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女皇陛下留下了幽幽的一句话,便带着张氏兄弟翩然远去,只留下了石化的李重润和张氏兄弟鄙视的眼神。

李武两家的实权人士结盟,和他一个毫无实权的皇嗣有什么关系?

他能担住什么责任?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要担责,李重润一个姓李的,也只能对李显,充其量再加上一个太平公主的行为负责吧。

武家人的表态和他有什么关系?

武媚娘本以为,她扔出了这句话,李重润就会立刻跪地求饶,却没想到,这个少年,他只是陷入了沉思。

并没有求饶。

连示弱都没有!

李重润的身后,美貌的男装少女,默默的看着他,静静的,多情的。

这个皇嗣也许……并没有看起来的那么不可理喻嘛。

都说美人爱英雄,在裴阿妙的面前,到目前为止,李重润这位皇嗣还并没有展现出任何的英雄气概。

但裴阿妙却已经真切的感受到了。

时势造英雄。

英雄该是个什么样子,会以什么样的状态诞生,这还要看这个英雄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形势。

这里可是武周时代,是女皇帝武媚娘当政的时候,出身李唐的人,本就十分危险。

而满朝文武呢,虽然也不见得每一个都是给女皇陛下吹吹捧捧的吧,也是不敢直言的多。

在这种情境之下,只是一个小小少年的李重润,竟然还敢反驳女皇陛下,甚至,不惧怕死亡威胁。

怎能不说是少年英雄?

担责任?

这是什么意思?

若是今日李武不能顺利结盟,责任就全都在他这个皇嗣的身上了?

那不是……太好了吗?

担了责任,还是这么重的责任,还能活命,就太不正常了吧!

女皇陛下这是在用死亡,向乖孙儿招手啊!

怪不得是亲祖母,就是心疼乖孙儿!

李重润这个孙子目前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最迫切也做到的事情,又是什么?

就是作死嘛!

还要死在女皇陛下的手里,换一个人都不好使。

亲祖母当然是最明白乖孙儿的心意的,既然你想死,那我就给你指一条明路咯。

看!

就照我说的做,保准立刻就能达成心愿!

只要让李武两家的盟誓无法达成,李重润这个主持人,便是必死无疑!

李武盟誓,假。

找个话题,弄死亲孙儿。真。

祖母陛下!

等等孙儿!

孙儿来了!

现在的李重润,在裴阿妙的眼中,几乎就是干什么都是对的,都充满了魅力。

这就是滤镜啊。

滤镜的魔力是很强大的。

只要是套上了滤镜,同样的行为,在拥有滤镜的人眼中,也会幻化出完全不同的解释。

既是万物都有利于我哥哥/我姐姐,但凡是不利于哥哥姐姐的话,你都不要说。

我们根本就不相信。

武媚娘终于到场,站到了原本就属于她的位置,而此时,李武两家的人也都自觉的围拢了过来。

嗯。

别管所谓的盟誓能不能成,一开始的这个姿态还是要做出来的。

就算不是为了让盟誓成功,这明堂也一定要来,否则,不是平白丧失了这样一个看好戏的好机会吗?

这还得了?

面对李家的和武家的人,武媚娘还是展现出了一个长辈,应该有的风范。

她和李显话家常,也安慰武三思失去弟弟的心,提到武承嗣,甚至还泛起了几点泪花。

戏演的很到位,只可惜,这一切,都是假象。

武媚娘给出了明确的警告,可李重润的心中也泛起了波澜,实在是不明白,这位祖母,她的葫芦里,到底是卖的什么药。

李重润是个什么脾气,别人不清楚,可她这位屡屡被顶撞的女皇陛下,却是一清二楚。

按照李重润一贯的表现,自然是祖母越是让他极力促成此事,办好一件事,他就越是要搞砸。

还要表现出,老子是天不怕地不怕,什么也不怕的个性。

正统的青春期叛逆,中二少年表现。

可她偏偏还要叮嘱李重润,他责任重大。

按照女皇陛下此时的心态和历史记载当中,这一个时间段武媚娘的表现来看,女皇帝还是很想稳住朝局的。

而稳住的一大工具,就是促成本来已经水火不容的李武两家结盟。

虽然是塑料的。

虽然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但不可否认,当时的女皇陛下还是真心的。

反过来推理,既然是真心的,为什么要把主持盟誓这样重要的一件大事,交给一个才只有十六岁的少年?

甚至,还是一个一心和自己对着干的少年?

到底,历史上的记载才是真实,还是眼前正在进行当中的事件,才是真相?

耳听为虚,书上记载的东西,就更是不足为信,李重润决定,还是相信眼睛,相信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现实。

这一次,跟随女皇陛下出现在明堂盟誓现场的随身太监,并不是老熟人魏邪利。

白雍的年纪比魏邪利要小十岁左右,可已经做到了和他一样的位置,只看那略带邪气的目光,纤薄的嘴唇,就让人感受到了一丝丝的寒气。

一看就知道,不是个好惹的。

明堂盟誓这样重要的场合,武媚娘竟然换了人,那就说明,她是有备而来。

作为女皇陛下身边的大太监,魏邪利对李唐人士颇有同情之心,这件事绝对是瞒不过武媚娘的眼睛。

如今,亲近李唐的太监没来,换来了一个阴恻恻的,并不熟悉的白雍。皇嗣李重润,瞬间就有底了!

李家的,武家的人,排排站好。

看他们的精神面貌还都是很不错的,天高气爽的秋日,众人的期待之下,李重润在白雍的护卫下,走上了明堂的台阶。

按照武媚娘的要求,明堂盟誓必须在户外举行,为了盟誓的公开透明,不要惹人非议,武媚娘还特意叫来了几位朝廷重臣观礼。

实际上,女皇陛下这样做也完全是为了自己。

这些年,女皇陛下说了不算,算了不说,说杀就杀,说放却不放的烂事,做了太多。

在大臣心中,在李家人的眼中,根本就没有信誉可言,女皇陛下的心中,只有自己。

根本就看不到别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