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光给江阳的电渣炉研究方案中。
简单介绍过李勋。
对方在钢中气体,与夹杂物控制方面,非常有研究。
这与电渣炉净化钢液的目标高度契合。
江阳看当时还想。
要是能有李勋帮忙,他就不用每个问题都得解决,可以少很多麻烦。
但这并不现实。
毕竟李勋现在研究的方向,应该是高温合金领域。
……
就在江阳微微出神时。
李勋似有所觉,道:
“江教授,我怎么感觉,您看到我好像有些惊讶的样子?”
江阳回过神,道:
“我只是没想到,电渣炉的研究,竟然能惊动您过来。”
闻言,李勋笑道:
“那您可就太低估电渣炉对我们现在的重要性了!”
“一旦研究成功,我国在坦克装甲钢、火炮与航空材料等技术上,都能有极大地突破!”
“别说是我,只要您需要,就是把整个金属研究所的人力物力都投入进来,都是没有问题的!”
他说完后,看向江阳。
其余的专家教授,也投来目光。
他们兴师动众的过来。
却还没有见过电渣炉的设计图。
虽说概率不大。
但万一东西还没有设计出来,就有乐子了。
江阳看出他们的心思,道:
“李所长,还有诸位专家教授,你们先跟我进来吧。”
……
随后,众人进入小院。
机械科学研究院,加上金属研究所。
一共来了十四个人。
将院子挤得满满当当。
江阳先安排他们搬来小马扎坐下。
然后走上楼,将电渣炉的设计图纸拿了下来。
李勋看到他手中的图纸,眼睛亮了亮。
连忙走上前,道:
“这就是江教授您设计的电渣炉?”
“请李所长指教。”江阳将图纸递了过去。
李勋如同对待一件稀世珍宝般,小心翼翼地接过设计图。
旋即在一众围上来的专家教授好奇的目光中。
将图纸缓缓打开。
然而下一刻,李勋的眉头忽然紧皱起来。
但他并没有着急开口。
而是仔细地将设计图全部看完。
……
1个小时后。
院内的专家教授,将设计图简单地看了一遍。
他们看向李勋。
虽说他们的水平不算是国内顶尖。
但也能看得出图纸的问题。
不谈可行性。
这份设计图可以说没有半点问题。
但设计图纸没有可行性,等于造不出来。
那么从一开始,就是失败的。
——众人都清楚这一点。
可江阳备受上面的重视,直接说出来,难免得罪人。
李勋没那么多顾忌,直言道:
“江教授,您能独自设计出3吨级电渣炉,确实非常有能力。”
“但它本身,有很大的问题。”
“3吨级电渣炉,需要直径≥500mm的自耗电极,但我们现在最大的锻压机,仅能制造300mm直径的钢锭……”
……
李勋说了很久。
除了电极外。
还有电源与自动化系统落后、大型结晶器加工能力不足和耐高温材料短缺的问题。
如果不能解决。
只有图纸的情况下。
哪怕设计再好,也根本不可能研制出来。
……
待李勋说完。
一旁的章文奇走上前,小声道:
“江教授,您要不考虑重新设计一下?”
“3吨级电渣炉您都能设计。。”
“那么1吨级电渣炉,对您而言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他说完后。
江阳还没有开口。
李勋便道:
“章院长说得没错。”
“江教授,1吨级电渣炉,才是符合我们国家工业基础的最佳选择。”
“您也不用介意,这张图纸并非毫无用处,待日后条件具备,我们一定会将它再研制出来!”
听到他的话。
其余的专家和教授们,也纷纷开口劝解。
就在这时。
江阳终于开口道:
“大家先别着急,其实李所长说的问题,我都有考虑过。”
“比如大型电极制备。”
“可以通过将多根300mm电极用真空电子束焊接,拼合成500mm电极,效果应该能有90%左右。”
听到他的话。
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由得愣了愣。
李勋道:
“可是我们并没有用于真空电子束焊接的ЭЛУ-5焊机,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
华国只有用于常规焊接任务的yp-150型电弧焊机。
还是从今年刚从老大哥那边引进的。
至于能完成真空电子束焊接的ЭЛУ-5焊机,属于战略技术,根本不可能给他们。
江阳道:
“真空电子束焊接,只是我认为的最好方法。”
“但如果我们无法引进ЭЛУ-5焊机。”
“也可以通过在真空炉中用BNi-2镍基钎料预连电极,牺牲一部分母材强度和电极最大使用次数为代价来完成焊接。”
他说完后。
院中陷入漫长的沉默。
所有人都眉头紧皱,思考着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但很快。
他们就放弃了思考。
因为江阳说的东西,实在是太新,太前沿。
没有试验,谁敢说一定不行?
就在众人犹豫不决时。
李勋看向江阳,目光坚定,道:
“江教授,我相信您的方法!”
江阳笑道:
“李所长,您这话说早了。”
“这些方法,都是我的理论判断结果而已。”
“究竟能不能行,还是要看试验结果才行。”
闻言,李勋点了点头,道:
“好,那我这就回去组织准备试验。”
相信归相信。
验证肯定还是有必要的。
这既是对研究负责,也是对国家负责。
江阳道:
“您先别急,我还没说完。”
“对分段焊接设计。”
“我有一个想法,采用阶梯式焊接坡口,能让接头强度达到母材的80%以上……”
……
随着江阳的讲解。
院内的专家教授。
包括李勋在内,彻底被镇住。
一个力学方面的教授,忍不住道:
“我现在算是相信,江教授能设计出3吨级电渣炉了!”
“连分段设计的力学补偿都考虑到了!”
“恐怕他对如何解决研制问题,早已胸有成竹!”
他说完后。
所有人都不由得点了点头。
李勋不语。
只是一味地拿着纸笔,不停地将江阳说得东西全都记下来。
他的眼睛,越来越亮。
看向江阳的目光,也从一开始的欣赏,变得满是敬佩。
——江阳的研究方式。
可以说前所未有,惊世骇俗。
别人都是拿出方案,解决问题。
而江阳,是方案和问题一起拿出来。
把所有的东西,都分析得明明白白。
这份天赋。
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