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在盛唐 第35章 守株待兔

作者:戈云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12 01:05:56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方案既定,主者施行。

在这项工程之中,实际上任务量最重、面临困难最多的官署乃是万年县。

入秋之后本来就是农忙时节,依照本朝惯例十月一日又要开始征收赋税,所以说此时万年县廨一边在劝课农桑、一边正在焦头烂额厘定居民户籍。

当此之时、万年县大规模征调青壮民夫上番劳役显然是不合适的,也就是县尉高集乃是熟人,想办法将县域范围内的囚徒、赘婿和氓流集结起来,再佐以少量民夫、纤夫,开赴漕运码头左近开辟了大营。

其中的困难辛苦不必赘述,至少长安县这几日治安情况便急转直下、因为万年县的氓流一半都跑过了朱雀大街。

反而少府和户部,一个打造器械、一个拨付钱粮,都轻松许多。

各方准备就绪,在官方打捞漕运码头沉船的日子,成千上万的长安百姓扶老携幼来到河流两岸,占据了每一处制高位置、观看这前所未见的浩大工程。

何止是前所未见、简直闻所未闻,绝大多数百姓们见不到铁甲大军摧毁城池、见不到大唐的铁骑踏破山河。

目所能及往往只是一柄锄头、一把柴刀,辛苦劳作、请求上天赐予食物,如今却知道,原来人的力量可以战胜天地、沉没的船只也可以打捞。

当阳光普照大地、码头岸边一声重鼓捶响,万年县劳役大营的队伍开始向岸边汇集,众多差役往来呼喝、将劳役分为众多小队,其中一半留在码头一侧、一半被渡船送往对岸。

开始了,百姓们举目眺望,这才发现沉船河段两岸不知何时搭建起了高耸的望楼,河滩泥土之中都砸进了上百根粗长木桩,又有许多牛马车辆正在木桩后侧按队编组,更有密密麻麻的大小船只、或游弋在河面或停靠于码头。

车船鼎沸又井然有序,庞大规整、一切有着天然的感染和慑服力。

但这才哪到哪啊,忽然之间、由远及近扬起一片片起起伏伏的惊讶呼喊声音,好奇的百姓顺着旁人目光向上游望去。

只见禁苑水门之内、有个巨大物什正沿漕渠顺流而下,至三河交汇之处、又被船只拖曳着拐入纲船倾覆区域。

百姓们按按眼睛、踮起脚尖,待那物什又近了点,终于看得清楚。

那是一座巨大的方形木框啊,哦、说是浮动的木坞更加合适:

长宽皆十数丈的方形木梁搭建在浮船之上,宽广到哪怕在河面上仍然如盖一样,浮船四周又固定有无数鼓鼓囊囊的羊皮气筏,使得木坞在十数条舟船牵引操控下能够在浪头跳跃前行。

咚隆一声、岸上重鼓再次发出信号,河道两岸的人们又是一片惊呼。

原来随着鼓声落下、那两岸望楼上有赤旗左右摇晃,拖曳木坞的十数条舟船纷纷抛下沉重石锚,游弋在下游的船只也在此时迎到木坞前方,用撑杆、甚至用船身顶在木坞之上,奋力摇桨。

前后巨大的作用力下,木坞发出咯吱嘎吱的声响,间或有羊皮浮筏被积压破碎、阵阵如爆炸一般。

岸上鼓声愈发高亢、群众呼喊声浪跌宕,当又有数队船舶从两侧挂上缆绳、一同发力之后,那巨大的木坞终于被刹停在河面之上。

桨声幽轧、云帆星星点点,浊波浩浩东倾、神浪狂飙。

呼…千百群众长疏口气,那声势也惊的山野间虫鸟飞鸣。

在此之后,众多少府工匠乘船登上木坞,方形框架的四角被插上彩色旗帜、作为醒目校准用途,侧面船舶牵引着缆绳往两岸开去,河岸上一队队的劳役已经准备就绪,只等船舶靠岸便去将缆绳拉起固定在先前打好的木桩之上。

