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畅春园,澹宁居。

殿宇深阔,金砖墁地,熏笼里龙涎香的气息沉静而悠远。

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武英殿大学士马齐,以及官位虽稍次却深得圣心、掌中枢机要的南书房行走、吏部左侍郎张廷玉,三人正恭候圣驾。

“此次几位阿哥奉旨筹款,成效斐然,实乃社稷之福,皇上圣心必定欣慰。”佟国维捋着花白的胡须,声音不高,但眉宇间那份刻意压制的舒展,却瞒不过身边两位同僚。

他身为八阿哥胤禩的坚定支持者,此刻心中那份与有荣焉的欣喜,几乎要满溢出来。

“正是,正是。”马齐紧随其后,点头附和,“尤其八贝勒与十三阿哥,竟能在短短时日内,于山西募得纹银三百万两!此等手腕魄力,实在令人叹服。

可见八爷体恤民情,深孚众望,地方绅商无不踊跃输将啊。”

张廷玉落后半步,步履沉稳:“佟中堂、马中堂所言极是。八爷办事,雷厉风行,成效卓著,确为我辈楷模。不过……”他话锋一转。

“四贝勒与十贝勒在江南所为,亦颇有可圈可点之处。尤其是十贝勒所创的‘皇恩赈济盐引凭票’之策,未强征暴敛,未扰攘地方。

算上在泰安抄没的官员家产,总共二百七十五万两实银解了燃眉之急,又令盐商感念天恩,疏通盐务,官民皆安。

此策构思精巧,一举数得,堪称妙手。其‘不伤官、不伤民’之宗旨,深合圣上仁政爱民之心。”

他这番话,两边都夸到了,既捧了八爷党的成绩,又点明了十爷策略的独特价值与政治正确性,端的是滴水不漏。

佟国维他轻哼一声道:“衡臣此言虽有道理。然则,朝廷向绅商‘借’银,终非长久之计,亦非煌煌天朝应有之体统。

盐引凭票,看似巧妙,终究是权宜之计,其中牵扯盐务,利弊尚需时间验证。

比之八爷、十三爷凭朝廷威信、皇子身份,令绅商心甘情愿、争先恐后解囊输捐三百万两,这煌煌正道、堂堂之师的气象,终究是……略逊一筹啊。”

马齐在一旁点头称是,正欲再添几句,忽闻内侍一声清亮的通传:

“皇上驾到——!”

三人神色一凛,立刻整肃衣冠,垂手躬身。只见内殿珠帘轻挑,康熙皇帝,在太子胤礽的搀扶下,缓缓走了出来。

“臣等叩见皇上,吾皇万岁!参见太子殿下!”

“都起来吧。”康熙在御座上坐定,太子侍立一旁。

“此次几个阿哥出去办差,差事办得……总算没让朕太失望,尤其是八阿哥和十三阿哥。

三百万两,数目不小。能在山西一省筹得此数,足见其用心,也见地方绅商尚有几分忠君体国之心。胤禩、胤祥,差事办得不错。”

佟国维、马齐闻言,心中暗喜道:“皇上圣明,八贝勒、十三贝子实心用事,不负圣恩!”

“还有四阿哥和十阿哥。江南富庶,然盐务积弊,官商关系盘根错节,更兼有地方势力掣肘。他们能在扬州筹得二百七十五万两,已属不易。特别是胤䄉。”

康熙眼中露出一丝难得的暖意:“那个‘皇恩赈济盐引凭票’的法子,朕看了奏报。

此法,未曾强取豪夺,未曾苛待官民,既解了朝廷之急,又给了盐商体面,更疏通了些许盐政积弊。不伤官,不伤民,还能办成事,这分寸拿捏得……甚好!

此乃老成谋国、顾全大局之策,深得朕心。”

张廷玉连忙躬身:“皇上明鉴万里,十贝勒此策,实乃奇思妙想,功在社稷。”

佟国维脸上笑容不变,心中却是一紧,皇上对老十的评价,似乎比预想中还要高,甚至隐隐点出了“老成谋国”四字!

康熙说完,略一停顿,目光转向侍立在侧的太子:“胤礽,你对你的这些弟弟们此次办差,有何看法啊?也说说。”

太子胤礽心中一凛接着躬身道:“汗阿玛,儿臣以为,几位弟弟此次奉旨办差,皆尽心竭力。为君父分忧,实乃我大清之福,儿臣亦感欣慰。但是......”

太子欲言又止。

康熙笑盈盈的脸上僵住了些,转头看向太子:“你接着说。”

“八弟与十三弟筹款最多,足见其能。然儿臣细思,山西绅商富户云集,感沐皇恩最深,踊跃输捐本在情理之中。

且数额巨大,其中……是否有地方官员为逢迎皇子,暗中施压、摊派之嫌?

此风断不可长,还需详查,以免伤及汗阿玛仁德之名。”

“至于四弟与十弟在江南,二百七十五万两虽不及八弟,然十弟所创盐引凭票,确如汗阿玛所言,别出心裁。

不过盐引乃国之专卖凭证,以此作抵向盐商‘借’银,虽解一时之急,然此例一开,盐引信用恐有折损。

且盐商借此凭票,未来兑盐之时,是否会挟功自重,讨价还价,甚至扰乱盐法?此中隐患,亦不可不察。

四弟身为兄长,协理此事,未能虑及此等深远,似有……思虑未周之处。”

太子这番“先扬后抑”、“指点江山”的言论一出,澹宁居内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康熙并未立刻发作,他沉默了片刻,没有接太子的话茬,而是对着李德全说道:“天津桂顺斋进上来的沙琪玛用的是真狗奶子,跟御膳房做的不一样,李德全,端上来,给几位大人尝尝。”

“嗻。”

康熙看着太子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他不再看太子,转而面向阶下三位重臣,声音恢复了之前的平稳:

“差事办完了,有功当赏,有过……也自有论断。”

“传朕旨意。”

“皇四子胤禛,公忠体国,勤勉任事,晋封为——雍郡王。”

“皇八子胤禩,筹款有功,心思缜密,晋封为——廉郡王。”

“皇十三子胤祥,勇毅果敢,实心用事,着封为——贝勒。”

康熙一口气封了三人,阶下佟国维、马齐心中稍定,总算八爷也得了郡王。

然而,康熙的声音并未停止:

“皇十子胤䄉!”

“朕观其前番所奏治理河工之‘竹骨堤’法,据下头呈上的折子详查,其法构思精妙,以竹筋铁网束石为基,极是坚固耐用,耗银反减,实为治河良策,功在千秋!”

“此番江南筹款,更创‘皇恩赈济盐引凭票’之奇策!既解国难,又不伤官民,保全朝廷体面,维系地方安稳,其智其行,深合朕心!”

“着即晋封为——敦亲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