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随着掌声的结束。

学术讨论大会,才算是正式开始。

顾领导和徐领导继续勉励众人一番后。

便起身离开。

领导们走了,会场内的专家和教授们,也很快聚在一起聊了起来。

不过大部分人的注意力。

依旧放在江阳的身上。

毕竟江阳现在代表的,是华国精密机床领域最前沿的研究者。

要讨论如何发展。

肯定要问过江阳的意见。

……

台下。

牛仙洲、雷天决和王守荣等人,看到江阳下来。

很快将他围住。

牛仙洲道:

“江教授,您认为我们的精密机床研究,下一步该集中攻克哪项技术呢?”

他的话说完。

周围正在讨论的专家和教授们。

明显安静了许多。

远处的巴普洛夫等人,也赶忙往这边凑了凑,想听听江阳的想法。

这时,一旁的雷天决道:

“那还用说。”

“当然是研制精密车床,建立母机体系。”

“然后用机床制造机床,逐步迭代,升级更高精度的机床。”

听到这话。

大部分的专家和教授都不由得点了点头。

机床自复制。

是老大哥以前曾经使用过的模式。

它能够降低对外依赖、控制成本和积累技术,十分适合工业化初期的国家。

江阳道:

“雷所长,您说得没错,机床制造机床,确实是个好方法。”

闻言,除了老大哥的专家教授比较高兴外。

其他人都有些失望。

毕竟如果能够研制出更高精度的机床。

谁也不愿意使用自复制的方法。

牛仙洲想了想,道:

“但是这样的话,迭代的速度会很慢。”

“良品率也不会太高。”

“而且无法跨越技术代差,很难实现高端突破,不算是最好的选择。“

他说完后。

不少专家和教授微微颔首。

但也有人不是特别赞同。

先前和江阳在门口见过的崔志,站出来道:

“牛教授,我认为您说得不完全对。”

“自复制或许不那么好。”

“但却是最适合国家现在的需要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产能。”

闻言,牛仙洲倒也没有生气。

学术讨论会。

就是要交流、辩论,才能够促进领域的发展。

他笑了笑,道:

“那我们又该如何解决关键部件的问题呢?”

崔志道:

“其实我一直有个想法。”

“用木质机架加皮带传动轮,替代铸铁床身和齿轮箱。”

“这样一来,产能至少能够提升150%。”

他说完后。

周围的专家和教授们陷入沉思。

这个方法,乍听好像不怎么靠谱。

但仔细想来,好像并非不可能实现。

如果能成。

确实可以快速地扩大产能。

牛仙洲皱了皱眉,道:

“可是这么做的话,精度和可靠性都没办法保证吧?”

崔志道:

“牺牲是肯定的。”

“但就像刚刚江教授说的。”

“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打基础,为未来工业的跨越式发展积累技术和经验。”

听到这话。

在场虽还有一部分人有疑虑。

但多数专家和教授,都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毕竟除了江阳的影响外。

上面近期也隐隐传递出,要快速扩大产能的信号。

就在这时。

崔志看向江阳,道:

“江教授,您觉得我的想法怎么样?”

他的话。

让众人的目光,瞬间落到了江阳身上。

……

面对崔志的询问。

江阳并不慌张。

毕竟他来参加这场学术讨论会的目的。

就是为了这个问题。

江阳沉吟片刻,道:

“想法很好,但我们需要先明确一个问题。”

“是以洋为主,还是以土为主。”

“在追求产量的同时,我们还是要充分考虑到质量的问题,不能盲目地扩大产能。”

崔志思索道:

“我明白江教授您的意思。”

“可要提高产能的话。”

“有一定的牺牲是必须的,您先前的话,不也是对此十分认可的吗?”

他是科研工作者。

当然清楚,采用简易设备制造土机床的弊端。

但对于华国来说,提高产能,恐怕才是更紧迫的任务。

江阳道:

“其实我们可以采用精密技术降维 分级生产的模式。”

“将精密机床研发中的高端技术,经过简化调整后,移植到普通机床上。”

“然后按照高精度机床和普通机床,分级进行生产,能够有效地实现技术扩散和提升质量的目标。”

他说完后。

周围的专家和教授们,陷入沉思。

巴普洛夫听到不是新技术。

本来不太感兴趣。

但听到后面,眼睛却不由得亮了亮。

这时,江阳继续道:

“举个例子,将合金钢替换为普通的碳钢。”

“在保留核心工艺的情况下。”

“寿命能够达到原设计的80%,补偿耐磨性有所下降,但单件材料成本能降低50%……”

……

江阳的分析。

周围的专家教授们的眼睛,越来越亮。

都是搞技术的。

可不可行,他们摸不准。

但这个方法。

确实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将性价比拉到最高。

崔志佩服道:

“果然不愧是江教授,方法比我的好太多了!”

他看得出来。

这个方法一旦成功。

要远比“土洋结合”更加稳妥。

后者质量是个大问题。

但前者有精密技术降维,能够有效保证质量。

江阳笑道:

“您谦虚了。”

“我能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受了您的启发。”

“而且这个方案能不能行,也还不好说,要实践过后才知道。”

他的这番话。

再次赢得了众人的掌声。

随后。

大家继续讨论。

不过话题的主要核心,变成了江阳提出的,精密技术降维 分级生产模式。

在群策群力之下。

还真有许多专家和教授,提出许多不错的意见。

比如下放滚珠丝杠技术,简化螺纹磨削工艺。

这样就能够生产0.05mm级丝杠,用于普通机床。

普通铣床的进给精度,在使用降维版的丝杠后。

精度少说能提高两倍。

但成本预计增加不会超过20%,绝对划算。

还有高精度轴承、齿轮加工等等。

在技术降维后。

理论上,精度都能得到显著地提升。

这让众人是越说越起劲,恨不得立刻就开始研究。

当然,巴普洛夫就很郁闷了。

他留下来。

是想看看江阳会不会提出一些精密机床领域的创新性研究。

结果听了半天,净听如何搞生产了。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