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公,世子有文自嘉兴来,请赏有功文武,并请准拢流民以兼屯田营,垦荒田以充军资,卿等以为如何?”
德寿殿中,朱常淓与黄道周、高弘图、姜曰广、刘宗周四人商议朱由梓的来文。
黄道周最先说话,听到朱由梓又收复了嘉兴,感慨道:“世子殿下果聪慧有武略,不过旬月便连复松江、苏州、嘉兴三府,大明复兴有望,监国之幸啊。”
高弘图虽然是在朱由梓走之后才入杭州内阁,但这些日子江左不断传来捷报,也让他对这个素未蒙面的世子爷颇有好感,称赞道:
“昔日成祖时,永乐皇帝在立嗣问题上问大学士解缙,立仁宗还是立汉王,解缙只以三字解之,曰:‘好圣孙’。”
“于是民间有好圣孙可旺大明三代之语。”
“今世子提六兵以赴国难,恢江左三府之地,肃清三府吏治,任贤名之士,能文能武,可称得上‘麒麟子’,监国有此麒麟子,大明中兴有望。”
姜曰广虽少言,却也看好朱由梓。
向来以苛刻闻名的刘宗周突然出来说话道:“殿下,臣以为可令世子总领兵事,统一指挥,以世子殿下为主,要求朱大典、王之仁、郑鸿逵、方国安等部全力配合,务必全歼塘栖博洛部,以恢弘我大明士气。”
“臣早有上疏,言及兵事,重藩屏以资弹压。”
“早先江北四镇尾大不掉,便在于用人不明,若以世子宗亲为藩,可镇地方也。”
朱常淓一直不愿意听刘宗周说话,今日却觉得对方也不是那么刻薄嘛,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只不过说什么以宗亲出镇地方,倒是万万不可。
“刘卿所言不错,凡兵胜,必以统一号令为先,令出多门,兵必败。”
朱常淓先是定下基调,然后让几位重臣商量该加何官衔以便统一号令。
黄道周几人商量后,一致认为可以加授朱由梓兵部尚书衔,节制朱、王、郑、方诸部兵。
至于对待朱由梓呈上来的推荐苏、松、嘉三府知府的任命文书,以及夏允彝、陈子龙等人的晋升文书,黄道周、高弘图几人都认为可行。
这些人资历虽浅薄,但毕竟是有名声在身的士大夫,特别是陈子龙、夏允彝作为东林之后的后起之秀,创办几社,黄道周等人十分乐意做这种顺水人情。
这也就是朱由梓,作为监国独子,且行事颇为果敢,若是其余什么人,绝不会如此轻松通过这些人事任命。
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概莫如是。
解决完朱由梓报上来的任命名单,朱常淓又转向户部尚书张秉贞询问道:“今年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几地的赋税,以及各地的盐税还未送解入京吗?”
现如今五六万明军在杭州聚集,人吃马嚼的,样样都要钱,而除了江西、福建、两广四个省的赋税有可能解送杭州,其余几省由于长江水道被清军占据,实在无法送到杭州。
最终决定留在本地,由当地最高官员用以募兵抗清。
再加上随着中枢各部官员补充完整,许多从南京跑掉的官员也带着官印重新上班,光是每月官员的工资,都需要耗费大量的钱粮。
张秉贞拱手回道:“回殿下,自清军拿下南昌、吉安后,江西各府畏惧清兵攻势,争先向清虏递交降表,仅广信一府因为张督臣领金衢兵及时进抵,才没有让广信知府献城降清成功。”
“根据张督臣传回来的消息,江西全境除广信外,独赣州、南安两府因为赣州巡抚未降,其余十府都已向南昌清军递交降表。”
“及后听闻监国在杭州举兵,抗击清兵,益王府内的永宁王招降峒贼张安,收复抚州、建昌二府,又有南赣巡抚李永茂,持守南安、赣州二府,与永宁王、张督臣连成一线,将清兵挡在鄱阳湖一带。”
“因此江西赋税多被阻于路上,且多用于本省义军。”
“至于广东广西两省,因为路途遥远,且南京失陷的消息让负责押送赋税钱粮的官员迷惑,加之江西河道被清虏断绝,故而押送船队一直停留在广州韶州府。”
“前些日子户部才重新发文、规划北上路线,命其运往广州,走海路沿着海岸线北上,估摸要一两个月的功夫才能抵达杭州。”
见张秉贞漏掉福建,朱常淓微微皱眉,问道:“江西兵灾,两广路远,都情有可原,福建呢?”
