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乾隆,我是福康安 第107章 朝臣的心思

作者:原味菠萝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0 19:38:16
最新网址:www.biquw.cc

灭缅甸,收服暹罗和南掌。

此捷报传入紫禁城,乾隆大喜,当即宣布要犒赏三军。

并打算派舒赫德前往缅甸境内驻扎,设暹南将军,从此之后,再无缅甸。

早朝上,阿里衮又被单独拎了出来,乾隆阴阳怪气地数落着阿里衮。

“怎么,人家真拿下阿瓦城,你就不高兴了?”

阿里衮也是无奈,他没想针对任何人,只是顺着话头往下一接,谁知道他们的皇上这么记仇。

每每收到捷报,都要把他单拎出来数落。

而就在今早,他萎靡不振是因为昨晚睡得不好,但在乾隆的嘴里,就是见不得福康安好。

这根本就解释不清。

“回禀皇上,奴才心服口服!”

索性,赶紧服个软,但愿就此作罢。

乾隆嘴上赢了,心里也乐呵,当即宣布了对福康安的封赏。

明瑞、奎林、巴勒珠尔、海兰察的封赏已经拟旨送往云南,他特意把对福康安的封赏拿到了早朝来说。

打算一边炫耀自己多年的教导,一边抓住机会打脸这些挑事儿的文臣。

此时早朝一如既往地热闹,他们不再谈及阵前斩帅的事情,而把目光对准了福康安的封赏。

明瑞军功赫赫,封一等诚嘉毅勇公,原先的爵位由他的弟弟奎林接任。

这些都没有异议。

但对福康安的封赏,群臣做出了干预。

乾隆提及要给福康安授镶黄旗副都统,文官提出福康安年纪尚小,虽在征缅之战劳苦功高,但怕孩子小没威信,提议不宜给太高的职位。

傅恒心有不忿,但他的身份和处境,并不适合站出来。

尹继善看准时机,站出来表示赞成乾隆的提议,况且福康安闲暇时还可学习军中事物。

对此,乾隆很满意。

刘统勋突然站了出来,他指出福康安在征缅中担任的算是军师的职务,不妨任文官。

他愿意倾囊相助,好好教导福康安。

这个提议,乾隆也起了动摇之心。

两厢争论之下,一向严谨的舒赫德提出,福康安在训练士兵这一块,颇有天赋,不如直接掌管健锐营。

这话一出,文官们当即不买账。

健锐营中全是精锐,让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去掌管,且不提他能不能掌控,就从表面上来看,都不像话。

看着群臣你一句我一句,乾隆当即有了其他想法。

“爱卿们说得很有道理,朕思来想去,既然福康安年纪小,那就留在朕的身边多加学习,封福康安为一等侍卫,御前行走!”

此举令朝野震惊。

皆知御前带刀侍卫有多香,不管是谁,只要坐上这个位置,仕途一路高升。

合着,他们的这个皇上早有打算,只是让他们各执己见,完全把他们当笑话看。

傅恒听闻,低头抿嘴一笑。

留在身边也不错。

福灵安暂时需要在家中静养,傅恒也不放心让福康安离得太远。

本以为就此可以退朝,谁知乾隆的算盘又响了。

“以福隆安为兵部尚书,命在军机处学习行走。”

“?”这下群臣懵了。

富察氏,傅恒在军机处,眼下儿子福隆安居然也在军机处?

这算什么?给个甜枣,再甩一鞭子吗?

刘统勋并未表态,他在乾隆跟前屡见不鲜,封赏一事从来都是乾隆一个人说了算,他今日拿到早朝来说,本就很稀奇。

讬恩多还想说点什么,被于敏中瞪了一眼,又退了回去。

散了朝,讬恩多拉着于敏中在后面小声嘀咕。

“富察氏如今有两位在军机处,权势滔天啊,再这么下去,岂不是富察家说了算?”说话的讬恩多,他现在已经不是兵部尚书了。

于敏中点了点头,富察家的权势目前只在军事方面,于他所处的文,并无冲突。

但讬恩多说得对,富察氏若是再壮大,哪还有他们的机会。

“刚刚为何不提?”讬恩多又问。

“你傻啊,刘统勋都不开口,你跑去说,你可见到讬庸有异议?”于敏中回怼道。

讬恩多对兵部尚书这个职务,多少有些执念。

先前,永瑆受宠时,他与永瑆走得近,如今他已经把手往十五阿哥永琰边上伸了。

这些,于敏中看在眼里,他自己没少往永琰身边靠。

“按理说,皇后乌拉那拉氏薨逝,只以贵妃的礼节入葬,这十二阿哥永璂怕是无法翻身了,那十五阿哥岂不是太子的不二人选?”讬恩多话题转得很快。

吓得于敏中赶紧上手捂嘴,“你不要命了!这光天化日之下,胆敢口出狂言!”

好端端讨论富察家的势力,与福康安的封赏之事,怎么和太子位搭上关系了。

“若你以后还这般口无遮拦,哪天出了事儿,可别怪我没有提醒你!”于敏中收回手,往讬恩多的官服上擦了擦。

“既然富察家已经有两位在军机处了,那福康安可就不能往上爬了。”于敏中又补充道。

……

关于早朝上,福康安被任命为一等侍卫的事儿,永琰得知后内心澎湃,但表面却很平静。

自皇后乌拉那拉氏薨逝,永璂想进京奔丧被乾隆驳回后,永琰把自己关在房内想了一夜。

他觉得自己的额娘说得对,母凭子贵这一条,在他这里根本不存在,反而因为他的额娘一步一步升为皇贵妃,他这个十五阿哥才有被选的机会。

他想要被额娘看见,想要被皇阿玛看见,只有听话,这一条路子。

福康安再怎么出众,他也只能是臣子,是他爱新觉罗家的奴才,也会成为他坐上帝位的垫脚石。

在心中默念两遍,永琰笑着翻开书,继续学习。

近日来,乾隆对永琰格外上心,他动不动就到上书房检查永琰功课,尽管每次都是摇着头苦着脸离开,但依然乐此不疲。

这也是永琰的底气。

因为皇阿玛眼下没得选。

午后,永琰前往养心殿交功课。

乾隆一改往日的抽题,反而问了他,该如何嘉奖福康安的事儿。

永琰的面部表情控制得还不到位,不管他在心里怎么说服自己,怎么镇定,他总能被福康安这三个字给牵动,然后怒火中烧。

但此刻,他不会做出表态,光是乾隆的威压已经令他不得不小心对待,何况在此议论早已下发的决策。

“回皇阿玛,儿子觉得您对福康安的嘉奖,甚好!”永琰低下头,不让乾隆看到他的表情。

“哦?看来这一年,永琰懂事了不少,朕甚感欣慰!”乾隆点点头。

看着永琰离开的背影,乾隆又叹了口气,“但凡有福康安一半的机敏,朕也不用这么累。”

说着,乾隆把永琰的功课放在一旁,命李玉拿出了印章和一些字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