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海商到天子 第102章 售卖

作者:想喝矿泉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4 09:25:58
最新网址:www.biquw.cc

“这个东西就是你说的卷烟?看着也没甚稀奇的地方。”

王宗沐坐在总铺的上首位置,唯一的一只手,拿着一根卷烟正好奇地瞧着,他旁边的八仙桌上摆着一个纸质烟盒。

上面用彩墨印刷着五颜六色的彩画美女,穿着颇为清凉,烟盒上面写着天香两个大字,在这个纸质小盒的旁边还有一个木制的烟盒。

上面和刚才纸质烟盒上描绘的图画截然不同,而是直接雕刻出一幅山水图,烟盒上面涂了一层清漆,显得比纸质烟盒上了一个档次。

这个烟盒上写着顺喜两个字,这种烟也是王应麟第一次售卖,以往的试水都是只有一种产品,那就是天香。

因为王宗沐不吸烟,所以他对这东西平常也不关注,瞧了半天也没看出来这东西有什么值得这么大张旗鼓。

在宁波售卖的档口甚至亲自过来,要知道过年的时候王应麟都忙的没有时间回来一趟,他不明白儿子为什么对这东西这么看重。

自从王应麟纳捐了千户之后,宁波的大小事务虽说都是聂洪牵头,但王应麟还是让王宗沐把最后的总还。

毕竟有很多事王应麟没有办法及时的处理,自己父亲虽说残疾了,这也只是无法再出海,这些俗事父亲原本就驾轻就熟,正好交给其处理。

“父亲这东西儿子已经在观海卫卫城开设了三家商铺,专门进行售卖,到目前为止反响十分不错,仅仅一个来月的时间,盈利已经达到了上百两,经过一个来月的售卖,其中不乏远在慈溪、余杭等地前来购买的客户,连观海卫这么个小地方都能有如此业绩,儿子又怎么能不对其重视,您想想,这东西要是能在整个浙江甚至江南地区铺开,其利润将会多么可观,可以说这东西就是咱们王家下金蛋的金鸡。”

王应麟坐在靠左离上首最近的位置,他这次过来特意是为了卷烟这件事来的。

他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将卷烟这摊子铺的太大,仅仅只是在观海卫卫城开了几个卷烟铺子。

最开始王应麟本来只想将每包天香牌卷烟的价格定在五分银子,这样即使抛出全部的卷烟成本,大约也有接近三倍的利润。

后来和聂洪等人商议以后,王应麟打消了这个念头,将定价提升到了两钱银子一包,因为卷烟这东西,摆明了是要销售给上层人士的。

对他们来说,银子不如面子,当卷烟这东西能够成为证明其身份信物的时候,他们就不会在乎多花一钱半钱的银子,反而会因为价格的缘故,更能彰显其身份。

而那些穷苦人即使将卷烟的价格定的极低,他们恐怕也不会购买,所以还不如直接将卷烟的价格定的高一点,直接趁着只有自己家才有的卷烟垄断高端市场,等到跟风或者仿制者出现的时候再进行技术的革新或者是降低售价,将底层百姓考虑进去。

“这东西这么挣钱?”

王宗沐一脸震惊的表情,观海卫他当然知道,要论城里有钱人的数量,恐怕一百个观海卫都比不上一个宁波。

“父亲,这是这段时间,卷烟在观海卫的售卖情况。”

王应麟示意站在一旁的聂洪将带来的账册交给王宗沐观看。

聂洪恭敬地从怀里取出三本薄薄的账册,上前几步递到王宗沐的手里,

“东家,少东家说的没错,这东西大有可为,您不吸淡巴菰,不晓得这东西的口感,和直接吸食有着天壤之别,这东西要是能运作得当,所得利润不会比出海小多少。”

王宗沐听到聂洪信誓旦旦的话,他对聂洪的为人非常相信,知道他不是个无的放矢之人,从聂洪手中接过账册之后,将账册放到桌子上,开始认真看了起来。

每本账册都不厚,只有薄薄一层,况且这也不是需要仔细查账,仅仅半盏茶的时间,王宗沐就将账册看了个八九不离十,他轻轻舒了一口气,

“乖乖,看样子我真是不服老不行,这东西要是做起来何止像老聂说的那样不比出海低,若是真能垄断整个江南地区,怕是出海十年才能顶的上一年。”