张秉贞犹豫片刻,还是决定说实话,“福建巡抚上书言,总镇郑芝龙以沿海倭寇尚未肃清,朝廷未拨付今年军饷为由,截留了福建今年的赋税。”
朱常淓从来是一个温和的人,这次是真的动怒了,站起身大声道:
“之前孤下诏勤王,他郑芝龙推脱不至,如今又截留朝廷赋税,他想干什么,割地自雄吗?还以为自己是海盗吗?”
朱常淓也是被逼急了,杭州行在不是南京小朝廷,没了福建还有江西、湖广、云贵、两广等半个天下的赋税在手,肥得流油,为了拉拢这支郑氏强兵,可以默许其在福建割据。
如今南京库藏全为清军所掠,自己的潞王府虽然富可敌国,但那是自己父亲老潞王一辈子的积蓄,以及自己用性命从卫辉府抢出来的。
仅凭浙江一地,加上被朱由梓收复的江左三府之地,还养不起上十万的大军。
没有十万大军,怎么抵抗清军南下?
面对朱常淓的动怒,张秉贞没有丝毫办法。
他这个户部尚书本就是个门外汉,自己也就是个中庸之人,让他治理一府之地尚可,让他开源节流,增加国库收入,那是万万不行的。
如今他能够用几天的时间厘清楚户部的运作,且联系上停留在韶州的贡赋,并给出改换运输路线的建议,已经是他用尽了全部力气。
也就是看朱常淓父子是真心为国,不像弘光帝朱由崧那样,只想着横征暴敛、吃喝玩乐,有点志气,没有放弃杭州,大明还有点复兴的希望,他张秉贞早就在博洛南下杭州之前,和陈洪范联络,投清了个屁了。
毕竟能够有做人的机会,谁还愿意做狗呢?
“咳咳。”黄道周轻咳两声,出来打破僵局道,“殿下勿要动怒,郑芝龙割据福建早有预兆,之前弘光皇帝为了或许郑鸿逵这一支兵马,不得不册封其为南安伯,福建总镇,负责福建全省的抗清军务。”
“如今清兵才是朝廷的大敌,就连顺军也可暂时联合,郑芝龙所部兵众,其麾下水师更是威名远扬,臣还是以为对其宜抚不宜剿。以免其与其交恶,将其逼向北边,与清军联系,从背后与清虏前后夹击。”
沉默良久的姜曰广提议道:“反正福建赋税已经一两年都没见到了,不如直接放弃,以换取两广赋税取道福建,并请其加派兵马援杭。”
高弘图也认为暂时忍耐为好。
朱常淓恨恨道:“如鲠在喉,如鲠在喉啊。唉,如今也只好如此。”
小朝会结束,杭州行在向外发布了数封命令。
其中发往嘉兴朱由梓处的公文自不必说。
为了整合江西的抗清力量,杭州决定任命张国维为督师,总督江西军务,兼理粮饷,节制抚州永宁王、赣州李永茂两部,共同抗清。
同时,杭州派出使者晋升南安伯郑芝龙为南安侯,挂镇南将军印,福建抗倭大使,兼理粮饷,并强制要求其半个月内,派出一支不少于一万人的勤王军,往杭州听用,领兵将领由朝廷授予总兵官职,该部军饷由朝廷拨付。
同时,使者交付给郑芝龙监国密信,信中朱常淓表示不再追究其扣留福建赋税一事,但要求郑芝龙必须要肃清福建沿海水域。
派水师护送两广赋税入杭,若两广赋税在福建境内出事情,杭州朝廷哪怕放着清军不打,也要挥军南下,剿灭他郑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