固定缆绳的工作持续了整整一日,这个过程看似平谈无奇、但每一根从河中拉出的绳索重逾万斤,皆需要劳役和牛马竭尽全力、方才能够完成。

当夜平安,辛云京带领金吾卫戒备整晚、一无所获。

次日一早、更加人山人海的群众在城门开启后便蜂拥而来,发现浮动木坞的两侧已经搭建起了延伸出的平台。

经验丰富的少府水鬼们以此为根据,携带着绳索一次又一次的潜入水底,将一根又一根的缆绳固定在倾覆纲船的不同位置,前后左右各达数十条之多。

也多亏这纲船沉没时间不久、基本结构强度仍在,若是长时间浸泡导致骨架腐朽、那以此时技术就彻底无能为力。

水鬼们工作结束,水面和岸上又用了下半日时间做后续布置。

主要是将缆绳沿着左右及下游方向展开,左右牵至岸上、每一根皆固定在擅长负重的牛车尾端,下游方向固定在船舶之上、届时船只起锚就可以利用水流力量拖拽。

再次入夜,这一晚李笃带领另一队金吾卫值守,同样无事发生。

第三日、是正式打捞的日子,热情的群众一如既往,左近适合观看的位置甚至搭起了片片竹棚、向百姓售卖座位饮食。

只见河滩撤营、除望楼鼓号之外一切无关物件都从河岸被清理干净,一队队劳役在差役引导下开往一辆辆已经整备妥当的牛车,只等一声令下就要奋力向前。

三条河道已经完全封闭、往来商船民船皆被拦停在数里开外,木坞左近有小船巡视、下游拖拽船只正在备桨整帆。

当各处旗帜飘扬、表示全部就绪之后,水鬼再次入水做最后的检查确认,随后撤离木坞。

隆隆鼓声隔河回荡,各队牛车用作收发信息的号旗落下,山河之间震天动地的号子声忽然响起,那声浪层层叠叠、冲入天际。

地面,一队队劳役配合着所属牛车、沿着地面上规划好的线路抬步向前,每一步皆有负责指挥的差役挥臂与鼓声遥相呼应。

河上,下游的船只上有船工挥起铁斧斩断锚链、杨起船帆,桨叶起起落落,无数缆绳瞬间从河水之中捞出、进而绷的笔直,仅仅那绳上弹飞的水便形成一层薄雾、久久方才消散。

能成功吗?

按说是可以的,虽说没有使用滑轮、也没有后世那种先沉进水底再充气的打捞技术,但看看眼前天地皆同力,为何不成?

两岸号子声愈发响亮、鼓声震耳欲聋!

劳役们的脚在河滩上踩出一个个深陷的坑,强壮无比的蛮牛咆哮着迈动四蹄,水面上挂满帆的船只桨叶在河中搅出朵朵漩涡。

方框的浮动木坞一半已经沉至水下,嘎吱嘎吱刺耳的木材变形声音哪怕岸上都能听的清清楚楚。

咚!咚!鼓声改为声声重锤,嘿!嘿!劳役们拉拽着绳索、驱赶着牛车倾尽全力。

终于,人们于无声中仿佛能听到河底深处那泥沙撕裂、河水滚滚涌入的雷鸣之声,沉船出泥!河水由上而下的压力瞬间消失,肉眼可见的各支队伍向前长长一跃,欢呼声响彻两岸。

这便成了?这竟然真的成了!寻常百姓们自此向前追溯一生、何曾见识过族群迸发出如此巨大的能量,使沉船重见日月、这是何等伟岸的事情。

只是、那是什么?

总有眼尖的人儿、又指着浐水上游方向,大伙放眼望去,还看不见河面有甚么异常、却见那些原本在上游游弋的快船正疯也似的聚拢,那些船上有旗子在来回摇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