随即他正色道,“这东西的配方绝对不能泄露出去,另外这东西利润这么大,早晚会落入有心人的眼里,到时候明的手段暗的手段都会来,麟儿,你要早做预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王应麟对父亲道,“父亲所言极是,这些孩儿也做了一些预防手段,首先就是将卷烟作坊搬到了观海卫,卷烟作坊的职工基本都是知根知底的士兵家属,这些家属和士兵捆绑在一起,背叛成本大,其次接触外人的机会少,工坊中我安排了巡逻士卒,在工坊中遇到无法证明身份的陌生人直接逮拿,另外这东西没什么技术含量,甚至一个小孩子一天下来一个人也能卷出上千根,设置这么一个工坊也能解决部分家属的工作问题,属于一箭双雕。”

“除此之外,这卷烟配方只是最初级的,孩儿想过了即使最严密的手段,怕是也拦不住那些嗜血的苍蝇,若是卷烟配方真有泄露的一天,或者有聪明人从蛛丝马迹中将配方研究出来,咱们就立刻升级配方,每一步都走在别人前面。”

“至于说那些明刀暗箭,到时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走一步看一步,总不能因噎废食。”

王宗沐露出欣慰的笑容,站起身,捋着自己最为骄傲的胡子道,“你这方方面面都想到了,父亲也就不在多提醒你什么了,趁着自己这把老骨头还能多动动,别的地方不好说,宁波这个地方我会替你守好的。”

宁波府的鼓楼前街上,青石板路被往来客商的鞋底磨的油光锃亮,两侧的绸缎庄、酒肆、茶社鳞次栉比。

周边的行人熙熙攘攘,原本街口处空置了半年左右的铺面,竟然挂出了块崭新的黑漆描金招牌。

上面书写着三个鎏金小字——“烟霞阁”,落款的地方还缀着朵缠枝莲纹,在整条街上都是“某某记”“某某铺”的牌匾里,倒显出几分别样的韵味。

铺子的门脸不大,一进门就能看见里头摆着张梨花木的柜台,柜台上面有用油纸包的一整条的卷烟,或者是单独一包一包的散烟。

几个穿着青色短打的伙计正手脚麻利的打扫着店铺周围的货架,货架上面密密麻麻的摆放着成条。未拆封的卷烟。

刘子明正靠在柜台上计算着开张这几天的收益,这是铺子开张的第三天,到目前为止,完成的交易也不过廖廖十余笔,他是从观海卫那边的卷烟铺子直接调过来的,作为观海卫三个卷烟铺子的销冠,他深知这卷烟刚刚才在宁波上市,还不能着急。

正想着呢,就听见铺子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他抬眼望去,一个背着行囊,身穿靛蓝色长袍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刘子明精神一振,知道买卖上门了,殷勤的对来客道,“客官要不要看看我们铺子的卷烟?不是在下夸口,除了我们家以外,您找不到其他能做出卷烟的人家。”

刘子明已经做好了对方只是过来瞧个稀奇的准备,这两天很多人都只是过来看个好奇,购买的人很少,甚至有些人连卷烟是什么都不知道,只是随大流进来。

没想到对面却点了点头,问道“你们家卖的是天香牌的卷烟么?”

刘子明惊诧的看着对方,自己有双过目不忘的眼睛,只要是从他这里购买过卷烟的人他都是记得清清楚楚,这人绝对没有买过卷烟,难不成是别人推荐过来的?

看样子今天这单生意应该是能成了。

“客官说的没错,您是经过别人推荐过来的吧,这段时间恰逢小店开业,全部商品都打八折,您看您要多少,买的越多越划算。”

柳林闻言摇了摇头,他是慈溪人,平日里做些小生意,走南闯北的,这次是为了一笔生意,才到的宁波。

他平日里极其喜好抽淡巴菰,前一阵子为了一笔生意去了观海卫的时候,正好路过了一家也是名叫烟霞阁的铺面,里面有不少人正在购买一个个小纸盒。

当时他并没有购买的想法,就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个刚刚买完烟的顾客直接将新买的烟打开,直接拿火折子给点上。

