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接下来的日子。

江阳每天就是开会,开会,不停地开会。

因为是第一次自主设计,很多东西,都没有经验。

所以研究项目组,进行了反复细致的研究讨论。

从材料适配性。

到工业匹配度。

再到成本控制。

最终,确定开始原型机制造。

……

时间一晃,半个月过去。

京农机厂,试制车间。

江阳站在一台车床前。

在他的身后,是王文钧等研究项目组的专家和教授。

但此时,他们都没有说话。

而是紧紧地盯着,操作着机床的八级工刘师傅。

气氛凝重至极。

直到刘师傅车完发动机零件,道:

“成了!”

所有人才长松一口气,脸上露出轻松之色。

王文钧激动地上前,握住刘师傅的手,道:

“多亏了你啊刘师傅,手艺太好了!”

华国的工业基础过于薄弱。

原型机很多关键零件都没办法用设备加工出来,只能由手工制造。

没有刘师傅这样的八级工在,进度不可能这么快。

刘师傅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道:

“这下终于可以进行最后的组装了。”

“我现在都还跟做梦似的。”

“这才半个月,我们就把原型机完成了?”

听到他的问题。

车间内的所有人都没有说话。

而是不约而同地江阳。

见状。

江阳笑了笑,道:

“大家看我做什么,组装完还需要进行测试,还没到松懈的时候。”

“江教授说得对,大家再加把劲,等成功了再庆祝!”王文钧高声道。

闻言,众人当即应了一声,道:

“好。”

……

随后,众人当即开始紧锣密鼓地组装。

经过4个小时的奋战。

一台崭新的军绿色履带式拖拉机。

终于组装完成!

——王文钧看向江阳。

整个研究项目组的专家和教授,也看向江阳。

这个时候。

只有一个人能够下命令。

见状,江阳微微颔首,道:

“开始测试!”

随着他的声音落下。

发动机的低沉轰鸣,在每一个人的耳边响起。

听到这个声音。

所有人都不禁眼眶泛红。

这不仅仅是一台拖拉机。

更是华国农业发展的希望!

……

又是半个月后。

履带式拖拉机,通过测试。

虽说还没有完成极端环境适应性测试。

但已经基本宣告研制成功。

这消息,迅速被各大报纸、电台争相报道。

……

人么日报:

“在农业机械领域著名教授江阳的带领下,我国完成第一台履带式拖拉机自主设计!”

广明日报:

“履带式拖拉机的成功,将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曙光!”

工作日报:

“此次研究,由京城钢铁学院江阳教授担任总设计师。据悉,江教授是留学生,一月前才从M帝归国……”

……

京钢院。

进入九月,学校已经开学。

此时的校园当中。

随着华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生产的,履带式拖拉机研制成功的消息传开。

学生们陷入了热切地讨论当中。

吴均刚刚走到教室门口。

就听见里面有学生在讨论,道:

“江教授真厉害啊,才回来一个多月,就做出了这么重要的成果!”

“听说江教授的年纪,和我们差不多大呢!”

“不可能吧,和我们一样大,在M帝也就刚刚读完大学。”

……

听到学生们讨论的点越来越歪。

吴均“咳咳”地咳嗽了两声。

然后走进教室,道:

“有什么不可能的,江教授确确实和你们一样大。”

听到他的话。

学生们安静了一瞬。

接着又猛地炸开,七嘴八舌地询问,道

“吴老师,您认识江教授?”

“江教授长什么样啊?”

“他后面会给我们上课吗?”

……

江阳回国的时候,学校还没有开学。

所以学生们并没有见过他。

吴均笑了笑,道:

“当然认识了,江教授刚来学校的时候,我还和他住一个宿舍。”

“江教授是一个非常有才华,又十分谦逊的人。”

“你们不知道,其实研究拖拉机,最开始是学校和京农机厂……”

……

随着吴均的讲述,学生们渐渐听得入了神。

而在他说完之后。

关于江阳讨论会当场绘制履带式拖拉机整机设计图和发动机设计图。

并且让京农机院和老大哥专家卡尔波夫都心服口服的事迹。

迅速传遍整个学校,成为所有学生口中津津乐道的故事。

……

教授楼。

外界口中被传得神乎其神的江阳。

此时正坐在书房中,抱着一堆书,看一眼,就薅一把头发。

《机械原理》《金属工艺学》《切削工具与原理》……

江阳将书一丢,瘫在座椅上,满脸生无可恋,叫苦道:

“太难了吧!”

