端。
这个名为“爸爸”的家伙,还是抢走了妈妈的钱,妈妈总是太软弱,明知道“爸爸”在骗她,可还是将钱转了给他。
“但是为什么别人家庭那么……”
最后两个字被宋小悠卡在喉咙,感觉说不出来,又或者是自己体会不出来,再或者是自己不懂……
她的头发刘海和鬓角都是湿漉的,本来前面头发就遮住了一半眼睛,再一低头就更没有看得清她的眼睛了。
小时候很早就辍学了,因为上课人一多就莫名的害怕,总在上课时一个人躲在厕所隔间,当时也没多少人注意过她这个奇怪的人。
毕竟她不算是颜值出众的家伙,只是单站在那就有一种随时会消失的感觉,还有一种让人可恨的联名,自己也不会伪装什么。
“不用管别人,你不是就喜欢活出自己的样吗?”李语墨着急忙慌的解释,但随即发现自己会错了意。
“你不用担心,等你成年就可以脱离了,到时候没人可以管你。”此时李语墨真希望找到小悠的是吴青,那家伙肯定会安慰人。
“我真的好讨厌这个世界……”宋小悠躺在粗壮的树枝上,仰看着被叶子遮挡住的雨水。
为什么世界总是会把一些美好欢乐的事物,放在一个经历相反悲惨的人面前?
起初宋小悠只以为这是老天自私的一种行为。
后来才明白老天的自私才是公平,只有没经历过某些美好的人,才会更容易发现,关注美好。
“我会陪你一起讨厌的。”李语墨站在大树一旁。
上面其实还有空位,只是她太矮了上不去,明明宋小悠也没高多少,但就是身手矫健的上去了。
宋小悠看了眼李语墨:“你有没有发现你变了很多?”
李语墨愕然,怎么突然说道自己了,自己有改变吗?
这就是照常关心好朋友啊,能有什么的。
而站在第三人视角的宋小悠,则是一眼便知,对方在很拙劣的模仿谁,并不是出于从众心理,而是一种改变,精确点的说法就是,近朱者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