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我靠呼吸就能赚钱 第12章 心眼儿

作者:壹碗手擀面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6-06 18:44:27
最新网址:www.biquw.cc

进入十一月,天气转凉的厉害。

树梢上的叶子平时还没发现,又好像一夜间枯黄了个干净似的。

方堃穿上梁英侠女士给他翻出来的自织毛衣,通体红,领口有点小,勒脖子,而且不能抬胳膊,不然咯吱窝容易扯个口子。

这毛衣御寒是真的有用,就是扎的慌。

“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你们那个许老师对你那么好,咱们也不能没有表示,这是玉米饼,里面掺了红糖,你带过去。”

方堃接过,一共十来个,里面还是放红糖的,从他老娘眼神里就知道是下了血本。

“娘,许老师上次问我咱们要不要红薯,她能搞到一袋。”

“一袋?”梁英侠先是惊讶,又疑惑道:“问这个干什么,不会还给咱吧,人家已经够照顾咱们的了,不能要不能要。”

方堃顿了顿,解释道:“又不是免费给,人家也是需要钱的,一袋红薯差不多二十来斤吧,你得给我五毛钱。”

村里马上要年终清工分了,粮食里小米,玉米,土豆为主,红薯这玩意儿贱归贱,可就是没有。

寻常烧一个打牙祭,或者炒菜,熬粥都是不错的选择,甜滋滋的比土豆受欢迎多了。

县城买红薯,也得粮票,但这不是方堃瞎诌的,许安雁真的问过要不要红薯。

虽然在正规粮店买,钱票二者缺一不可,可现在年关将至,老百姓为了过个好年,像是默许似的,在鸽子市场能自发的等价交换或者购买各自需要的物资。

许安雁告诉方堃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是相当吃惊的,毕竟前世今生两辈子都没有接触过,更不知道还有鸽子市场的存在。

梁英侠看着那十个红糖馅儿的玉米饼,犹豫道:“那行,能买到就买,买不到就算了,别让你老师为难。”

方堃原本还计划自己一个人进县城,可想了想,这次还是喊上了二哥方海。

带上应急的干粮,俩人一大早出村。

“方堃,你们老师那儿我就不去了,你那复习资料不是免费抄的么,上次那十块钱肯定没花出去,给你老哥匀点呗?”

方堃好笑的看着他:“进了城你可别乱来,这次进城主要任务不是抄复习资料,咱们要用十块钱,买些过年用的年货回去,我一个人抗不了,不然也不会喊你一起。”

“年货?光有钱还不行吧,咱们又没票。”

“这你别管了,步子快点。”

方堃没有做过多解释,紧赶慢赶往县城奔。

上午九点多进入县城,方堃先去许安雁家,把需要红薯的事儿提了一嘴,五毛钱交过去,又打听了打听鸽子市场在哪儿。

许安雁愣道:“你问这个干嘛?”

方堃挠了挠头:“我对这个鸽子市场挺好奇的,来的时候跟家里要了点钱,看看能不能买些糖果零嘴回去。”

“不行,这可不是开玩笑的,鸽子市场虽然默许存在,可仍有稽查委员会的人突击检查,万一被抓住,你让我怎么跟你父母交代。”

“老师,我买的东西也不多,见情况不对,还不会跑啊,就是瞎逛逛,也不会买多少东西。”

许安雁拒绝道:“不行,还是太危险,你想买什么告诉我,我替你跑一趟。”

方堃一脸无奈,奈何怎么说也不行,只能把二哥跟过来,想买些糖果和猪肉的事说了说。

喊方海过来打了个招呼,买物资的事儿许安雁交给了周正堂,俩人在家里吃着苹果干儿花生米,惬意的很。

方堃誊抄数学试题,这是他现在的薄弱点,文科强的发昏,可数学里的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平常压根就用不到,早还了回去,必须着重重新学习。

中午卡着点,许安雁进厨房做饭,一阵阵香味儿往外飘,方海彻底不淡定了。

“好香啊,还是城里好,人家做的体面工作,领着国家发的工资,顿顿白大米,想吃肉了就能去买,唉。”

“村里也不错,风大的时候,起码有喝不完的西北风。”

方堃说完,兄弟俩对视一眼,笑出了声。

赶在饭好之前,周正堂用自行车驮着两码带东西赶回来。

“这是一袋红薯,一袋白菜,红薯二十三斤,白菜二十一斤,白菜四分钱一斤,一共花了八毛四,红薯三分钱一斤,花了六毛九,不用票,所以比供销社里的贵了一分钱。”

说着,周正堂又从车篓子里拿出一包糖果和两斤猪肉。

“现在天还不太冷,你们别买太多,舍不得吃放着容易坏,等下了雪再多买些回去。”

在凭票的前提下,猪肉市场价六毛一斤,鸽子市场贵了一毛。

糖果一毛一斤,所有东西买下来,一共用了三块钱左右。

方堃再一次感叹这会儿的物价水平,十块钱后世吃碗面就没了,放到现在,你就是想破头皮一时半半会儿也花不出去。

中午饭仍就丰富,两荤一素,方海吃到最后直摆手够了够了。

吃罢饭消了消食,方堃下午不打算抄学习资料,东西先放在这里,借口四处逛逛兄弟俩跑了出去。

“弟,你这班主任真不错,是个好老师。”

方堃白了他一眼,吃顿饭就是好老师了,这要是给你相个对象,还不得直接滑跪过去认个亲戚。

俩人漫无目的的沿街溜达,方堃想找见那个鸽子市场在哪儿,可这玩意儿肯定不会明晃晃的挂个牌子,上面写上‘鸽子市场’四个大字。

逛了好一圈,方堃在街口注意到了一个中年人,掏出烟上前。

“同志,抽根烟?”

“有事?”中年人迟疑的没有接。

方堃手也没收回来,解释道:“我是周边乡下的,叫王明,家里面嫂子刚生孩子,得想办法买些鸡蛋奶粉回去,手里没奶粉票,听说有个什么鸽子市场,想跟您打听打听。”

“奥,不对啊,你嫂子生孩子,你哥不来买,你这个做弟弟的急什么。”

方堃嘴角一抽,指着不远处蹲着的方海:“那就是我哥,他正发愁呢,我是看您面善,一看就是好人所以过来试试运气,您抽烟您抽烟。”

说着,方堃把那根烟塞进烟盒里,大半包丰收牌香烟全部递过去。

中年人乐道:“够意思,鸽子市场是吧,你要问别人,他还真不一定说,谁让我这人心好呢,沿着这条路一直走,看见一条土路左拐,再走个十来分钟,哪儿人多就是你要找的地方了。”

“谢谢您,同志。”

回到方海身边,后者起身看了眼不远处:“聊什么呢,还不让我过去。”

“出门在外万事得留个心眼,从现在开始我叫王明,你叫王山,记住了没?”

“王...”方海见鬼的看向自家弟弟,他还以为自家老弟不是个记仇的,合着一直惦记着王明那孙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