在试制履带式拖拉机原型机时。

他一度以为,已经成功坐稳了身份。

甚至后面还非常自信地指挥起来。

但江阳忘了,自己还是个教授,需要上课。

没有瑶光的资料,和一群专家教授的辅助。

他现在去上课,恐怕连话都未必说得利索。

……

就在江阳叫苦不迭的时候。

楼下传来一道中气十足的喊声,道:

“江教授在吗?”

听到声音后。

江阳赶忙收起散漫的状态,下楼去开门。

来人是章文奇和陈教授。

在两人的身后。

是王文钧和一个六十多岁的陌生老者。

看到江阳。

章文奇拿出一份聘任文书,郑重道:

“江阳同志,我代表教学部和学校,向你宣布。”

“聘任你为京城钢铁学院的正教授。”

“从今天开设,你就是5级教授了。”

他说完后。

郑重地将手中的聘任文书,递给江阳。

待其接过后。

用拿出一张荣誉证书,道:

“另外,为了表彰江阳同志你在研制履带式拖拉机的过程中的突出贡献。”

“教学部和一机部,特颁发荣誉证书,以资鼓励。”

“希望你能再接再厉,继续为国家和人民,创造更多的科技成果!”

章文奇说完,又将荣誉证书交给江阳。

他的眼中,满是期许。

江阳接过之后,也不含糊。

当即道:

“请国家放心,我一定再接再厉!”

……

颁发完证书后。

章文奇将目光看向一旁的王文钧和陌生老者。

前者先站出来,介绍道:

“江教授,这位是冶金陶瓷研究所的周认所长。”

他说完后。

周认跟着道:

“江教授,我特地过来,就是为了要谢谢您。”

“根据配方。”

“我们成功地试制出了铜基粉末冶金摩擦片!”

听到他的话。

江阳心中微惊,连忙摇了摇头,道:

“其实配方周所长你们也能研究出来,难得是怎么去解决量产问题。”

他在书上看到过周认的名字。

华国冶金学、陶瓷学的奠基人之一。

还是华科学院的学部委员。

“那也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研究资源啊。”周认道。

要是他们所去研究。

想要做出成果,至少要一个团队半年的努力。

但因为江阳的配方,一个月不到就完成了研制。

江阳道:

“能对贵所的研究有帮助就好。”

“可惜我现在专注拖拉机领域的研究。”

“在量产问题上,恐怕没时间去解决了。”

他刚刚解决拖拉机的麻烦,是真怕周认请他去帮忙。

拖拉机有瑶光的资料,这什么摩擦片可没有。

去了十成十要脑力耗尽再晕一回。

“哈哈,没事没事,G|命工作各有分工嘛,总不能让您全干了。”周认笑道。

他心中确实有邀请江阳的想法。

但听完其所说的话后。

觉得不能强人所难,因此放弃了这个打算。

……

随后,周认又拿出了华科学院给江阳颁发的奖励。

同样是一张证书。

以及100块的奖金。

听着不多,但在这个年代,是普通工人将近半年的工资。

江阳本来不想要的。

但周认非要给。

拉扯了半天,最后还是无奈地收下。

就在周认准备带着遗憾离开时。

一旁的王文钧忽然道:

“江教授,我听您刚刚的话,难道已经在考虑量产履带式拖拉机的问题了吗?”

“对,但遇到了一些困难,进展并不顺利。”江阳连忙道。

闻言,王文钧眼睛一亮,道:

“那不如我们一起讨论?”

