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泰安府者,山东之重地也,控水脉于汶河,通南北于官道,自古以来便是山东诸郡之粮仓。

然其地势低洼,年年汛期,常有洪水为祸,虽得膏腴之土,亦需年年谨慎防患。

是日午时,艳阳当空,西门楼前旌旗不动,一众文武官员早已整肃衣冠,排列齐整,跪伏于官道两旁。

为首一人,年近五旬,身着知府官袍,佩紫玉鱼袋,眉目和善,却掩不住眼底精明——正是泰安知府萨布素。

忽听蹄声铿锵,自北而来,尘土微扬,正是钦差胤禛与胤䄉。

二人俱乘高头大马,面无喜怒,周身肃气逼人,直叫百姓不敢仰视。

“微臣萨布素,率泰安府属官,恭迎钦差大人,千岁千岁千千岁!”萨布素高声而呼,众官随之叩首,声震如潮。

胤禛未下马,亦未避众,居高临下望了一眼,淡淡道:“免礼。”

“谢钦差大人。”众人方才起身,整整衣襟,立于道路两旁。

“你便是泰安知府?”胤䄉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

“正是下官。”萨布素拱手应道,面上笑意不减,语气殷切。

“灾情如何?赈务何如?百姓安置妥帖否?”胤䄉连珠数问,语中无温。

“回钦差大人,自朝廷赈灾旨意抵达,下官立刻打开官仓,放粮赈济,并联合城中富户绅商设粥棚十三处,日夜施粥不绝。百姓得食后,多数已安于他处,城中秩序井然。”

“如此看来,尔等是早作准备,尽心尽力?”胤䄉微挑眉角。

“托钦差大人之福,下官不敢懈怠。”萨布素低头谦辞,忽又言道:“实不相瞒,下官早在旬日前,便接到书信,知朝廷或有派钦差之意,故提前筹备。”

“旬日前?”胤禛语气一沉,目光寒光一闪,“那时朝廷尚未定下人选,萨大人又是如何得知此事?”

“下官……是大爷所托。”萨布素躬身作答,未敢抬首,语气却坦然,“大爷素念山东灾情,特来函交代,令下官早作布置。”

“如此说来,你是大阿哥的人?”胤禛和胤䄉交换了眼神。

“回钦差,下官本属大爷门下,常年受教,自是心存感念。”萨布素说得恭敬,眉眼中却隐藏一丝炫色。

胤䄉平生最厌找门路攀关系之人,但此时对方既已抬出大阿哥,那便只能给三分薄面。

“尔能为大清分忧,虽出于谁令,亦是忠臣一名。”

“下官不敢当。”

萨布素一拂袖,转身招手:“府衙已备下洗尘之宴,专为两位钦差设下,还请大人移步赴席。”

胤禛摆了摆手:“此番差事,首在查察灾情,断不敢先尝百味。宴席之事,且待勘明民生之后再议。”

“是,是,下官鲁莽。”

胤禛与胤䄉在知府萨布素与诸位属吏陪同之下,亲自前往城中察看十余处粥厂。

官道两旁,民众列队,扶老携幼者众。每间粥棚门前,皆有百余灾民依次而立,手执瓦钵木碗,目光焦切。

其旁设有草棚十数,供流民暂避风露,棚顶铺茅,棚内草铺,倒也整洁有序。

乍一望去,竟似井井有条,颇得仁政之风。

胤䄉负手立于棚前,目光流转,转而问道:“萨大人,泰安此次共接纳灾民若干?”

未待萨布素应答,其身后一人快步上前,躬身道:“回钦差大人,泰安府此次接纳流民,共登记在册者五千三百零八人。”

“你是何人?”胤䄉挑眉问道。

“下官刘义,乃本府同知。”来者答得恭敬。

胤䄉微一点头。同知为一府副职,正五品,辅理政务,其言尚有几分分量。

胤禛此时却缓缓开口,语气不急:“本贝勒观此地灾民,满打满算,不过两千余人。所言五千之数,又作何解释?”

刘义略一迟疑,仍恭声答道:“启禀四贝勒,如今确是仅有两千人左右。”

“缘何减半?”胤禛冷冷盯视。

“实因萨大人仁心恻隐,凡有逃荒来投者,皆不拒之门外,不问籍贯,不辨出身,通通容纳。

如今黄水渐退,农舍尚存,便有灾民心念乡土,萌生归意。大人怜其困苦,命府库支出路费银两,放其回乡。”

“你是说,那三千余人,都回家去了?”胤䄉缓声问道。

“确是如此。”刘义拱手答道。

胤禛与胤䄉对望一眼,眼神交错间,俱生疑窦。

若所言属实,萨布素确有父母官之风,体恤民情,宽厚仁德。

然世间真有如此全善之人?更兼施政如此周密,一丝不漏,实在不常见。

不动声色间,胤䄉转头道:“劳烦萨大人速速呈上泰安近一年之户部银账、赈灾拨款、粥棚粮米支出、仓储存粮等一应账册。若有安置灾民、发放银两之登记文簿,也一并送来。”

萨布素早已准备妥当,闻言即拱手道:“下官遵命。二位钦差若不嫌烦,请移步府衙,查阅细目。”

片刻后,府衙正堂之上,二位钦差高坐主位,萨布素率一众属官分立两旁,神情或谨慎,或恭顺。

不多时,库役呈上厚厚账簿十余册,分门别类,皆贴有封签印章。

胤禛执起账本,神情凝重,指尖翻动之间,目光如炬,细致入微。

昔日户部练达,使他对官府之账了然于胸。翻至第五页,眉峰已轻蹙;至第十页,脸色已冷若寒霜。

“泰安连岁大水,民不聊生,而官府账面支出竟不增反减?”他冷声问道,语中带怒,“十处粥棚,每月所耗不过五百石粮?尔等是以粥为水,以饼为纸,喂的是蚁虫?”

萨布素拱手答道:“回钦差,粥棚所用,皆取自官仓旧年积谷,并非新征之粮,且施粥有律,每人每日不过一粥两饼,量入为出,务求节俭,不敢妄增。”

胤䄉冷笑一声:“如此周密,倒是大阿哥教出来的门人,不枉调教。”

胤禛合上账本,猛然一拍桌面,令在场众官一凛:“账虽精巧,真假尚待查明。萨大人,请引我等前往官库,一观实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