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际遇怎么就奇幻至此,不久之前还是高集半夜将李笃带进县廨监舍院内、参观仵作周季开膛破肚,数日之后,彼时的在场人物如周季身死、独孤阔如负伤,高县尉心灰意冷、武敬不知所踪。
对了,独孤阔如被他嫡母信成公主亲手送进了大牢、让人唏嘘不已。
“独孤家祖传的弃车保帅,如今被人抛弃不足为奇。”
辛云京虽然也是功勋后代、走的却是武将建功的成长道路,颇看不起那些传承一两百年的老牌纨绔。
只是这话听得李笃别扭不已,论颓废荒诞如今谁比得过李家?总感觉辛云京是不满伪装受伤却被自己戳穿、在指桑骂槐。
不过知道皇帝态度的李笃不准备去救独孤阔如,凭什么只有自己遭受宦官毒手?信成公主此番大概率是站错了队,年轻人吃点苦没什么不好、事后搞不好因祸得福。
只可惜周仵作死了、清禅寺老胡逃了,如今空知道有贼人混进了皇宫、却始终没办法确定目标是谁。
辛云京提出建议:“清禅寺知客僧招供、恒定王孙昨日才去见过老胡,不如把武氏抓来、想必一审便知。”
看来金吾卫有武敬的消息,李笃无所谓白一眼:“好啊,你去。”
辛云京讪讪笑笑,武氏乃周朝帝宗,则天顺圣皇后之后世上每一个武姓人的生死都敏感无比、牵扯着帝国政局。
武敬可以抓、可以审,但没有人愿意由自己动手、平白无故陷进漩涡之中。
这件事需要另想办法,于是李笃的心思还是放回到按照皇帝的指示,撮合太子与寿王两方在千秋节时“兄弟齐心、和睦一家”。
兄弟齐心、重在平衡,牛仙童一个皇宫内常侍、不顾皇帝安危去替太子做事,他不死谁死?
首先便是审讯押解高集的中官、拿到牛仙童妄杀官员的口供,身份对调之快,让中官各个面如死灰、告饶不休。
这件差事便交给悠悠醒来的高集:
“人生在世若不能快意恩仇、如何称得大丈夫?高少府就算想要退隐江湖、报仇雪恨之后再挂印离去不迟。”
太极宫前。
内常侍牛仙童带领信成公主前来请罪,过外殿时尚且畅通无阻、至两仪门处却发现更换了当值中官,内常侍执掌内侍省日常事务、如此调动自己居然不清楚?
牛仙童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借口进宫通禀,让信成公主原地等候、自己先行离开,至无人处便拔足狂奔至内侍省中:今日当值、乃是高公还是杨公?
此处杨公是指知内侍省的杨思勖,军功赫赫、皇帝宠信尚在高力士之上,只是年齿过高少问俗物。
一名宦官上前答话:“回牛常侍,都不在。”
“那某便进宫求见陛下。”
“陛下是想见就能见的?”
牛仙童本已跨出几步、闻言愕然回首,仔细打量几息眼前的人物、微微点头:“边令城、某倒是小看你了。”
那宦官轻轻躬着身,眼睛却向上翻起、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多谢常侍夸赞。”
牛仙童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内侍省、离开宫城一刻不停直奔长安县廨。
“听说宁大王家十一郎正四处寻找常侍,竟还有空前来寻我。”
长安城中藏不住任何秘密、转瞬之间牛仙童失势已人尽皆知,长安令韦坚倒是不避讳,甚至在见面之后还饶有兴致调侃一句。
牛仙童神色闪过一丝阴霾、冷冷看向韦坚:“某与他的恩怨随后再算,你韦家给某多少钱财、某桩桩件件记录在册,某若获罪被诛、你亦难逃追究。”
“皇帝冷酷、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责某罪某、实则忌惮太子势力渐成,某不过是代汝受过。”
“且你长安县刻意隐瞒永安渠道中死者身份、不就是想要坐山观虎斗?”
韦坚惊讶开口:“牛常侍居然想要利用宫中刺客?当真是好胆色。”
“某忠心耿耿、空有赤诚心肝,唯独投之亡地然后存、置之死地而后生,如若事成、太子休要忘记我的功劳!”
“如果事败、某自会提前了断!”
沉思良久、韦坚终于动心,刺客本就与自己无关、就算事情失败也不必担心遭受牵连,至于长安县隐瞒证据的事、自然可以推咎于死去的仵作。
韦坚取出一份文牍、摊开摆在桌面之上,牛仙童伸手来取、却被韦坚制止:“常侍只能看,在下阅后即焚。”
“备下如此文牍、分明早有图谋,婊子立牌坊、还不如某等寺人痛快。”
虽然如此说、牛仙童却也只能照做,看过之后记进心里、便告辞返回太极宫,信成公主尚且在那里等候,随信成公主进宫之后、便能寻到机会与刺客进行联络。
牛仙童虽然轻车简从、但行迹依然被金吾卫掌握,牛仙童离开长安县廨之后,在不远处辛云京便问李笃:“抓不抓?”
牛仙童显然与长安令韦坚有什么图谋。
至于抓不抓,这其实取决于李笃是想让事情到此为止、还是想要更进一步,譬如在长安县廨门前抓了牛仙童,虽然形同羞辱、但大概率并无实证。
而若是不抓,说明李笃有打算深入追查、挖出牛仙童图谋的内幕。
辛云京便不赞成过于激进:“韦县令可是太子妃的亲兄。”
太子妃什么的尚且好说,寿王与太子恩怨深厚、谁还在意对方老婆?别看本朝屡屡见到女主当国、那是个别强悍女人带给世人的错觉,实际上是女人如衣服,常常被抢掠如牛羊、弃之如敝履。
重要的是韦坚他姓韦啊。
之前曾说武氏敏感、政治影响力深厚,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韦氏,自高宗皇帝朝以来、李武韦杨交错联姻,那韦氏当真是让人忌惮不已。
沉思片刻、李笃还是决定命金吾卫派人暗暗跟踪,依照李笃本心,快意恩仇弄死牛仙童便足够了、犯不着去招惹是非,但皇帝说了太子和寿王要平衡,李笃便必须考虑皇帝的要求。
在寿王妃马上要被收进后宫的大前提下,便不能放任太子妃的家人太过于逍遥。
下定决心、李笃便将这事交给辛云京操办,越是捋士家大族虎须、越能体现出左骁卫大将军之子的价值和英武。
至于李笃则向万年县廨赶去,彼处方才传来消息:有一名法号明悟的和尚、自称乃是清禅寺知客僧的师傅,愿意与李笃交换一些情报、换回知客僧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