这时。

一旁的陈教授也忍不住道:

“江教授,我觉得王教授的建议不错。

“大家一起研究,可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这样肯定比一个人闷头研究要好得多,也更有效率。”

他说完后。

便和王文钧一起,满眼期待地看着江阳。

看到两人的样子。

江阳的额角渗出冷汗。

说有成果,要被拉去研究。

没成果,也要被拉去研究。

——这日子没办法儿过了!

……

叫苦归叫苦。

江阳最终还是挤出笑容,道:

“两位教授愿意帮忙,我当然乐意。”

“但量产是件大事。”

“如果要讨论的话,我建议将郑教授他们也叫来。”

他只能拖时间。

因为瑶光现在。

根本没有量产的资料!

好在王文钧和陈教授两人,都没有起疑,反而相当高兴地答应了下来。

王文钧道:

“那就这么说定了,明天我就喊他们来。”

说完。

他似是有想到了什么,道:

“对了,江教授。”

“你要不要在京农机所挂职,担任技术顾问。”

“以后研究,你免不了要过去,这样一来你进去也方便些。”

王文钧刚刚说完。

一旁听到这话的周认,忽然眼睛一亮。

他笑眯眯道:

“江教授,您要不也在冶金陶瓷研究所挂个职?”

“这个,我的时间可能不会太宽裕。”江阳连忙找借口道。

当教授已经够累的了。

再去两个研究所当技术顾问,

无疑是主动找一堆麻烦事做。

王文钧和周认闻言,沉默下来。

就在这时。

一旁的章文奇以为江阳是在为难,连忙道:

“没关系,江教授。”

“您专心研究就好。”

“学校可以将您每周的4个课时,缩减一半。”

他看向江阳的眼神,满是鼓励。

只是很明显。

完全会错了意。

……

随后,章文奇等人满意地离开。

留下被“坑”得人都发麻的江阳。

在院中站了很久很久。

……

就在江阳擦了擦眼睛的泪水。

准备回屋的时候。

院子外,传来吴均熟悉的声音,道:

“江阳,你在家吗?”

话音刚落。

看到门没有关的吴均,便探出头往里面望来。

“我在,你进来吧。”江阳无力道。

闻言,吴均怔了怔,一边走进来,一边道:

“我怎么听你的声音好像很疲惫?”

江阳心中微惊,连忙调整状态,道:

“咳,是有一点。”

“刚刚王教授他们来过,我不小心说漏了打算研究量产履带式拖拉机方案的事。”

“他一定要喊人来帮忙研究,我也没办法拒绝。但我其实还没完全准备好。”

他解释完后。

吴均顿时恍然。

设计和量产,还是有不小的分别的。

后者涉及工艺优化、材料适配、生产线设计等挑战。

江阳虽然设计出了履带式拖拉机。

但并不代表,也能将这些问题完全解决。

想到这里。

吴均赶紧安慰道:

“没事,慢慢来就好,我相信你。”

他的话音刚落。

小院外面。

忽然响起了“扑哧”的一声小声。

听到这声音。

江阳和吴均都是愣了愣,看向门口。

笑声的主人,大概也知道自己被发现了。

站了出来,解释道:

“我没有偷听,是不小心听到的。”

“您是?”江阳看向走出来的女生,有些惊艳。

一身白色布拉吉,长发及腰,明眸皓齿,顾盼生辉。

听到江阳的问题。

女生柳眉微蹙,正要开口。

一旁的吴均赶忙道:

“江阳,你忘了。”

“这是我们系的苏筱老师。”

“先前参加履带式拖拉机研究学习组的时候,她也在里面。”

他这么一说。

江阳隐隐约约有了印象,连忙道歉道:

“抱歉,苏老师,一下子忘记了。”

他当时身边被一群专家教授围着。

每天还被各种问题,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没空看对方长什么样。

等到能够得心应手的时候。

因为已经进入原型机的制造的环节,机械工程系组织的研究学习组也就此解散。

两人拢共加起来,估计也就见了一两面,印象不深很正常。

苏筱听到江阳道歉后,笑道:

“您不用道歉。”

“不记得不要紧,再认识一次就好了。”

“我叫苏筱,很高兴见到您。”

——虽然,她和江阳自我介绍过两次。

但她真的不在意。

真的。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