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海商到天子 第39章 上门

作者:想喝矿泉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11 10:02:53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少爷,前几日和您一同回来的那位佛郎机人今天到家里来找您。”

刚刚回到家,门子赵助过来禀告说今天若昂神父过来找过他。

“哦?他在哪里带我过去见他。”

听见若昂神父上门,王应麟猜到八成是因为传教的事情,不过当初答应人家这件事他也没想过赖账。

“那两个人,老爷让他们现在在偏厅候着等少爷。”

赵助回答道,至于王宗沐为什么不让到正厅等着,估计是也没怎么瞧得上这两个。

把他们当成上门讨饭的了,但看在自己儿子的面子上又不好赶出去。

一进偏厅,就见若昂神父和野原右卫门一左一右坐在主位的两旁,家里的一个丫鬟正在给若昂神父倒茶。

看到王应麟走了进来,他的眼神一亮说道“王,终于等到你了,你家可真气派,比那些大名的家都要豪华。”

“哈哈,若昂神父,你刚刚来到这里还不了解,我家在大明朝的真正有权有势者的眼中还算是简陋的呢。”

王应麟笑着对若昂神父说道,听到这话,若昂神父露出了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在他看来王应麟的家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建筑了,可在他的嘴里有些人的房子竟然还要超过他。

没有和若昂神父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王应麟坐在主位上。

端起丫鬟为其沏上的新茶,抿了一口后,开门见山的说道:

“若昂神父今天来找我是为了传教的事情吧?”

“是的,王,当初你邀请我们来大明的时候说过,你可以帮助我们建一座教堂,来帮助我们传教,而我们则用我们所知道的知识作为交换。”

若昂神父见王应麟主动提出此事,很是高兴,可见他并没有将此事忘记。

“当然,我并没有忘记这件事情,至于说那些知识,也请若昂神父你能够最好是总结一下,出一本关于数学,几何,机械方面的书籍,

作为初学者的教科书,方便能让人快速学习,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能翻译成汉文版。”

王应麟对若昂神父说道,这个时代的大多数读书人都皓首穷经,钻研八股文章。

少数精通数学,物理等学科的读书人还被归为了异类,不被主流所接受。

但往往也是这些人大多成为了大明朝的“中流砥柱”。

党同伐异,排除异己个个是把好手。

但一旦到了真正到了办理实事的时候往往效率低下。

就比如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后金入关攻破大安口,兵部紧急的调兵文书竟然“旬日未决”。

内阁和兵部互相推诿,当时的兵部尚书王洽竟然在这么关键的时刻还坚持要求地方督抚先呈上正式题本为由。

拒绝依据塘报直接调兵,由此事件可见一斑。

这件事情的直接后果就是后金十一月初四就已经到达遵化。

而明军主力直至十一月十五日才刚刚完成集结。

造成了这一段时间,后金在大明朝的腹地如入无人之境。

当然,这也是当时官员明哲保身的办法,当时的朝堂上充斥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

如果王洽绕过督抚呈上题本,先进行调兵,无论这场仗是输是赢。

都绝对会成为朝堂上被人攻讦的一个把柄,万功不如一过,这仿佛成为了一个死循环。

王应麟想要打破这个僵局,建立起自己的行政机构,就要亲自培养人才使用。

可是他自己对于后世的一些知识都忘了大半,就算还记得的部分,也只是碎片化,不能成体系的进行教导。

现在有了若昂神父的帮助,他可以省了不少的事情,这件事甚至比什么造几门大炮重要的多。

甚至可以这么说,作为一个毕业了十多年的冶金专业半吊子毕业生。

让他自己摸索,都能摸索出这个时代大炮的制造方法。

无非就是多走一些弯路,失败是成功之母嘛。

“这个没有问题,王,包在我的身上,不过汉文版的有些麻烦,我可以先写成日文版,你这里有不少人精通日语,可以再让他们翻译成汉文。”

若昂神父面有难色的回答道,他现在只能认识一些简单的汉字,甚至做不到书写,更别说出一本汉字版教科书了。

王应麟虽然知道二次翻译会造成很多错误之处,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现如今也只好这样,那就麻烦你了若昂神父。”

随后几人对教堂选址的地方发生了分歧。

若昂神父希望将教堂建在宁波城里,方便进行传教,可是王应麟知道,虽然说明朝不禁止天主教的传播。

但也不是没有底线的,如果太过招摇很可能会被当地的人所抵触,指控你一个“聚众谋反”的大帽子。

当初的南京教案就是这么发生的,万历时期,耶稣会士王丰肃,在南京建教堂,公开举行弥撒,并聚集上千信徒。

被当时的礼部侍郎沈㴶指控传教士“暗伤王化”“聚众谋反”。

下令拆毁教堂,禁止公开传教,直到多年后禁令才被解除。

“若昂神父,其实你那天也看过了,即使是城郊也是很繁华的场所,不是什么穷乡僻壤,就算大明对于传教的容忍度很高,但是一旦太过招摇,很容易就会重蹈你们在日本的覆辙。”

王应麟苦口婆心的劝导,若昂神父知道这句话不是危言耸听,也只好无奈的答应了。

“至于说教堂选址这块,恐怕就只能若昂神父你来操心了,到时候选好地址,我会以修缮府学为理由,给知府大人捐一笔银子,换来建立教堂的默许,当然既然这是在大明,教堂也不能建的太过招摇......”

说到这王应麟用手指轻叩了几下桌子,思索了一下接着说道:

“对外还是称为番佛寺来混淆视听,内里嘛,还是按照你们天主教的规矩来,该怎么做由你们。”

要是换作刚到日本时期的若昂神父,必定不会同意这样做,在当时的他看来这是亵渎主的事情,是不被允许的。

但是现在的若昂神父已经被现实毒打了多年,知道了一件事。

那就是入乡俗随,只要能将主的光辉撒遍世界,这些都能接受。

所以仅仅犹豫了一下,若昂神父就接受了王应麟的建议。

“好的,王,这件事就交给我,如果我选好了地址,到时候就要麻烦你了。”

两人将事情谈妥后,拒绝了王应麟的吃饭邀请,竟然想现在就马不停蹄的去查勘地形,好早日确定地址建立教堂。

望着二人急匆匆离去的背影,王应麟不禁感到哑然失笑,虽然他是无神论者对于这些传教士的传教热情很是费解。

但是无论在什么地方,专注于一项事业并且用毕生精力去追逐的人不应该被嘲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