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我靠呼吸就能赚钱 第11章 我想娶媳妇了

作者:壹碗手擀面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6-06 18:44:27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方堃慵懒的躺在高高的秸秆垛上,秋收结束,他们仍然有工分可以赚。

秸秆归拢,用锄头把茬子挖起来,一把火点燃,看着不要把林子点了,直至火势熄灭。

他们老家叫烧地,秸秆烧成灰覆盖在地里,也算是一层养料,有助于来年增产。

十月底,头顶的太阳已经没了灼热,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方堃闭眼假寐,看着显示框的额度达标,心里默念升级。

二十多天下来,物品栏已经升级到第六个,问号消失,显示出鸡蛋,方堃不悲不喜,虽然不解渴,但聊胜于无。

让他意外的是,突然蹦出一个每日大转盘。

转盘分十二份,多是谢谢惠顾的字样,只有上下两处标着神秘奖励,打了个问号。

看着抽奖次数为一,默念抽奖,转盘滚动,眼瞅着要落在神秘奖励上,可狗系统又不出意外的多挪了一点点。

“谢谢惠顾。”

方堃看着眼角一抽,这玩意儿还不是看这狗系统的意愿,不想给就直接点,搞什么谢谢惠顾,跟拼夕夕砍一刀一个尿性。

“方堃,别偷懒了,快点完活儿,今天晚上刘根家有大锅饭。”

“是啊,误了点,咱们可能连刷锅水都喝不上热乎的。”

说话的是方远山兄弟俩,烧地这种活儿又轻松又好玩儿,还能赚工分,当然是抢着来。

方堃抓了抓头,头皮痒归痒,万幸这几天再也见不到虱子了。

地皮点燃,方远山凑过来,掏出烟散给他一根,又把自己嘴里的凑过来。

方堃低头引着火星子猛抽两口点燃,好奇道:“哥,刘根的新媳妇是哪儿的,听说过没。”

“这我还真听我爹说过一嘴,北庄的,听说刘根他爹光彩礼就用了四百,还新打了一套家具,真阔气。”

方远明凑过来笑道:“能不阔气么,他家就他一个男丁,上面三个姐姐,听说最早有个大哥,不过小时候好像是饿死了,还是病死了,后面一连生了三个女儿,刘根刘根这名字可不就这么来的。”

“方堃,你那学习资料挺有用的,就是不知道我们能不能考上。”

“自信点,你难,大家都难,都在一个起跑线上,拼的就是现在的努力,还有考场上的临时发挥,外加一点点运气。”

七七年的高考,是唯一一次在冬季的高考,而且还是各省独自出卷。

方堃还记得后世看过的一组数据,这次高考报名参加的考生超过570万人,而录取人数只有可怜的27万人,录取率低至恐怖的5%

中断十一年的高考首次恢复,考生群体复杂,包括工人,农民工,知青,绝大多数人因为长期脱离学习环境,考的都是一塌糊涂。

方远山兄弟俩,上辈子一个去参了军,转业后竞选当了本村村长,一个在县里供销社工作,后面又转去了银行系统。

俩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多少年没碰过书本了,况且以前的水平本来就不怎么样,纯纯是凑热闹的。

方远山看着方堃:“我们哥俩估计够呛,你可得争点气,咱们老方家要是出个大学生,你绝对是能光宗耀祖的。”

方堃谦虚道:“别靠我啊,哥你和远明也不差,大家一起努力,说不准儿我没考上,你们俩考上了呢。”

方远山对这话明显很受用,跟实际情况可能不符,他们也知道自己几把刷子,可从方堃嘴里听到这句话,很让人受用。

搭着肩膀笑道:“你可是高中学历,脑子比我们好使多了。”

“......”

刘根家在村口第二排第四户,虽然没有亲戚关系,可同属一队,结婚这种大喜事,他们自然是能去吃饭的。

秸秆根儿麻溜烧完铺开,去另外的地头喊上二哥他们一起赶回家。

黄土屋还是那个黄土屋,哪怕结婚也没有后世那样张灯结彩,就是院当间的墙上,那个红纸裁剪的红双喜特别惹眼。

晚上不摆桌,明天结婚也不摆,七七年的现在,虽然大家也想气派气派,可奈何实力实在是不允许。

大锅饭今晚是谷子稠饭,里面加了两斤红薯,火还没灭掉,大锅前已经围的水泄不通了。

锅下的柴火被老头儿叼着烟抽掉,门口响了一挂百响的鞭炮,意味着正式开饭了。

方堃压根挤不进去,整个现场完全都是老婶子们争先恐后的往里挤,压根轮不到他。

也不用方堃他们挤,梁英侠女士已经拎着盆直接舀了一大盆,盆边还在往地上淌着谷粒。

“傻站着干啥呢,回家吃饭!”

方堃出门前又看了一眼,与其说是吃饭,还不如说是抢饭,这种景象,他已经多少年没见过了。

回到家,一人分了一碗,红薯少,母亲把大的那块儿给了自己,方堃又夹给了小妹。

“谢谢三哥。”

不等方堃说话,梁英侠抢先道:“你给她干啥,她碗里就有,今晚的红薯又绵又甜很好吃。”

“小妹喜欢吃就多吃点,我吃不惯。”

梁英侠白了自己儿子一眼,倒是方海顿了顿,把自己咬一半的红薯也夹给了小妹。

“平时老拿二哥跟老鼠比,这总能堵住你的嘴了吧?”

“谢谢二哥!”

小丫头笑的甜滋滋的,就是吃相不怎么好看,一家人低声笑出了声。

第二天刘根大婚,中午大米掺小米大锅饭,菜是烩菜,里面有豆腐粉条土豆块儿和猪肉。

亲戚邻居们抢的更厉害了,方堃不觉着有什么问题,反而觉着挺热闹,挺喜庆的。

千禧年之后,村里的年轻人绝大多数选择了外出务工,混的好的混的差的,最后都在县城贷款买了房子。

这也让村子越来越不复现在这样热闹的场景,而且一年比一年冷清。

方堃年轻那会儿考上了大学,自诩在外面见识了大城市,见识了花花世界,很长一段时间他是讨厌这个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的。

太破,太落后了。

尤其是秋天风一大,刮起的满天黄凤。

直到他岁数上来,跟着父亲大年初一一次又一次的祭祖烧香后,终于明白故乡为什么叫故乡了。

这是生他养他的根,走多远骨子里都是联系着的。

方堃喜欢这片土地,谈不上肉麻的爱的深沉,可如果以后有机会,或者自己混出点出息了,一定要回来做出点贡献。

新娘子很瘦,皮肤罕见的白嫩,加上那一双大眼像是会说话似的,一直让方海挪不开眼睛。

“弟,我想娶媳妇了。”

“娶呗,我也想,我还想坐火箭去月亮上娶嫦娥当老婆呢。”

方海看着他:“你这嘴越来越损了,以前怎么没有发现。”

“......”

“弟,月亮上真的有嫦娥?”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