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海商到天子 第97章 耕种

作者:想喝矿泉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1 09:32:02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崇祯七年的春分时节刚过,稻花里的百姓们正穿着粗布短褐,将裤腿挽到大腿根,在新开垦的稻田里插秧。

水田不远处新建的水车正吱吱呀呀的将河里的水引入周围纵横交错的沟渠中,水面上还漂浮着不知从哪里吹来的零星的桃花瓣。

陈土根弯着腰,左手攥着青嫩的秧苗,右手飞快分出一株插入泥中,他的妻子陈张氏和三个孩子也在干着相同的工作。

陈土根不是从金华来的士兵家属,他就是本地人,一个祖祖辈辈种地为生却没有自己土地的农民。

原本一家人是租种杜湖虞老爷家的地,租地十亩,粮食三七分成,虞家七他三,这里的土地肥沃,每亩的粮食少说也有两三石,甚至收成最多的时候能达到四五石。

可是除去交给虞家的,加上官府的各种苛捐杂税,尤其是近些年辽饷涨了又涨,对他们一家来说日子一年比一年困难。

剩的那些粮食如果不精打细算,根本就不够一家子吃,最近几年总有一段时间要饿肚子。

两个月以前他听同村的佃户吴第说,观海卫新来了一个千户,正在四处招人开垦土地,开垦完了还会分地,陈土根一听这件事就上心了。

四处托人打听,终于打听出来,分地倒是分,但是只给士兵家属分地,还得花钱买,他们只能和以往以往租地种,但是粮食六四分,他得交六成,和士兵家属的三七分差了好大一截。

即使这样陈土根还是毅然决然的带着一大家子投奔到了这里,分了十五亩地,另外还免费租借了今年的粮种和能坚持到收割时节的粮食,等到丰收了原价还了就是。

最主要的是这里除了那六成的地租以外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不用再额外交其他的苛捐杂税,他算了算,要是这样,每年到年底不仅粮食够自己吃的,还能余下不少。

到时候可以将多余的粮食卖了,给自己家里人也能扯上几尺粗布,添置几件新衣服,自从近几年日子越来越难了以后,家里再没有添置一件新衣服,都是大的穿完小的穿,穿破了就缝缝补补接着穿,浑身上下几乎找不到一块不打补丁的地方。

一家人没有说话,默默地干着,直到正午时分,浙江的二月天气已经逐渐暖和,正午的太阳晒到人的身上感觉暖洋洋的。

一家人停止了劳作,找了块干燥的平地坐下,陈张氏将田埂上的一个小篮子放到一家人面前。

掀开上面盖着的蓝色粗布,将混着粗粮的米饭和腌菜从里面拿出来。

陈土根的两个儿子一个十三四岁,一个十一二岁,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年岁,劳作了一上午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紧紧盯着母亲手里装着米饭的大海碗。

陈土根的女儿看起来年龄稍大,不过也可能是和女孩发育早有关,将母亲手里海碗接过,协助母亲将米饭分到几个不同的粗瓷碗里。

陈土根看着眼前这一幕没有说话,将烟锅从腰间拿下来,从烟锅上挂着的粗布烟袋上捻出一小撮烟丝,小心翼翼的放到烟锅的斗里,用火石点燃了,吧嗒吧嗒抽了起来。

现在出了一种叫什么卷烟的东西,卫城的达官贵人都改抽它了,一盒小小的二十支竟然要二钱银子,这还是最便宜的那种,听说最贵的那种一盒竟然要一两银子。

陈土根也没有抽过哪怕最便宜的卷烟,不过他见过自己的里长抽过,里长冯才不知从哪里得到一包,宝贝的不得了,平时都拿在手里炫耀,也不见他抽一根。

上次王大人派来分田的工作人员来稻香里主持分田事宜,陈土根坐在新建成的打谷场上,看着冯才拿出他宝贝的不得了的卷烟,给人家点上,卷烟大概一根成人手指长短,外面包裹着烟丝的纸,白得耀眼,短短几下功夫一支就抽完了。

还是自己的烟锅耐用,陈土根想到,不过那味道是真香啊,随着卷烟被点燃,烟草的香气钻到陈土根的鼻子里,那是一种与自己抽的旱烟截然不同的味道,他也说不上来哪里不一样,反正烟气是比自己的好闻。

“当家的,吃饭吧。”

陈张氏将满满一碗米饭放到陈土根的面前,上面铺了一层咸菜,旁边几个孩子正捧着碗狼吞虎咽的吃着。

陈土根将烟锅放到鞋底敲了敲,看着妻子碗里不到一半的分量,将自己碗里的饭扒出一部分,放到妻子的碗里。

“等这次收了粮食,交了租子,估计还能剩不少,到七月还能再种一茬,到时候给你和孩子们扯点布,作身新衣裳。”

陈张氏将自己碗里的饭又给几个孩子拨了拨,开口道“大妮快十五了,得攒钱给她置办嫁妆,要不然到时候出嫁让婆家看不起,咱俩就别买了,给几个孩子买一身就行。”

明代时期江南地区厚娶厚嫁攀比之风盛行,最开始盛行于士绅富商之间,但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蔓延到市井小民阶层,甚至出现过借债来置办彩礼嫁妆的案例。

陈土根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他是个木讷的人,就如同这个时代大多数人一样。

“我看咱们里罗张氏那一家就挺不错的,虽然人家没了男人,但是家里有个争气的儿子,现在就是个队长了,每个月能拿到三两五的饷银,她自己还有一手织布的手艺,到时候过了门教给咱大妮,到时候家里家外也能贴补点。”

“人家愿意么?”

“应该是愿意,这事是王媒婆找上门来的,如果不同意人家也不会这么找人说亲,我也见过那个小伙子,好像叫什么罗文裕,摸样挺不错的,大妮跟了他也不吃亏。”

陈大妮坐在旁边默默地吃着,仿佛自己父母讨论婚事完全和自己无关,这个时代婚姻大事完全父母做主,耳濡目染下,她早就认为婚事听父母做主就好,自己不用操心。

一家人很快就吃完了饭,现在是农忙的季节由不得拖拖拉拉,陈土根向周围看去,发现有不少人早就吃完了饭,此时已经回到田里继续插秧。

陈土根带着家人继续回到田里,接着刚才的劳作。

周围无数的刚刚开垦过的土地在这片宁绍平原上,连在一起仿佛一块块田字格,从天上看去,田字格里无数像陈土根一样的普通农户像一只只辛勤的蚂蚁一样挥洒着自己的汗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