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待下属离去,他又提笔写下密函,着人送往负责监察的司直署:

“暗中查访成都几大盐商与世家往来账目。”布置妥当后,郭攸之整了整衣冠,目光冷峻,思维十分清晰,“先摸清世家底细,再寻机敲打,且看这第一步棋,究竟能惊起多大波澜。”

成都,杜家。

杜家待客堂内,熏香萦绕。杜琼满脸笑意指着案上刚送来的盐价文书,冲王家主挑眉笑道:“

“王兄,你瞧这几日盐价涨得迅猛,粮食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城里百姓都在唉声叹气。咱们此番联手施压,可算是捏住了朝廷命脉!”

他压低声音,眼中满是算计,“就连往日意气风发的陛下和诸葛丞相,最近上朝时都少了几分精气神,看来是被盐价折腾得不轻。”

王家主听后,抚掌大笑,脸上尽是傲慢:“哼!荆州这些外来士族,想动咱们益州几百年的世家根基,终究还是太弱了些!”

“至于百姓?百姓是什么东西?平日里让他们吃饱的时候已经不少了,现在是时候稍微苦一苦百姓了,等朝廷彻底低头之后,再把价格降下来就行了。”

两人相视大笑,眼中满是对权势与利益的贪婪,没有丝毫对百姓疾苦的怜悯。

王家主又开始拨弄着桌子上的一个算盘珠子,噼里啪啦的直响,停下来后,他有些失望的说道,

“盐价涨了三成又如何?诸葛亮手里有粮食,咱们一抬高价格,他们就开仓放粮,让百姓根本就饿不死,反倒是我们的粮食卖的不好,压得咱们囤的粮食根本卖不上价!”

“再这么耗下去,我们得少赚多少啊!”王家主遗憾的搓了搓手,感慨道。

杜琼冷笑一声,

“哼,看来一个盐价还不足以让诸葛亮头疼,这杂交水稻在,永远都是一个隐患,若是不清除或者拿在自己的手里,那我们可就睡不好觉了。”

杜琼回身在一个小木箱中解开好几道锁,拿出其中的一个人名册来,指尖在泛黄的官邸人员名单上逡巡,突然重重划过某个名字:

“前几日,我曾经派人跟刘禅身边的张公公有过接触,他似乎挺缺钱的,我趁机送过他一万两。”

“若是我让他趁刘禅批奏折时,把调拨稻种的文书混进去。玉玺一盖,官仓那边敢不放行?”

“太冒险!”王家主猛地起身,椅子在地上划出刺耳声响,

“诸葛亮设的几重文书核查,你当他的人是摆设?你当宫中的郭攸之,董允都不存在?”

王家主伸出手在名单上点了点,

“不如找这几个主簿,让他们连夜篡改账本。把稻种库存改一下,少个上百斤,等朝廷派人来查,就说之前登记笔误,或者说损耗什么的不比这个容易令人信服?”

杜琼刚要反驳,王家主伸出一只手来摆动了摆动:

“先别着急,赵大人最爱养珍禽了,拿这五万两,再加上一些珍禽异兽,我们再让他弹劾这几个主簿的账目混乱,申请暂停粮种调拨核查。等朝廷扯皮半个月,咱们的人早把种子运出城了!”

“那官仓仓头嗜赌如命,拿一座城西别院送给他,让他把其种子换成普通稻谷,等到最后诸葛亮亲自查验发现只是算错了,种子的数量并不少,这件事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杜琼拍拍手,

“好好好!王兄果然好算计,这一套下来,别说诸葛亮了,就算是法正这些跟咱们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狐狸也接不住招啊!”

三日后,醉仙楼雅间内,主簿王康摸着怀里沉甸甸的银子,眼角都笑出了褶子:

“小人这就回去改账本,保证滴水不漏。”

一个时辰后,赵寻将银子令人搬入马车中,拍着胸脯道:“弹劾文书我回去就写,下次早朝就递交,定叫司农寺乱作一团!”

暮色初临时,两道身影先后闪入丞相府。

主簿掀开锦袍下摆,从夹层取出密信:“陛下,王家主他们密谋盗种,这是他们拟定的假文书。”

诸葛亮展开这造假的文书,烛火映得他面色凝重。

刘禅坐在一旁,倒是显得比较随和,随口道:“这些家伙!竟敢真的打稻种的主意!不过还好,幸好相父早就有准备,不然这次真的要栽到他们手里了。”

“无妨。”

诸葛亮指尖划过文书,眼中闪过寒光,“你们就假意配合便可,将计就计,切记不可声张。”

他握紧羽扇,“一网打尽,现在还不是时候,再过一段时间,连本带利的全都给我吐出来!”

与此同时,王家主的书房再次亮起灯火。杜琼举着刚收到的密报,声音里带着难掩的兴奋:“事情成了一大半了!他们全都收了钱,答应了下来,要不了多久,种子就到我们的手里了!”

王家主仰头灌下一杯酒,大笑道:“等稻种到手,我要让全益州的粮价翻三倍!”

两人碰杯时,混着窗外的风雨声,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刺耳。而他们却不知道,一张天罗地网,正以他们为中心,悄然收紧。

...........

郭攸之亲自守在制盐作坊里,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熬盐的大锅。

本来他只需要在自己的家中等着结果出来就行,但是他对这次刘禅亲自交给的他任务十分看重,自然不敢掉以轻心。

现在用的是刘禅亲自教给他的井盐提纯法子——用草木灰过滤卤水杂质,再慢慢熬煮结晶。

蒸腾的热气裹着咸涩味弥漫整个作坊,灶里的火噼啪作响,烧得正旺。“郭大人,头遍滤灰快满了!”

年轻工匠满头大汗跑来,闻言,郭攸之快步过去,看着竹筒里的卤水缓缓渗过草木灰,流进下方木盆时,颜色从浑浊变得清亮不少。

“继续添灰,别停!”他十分不放心的叮嘱道,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生怕哪个环节出问题。

“郭大人,按这个法子真能成?以前从没这么做过。”

忙完手里活之后,一个老工匠擦着额头的汗,语气带着疑虑。

郭攸之握紧拳头:“陛下的法子不会错,只要成功,以后百姓和军队就不用吃掺砂砾的高价盐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