顿时一股醇香扑面而来,他从未闻到过如此味道,顿时将他的瘾给勾了上来,后来一问价格,小小的一个纸盒子,竟然要二钱银子,简直就是抢钱。

他实在是馋的慌,就咬咬牙拿出了二两银子买了一条回去,没成想在有一回和朋友吃饭的时候。

酒足饭饱以后,由于几人都是老烟枪,其余几人纷纷拿出烟锅、烟斗、只有他拿出了一个小纸盒,见者有份,没办法只能每个人分上一根。

抽完烟后,再抽烟叶感觉哪里都不对味,纷纷向他询问到底在哪里买的。

这个东西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柳林就将这件事如实相告,慈溪距离观海卫百余里,在没有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古代,已经是非常远的距离了。

也就是柳林有生意才会去那里,为了一包卷烟就跑那么远显然不现实。

随后几人向柳林提出了购买卷烟,可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消耗,他自己都只剩下一半,自己都不够。

没有办法,其余几人只能委托其若是下次再去观海卫,就帮其捎一些,这不是件为难的事情,柳林一口答应了下来,只是自从那一次,这几个月再没有和观海卫相关的生意往来,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再去购买卷烟。

这次生意完成了以后,自己本来都已经要离开了,却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了一家和观海卫一模一样的招牌,结果和自己预料的一样,这家店果然就是自己要找的卷烟铺子。

“东子,给这位客官上一壶上好的茉莉春。”

刘子明高声向一个模样伶俐的伙计喊道。

“好嘞。”

“这位客官您先坐,您打算这次买多少卷烟?”

刘子明笑着伸出手指引着柳林走到柜台左侧的客厅处,待两人坐下以后,询问道。

“掌柜的不用如此客气,若是在下只是询问一下,并不是要购买,掌柜的岂不是白忙活了。”

身为一名买卖人,柳林天生就长着一个快嘴,他笑着对刘子明打趣道。

“哈哈,客官说笑了,进门的都是客,再说了,买卖不成仁义在,无论是询价的,还是来买的客人,在我这里都是一视同仁。”

两人正说着伙计东子将茶端来了,刘子明亲自将茶给柳林倒上。

柳林端着喝了一口,不再开玩笑,“掌柜的好心态,咱们都是买卖人,既然掌柜的敞亮,我也不扭捏,我想要四十条天香,你这里有货吗?”

柳林倒不是因为刘子明的态度才买这么多的香烟,他计算好了,若是一包卷烟打八折,那么他出手以后一条就能赚四钱银子,四十条卷烟就是一百六十钱。

这次他不敢买太多的卷烟,万一买的太多再砸到自己手里,就当是赚点辛苦钱,十多银子,也不算少了。

“瞧客官说的,既然开门做生意了,岂有不备好货之理,莫说四十条卷烟,就是再多十倍,四百条卷烟,小店也能满足客官的需求,请客官稍等,在下这就为您打包。”

刘子明笑着起身,吩咐一旁的伙计将柳林所需的数量准备好。

两人正说着,又进来一位身穿短衣家仆状的男子,进门看见刘子明就问道,“刘掌柜,我们家老爷要十条天香,两条顺喜,这是银票。”

刘子明明显与这人相熟,笑着迎合道“怎么样?黄老爷抽了我家的卷烟以后,是不是就觉得抽别的烟叶寡淡无味了?”

黄三也笑着回应,“是啊刘掌柜,你们那卷烟里也不知施了什么法,我们家老爷抽了以后,哪怕是福建的上等烟叶,在他那里也不是那个味道,这不,让我过来买一些备上,不过刘掌柜,你们家卷烟哪都好,就是太贵了,一般人可真买不起。”

刘子明见状哪里还不懂黄三是什么意思,悄悄往黄三的手里塞了一包天香,

“使不得,使不得,这卷烟太贵了我可买不起。”

黄三连忙推辞,刘子明把着他的手道,“这算是赠品,你要是觉得过意不去,到时候多推荐推荐我们家的东西。”

黄三本来就没打算不收,借着话头就坡下驴,不多时,两人的卷烟都打包好了,两人一前一后走出了铺子,分别往相反的方向,渐渐消失在了刘子明的眼中。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