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子爵到澳洲总督 第68章 ·前往悉尼

作者:永旭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2 20:24:46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在巩固了对昆士兰的掌控后,西奥多就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议题:澳大利亚的联邦化运动。

纵观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澳洲社会,联邦化运动的进程主要由两条运行轨迹平行构成:

一是在澳大利亚与英国之间,六个澳洲殖民地与母国的关系逐渐由纵向的隶属转变为横向的平等,“澳洲自治”的内涵不断深化,日益展现出追求“自主”乃至最终“独立”的演变趋势,因此,“澳大利亚人”概念渐渐明确地彰显为独立国家的公民。

二是在各地的澳大利亚公民之间,利益的趋同性增加导致澳洲认同感增强,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逐渐发生连锁性变化。

澳洲社会从分散走向统一,由合作走向联合。澳大利亚民族认同日益增强,构建独立民族国家的愿景呼之欲出。

简言之,在这一时期,联邦运动成为关键驱动力,推动着澳英关系的离心力与澳洲内部凝聚力的同步增强。

这也解释了为何此次英国政府对维多利亚州的批评训斥,会激起如此激烈的反抗,澳大利亚人不愿忍受母国对自己的蔑视态度,如此高高在上的训斥和惩戒在上层精英的推波助澜下,瞬间点燃了维多利亚州的公众情绪。

不仅如此,维多利亚当局和社会各界开始在全澳范围内寻求声援,并如预期般获得了积极响应。

就连西奥多主政的昆士兰政府也不得不公开表态,表明英国政府此举确实伤害了殖民地的情感,昆士兰对此表示同情和愤慨。

但这不符合西奥多的利益,维多利亚州觉得英国的批评伤害了他们的感情。

但这情形,好似“责人则明,恕己则昏”,维多利亚州似乎忘了自己对待其他殖民地时那居高临下的姿态。

况且,若英国在此事上对维多利亚州让步,对昆士兰绝非利好。

历史上,维多利亚州与昆士兰州曾存在领土争端。若维多利亚仅凭抗议就能获得昆士兰出钱出力才换来的特权,必将加剧两州对立,更可能引发其他殖民地的效仿浪潮——这足以令西奥多头疼不已。

未来澳洲的联邦化运动绝不能由维多利亚州主导。昆士兰与新南威尔士州才是运动的中坚力量,若这“未来”不由他西奥多主导,那“未来”又有何意义?

为解决维多利亚州的风波,西奥多同时以昆士兰政府官方及个人名义,向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和布坎南家族发去电报,告知将亲赴悉尼商议要务。

九月初的悉尼港已经带上了初春的绿色,相比于布里斯班港,悉尼港显然更大气和开放。

著名的悉尼歌剧院还尚未动工,此时悉尼港繁忙的景象,倒与旧金山港颇有几分神似。

刚一下船,尤里那头耀眼的红发便映入眼帘,他身旁站着挥手致意的威廉·布坎南,身后是肃立的护卫和等候的马车,接船区域显然经过清场,形成了一片空旷的地带。

西奥多一行人下船后,尤里瞬间扑了上来,“你才来新南威尔士州看我,我一直想去昆士兰来着,但是父亲总说你现在肯定忙。”

西奥多笑着接住扑来的尤里,“确实忙,但这不是一得空就来看你了?”旋即转向威廉·布坎南,亲切问候道:“威廉舅舅,好久不见,身体可好?”

“你小子!”威廉·布坎南依旧是那身骑装,“好得很,之前还收拾了一群不长眼的东西。”

说着眼睛微微眯起,“倒是你,来到昆士兰以后从来没消停过。”顿了顿还是赞叹道“不过是真牛啊!谁能想到一个来到昆士兰不到两年的土地专员能把昆士兰拿下!”

“这次过来也是想带小尤里去昆士兰任职,什么职位都随便选!”西奥多亲密的揽过尤里,像是在逗弄那只从莫顿湾带回来的小考拉一般。

尤里惊讶地睁大眼睛,威廉也明显愣了一下,但他很快接受了这份提议:“去昆士兰也挺好,布坎南家最近一直被总督猜忌。”

西奥多微微皱眉,问道:“怎么回事?”突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问道:“不会是因为我吧?”

威廉也并未瞒他,“是有点关系,但你在昆士兰的政变也只是一个借口罢了。”说着招呼西奥多上了马车,“先别聊了,去庄园再说。”

布坎南庄园的风格与考珀庄园类似,使得西奥多倍感亲切。

尤里的母亲对待西奥多很是热情,她是一个很温柔的英国妇人,据说是麦克唐纳家族的成员,准备晚宴时也提前问过了兰德等家臣的口味,在细节处非常体贴周到。

晚宴也并不只是尤里和威廉几人,布坎南家人丁兴旺,不少旁支专门跑来和西奥多在晚宴上联络感情和交换利益,西奥多也不得不应酬,反而显得有些像是普通的晚宴聚会,而不是家宴。

应付完了基本不怎么认识的亲戚,在晚宴过后的会议室内,西奥多、尤里和威廉在会议室内聊着近况,数盏灯火使得会议室亮如白昼。

“我是真没想到这件事会闹到现在的地步,还是我带的头。”西奥多非常无奈。

天知道最开始他只是想在埃及和运河方面插一下手,再刷一下英国方面的好感,谁知道最后会出这么多的幺蛾子。

威廉不由得有些失笑,“维多利亚州那群人倒也不都是葛朗台,不过是想摆脱伦敦的金融钳制,这次正好借题发挥,再说谁都知道昆士兰得到那么多奖励是因为被树立成模范,你看看可怜的印度,又出钱又出人,结果功劳倒是没有多少。”

“咳咳。”西奥多有些不自在:“要不说人家是大英帝国的明珠呢,而且我觉得帝国最近的重点逐渐转向了远东和印度,对咱们的态度似乎有些可有可无的感觉......”

威廉对他的感觉表示了肯定:“你没感觉错,新南威尔士州也因为帝国的态度变得很游移不定,此次维多利亚州的反应如此激烈也是想要试探英国的态度。”

自北美独立战争后,为了维护英帝国的完整与殖民地社会的现状,英国一直为避免重蹈北美覆辙而不断调整其殖民政策。

白厅的态度一直随着党派的变化而略有改变,一般来说以迪斯雷利为首的保守党对待殖民地的态度是强硬的,而自由党尽量以务实的态度与温和的策略来应对殖民地社会的变化,在积极引导的同时,‘表面上’尊重与顺应当地民众的意愿与选择。

1838年为平息上、下加拿大起义而提出的《达勒姆报告》就是英国的“自由帝国政策”原则的体现。

“恐怕维多利亚州有意谋求自治领的地位了。”威廉抽了一口雪茄,不置可否的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