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亚历山大正式实行军事管制,街上不时有英国军人经过,一旦看到哪里有问题就是一发子弹送他们去见真主。
作为昆士兰补给船的船长,山姆在英军占领亚历山大后行动自由,甚至因为用补给品“打点”得当,深受中下层军官和士兵的欢迎。
山姆在亚历山大已被英军控制的电报站与西奥多沟通,征求了他的意见后,在亚历山大以“防止瘟疫扩散”为名义建立了多处救济站和模范占领区,又以“学术考察”的名义在法洛斯灯塔等地进行文物勘探工作。
英军对山姆一行人在亚历山大的活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他们被视为“自己人”。
况且这种事他们也都在做,亚历山大内家家门户紧闭,却也挡不住英军破门而入的劫掠。
而亚历山大上层的埃及权贵们,在英国昨日的狂轰滥炸下早已举起了白旗,他们甚至主动献上了阿拉比的军力部署和城市布局等关键情报。
山姆的文物勘探是真的,但也不完全是为了文物。
他已经从西奥多那里得到了消息,英国已经向埃及增兵,法国毫无反应,英国的舆论整体还是偏向于政府的,而埃及的宗主国奥斯曼土耳其只是象征性的抗议,就再无后文。
祖国党的领袖阿拉比,正在调集兵力在亚历山大港西南部的瓦尔村构成防线并试图反击,但山姆从军中得知,英军的支援部队打算从苏伊士运河的塞得港登陆,并向南切断埃及军队的补给线。
既然埃及被英国占领已成定局,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在这时,在埃及人对英军如此仇恨的当下,树立一个“昆士兰同情者”的形象就很有必要了。
咱们可都是被大英压迫的存在,同病相怜啊,你们没看到我们还得跨过印度洋给他们送补给么,至于因此获得的便利和大英帝国对自治权的放宽……反正他们也不知道。
山姆在模范占领区中设立施粥站和简易诊所,条件只是平民们维持秩序和举报“暴力分子”。
但是效果并不好,埃及人显然并不吃这种打一棍子给一颗甜枣的训狗方式,他们表面顺从,但是亚历山大港西南部每天都能抓到试图投奔阿拉比,以及为他传递情报的平民。
监狱中的“反英分子”日渐增多,甚至许多平民都没有被送到这里,而是直接被原地枪决了。
山姆的同情心,也在渐渐冷却。最初提议建立模范区和救济站,的确是出于对埃及人民的怜悯。
然而,即便知道他是昆士兰的代理人,当地平民的反应也仅是态度略有松动,这都在山姆的意料中。
但一个平民刚领完粥食,转身竟掏出刀砍向他——这种行径彻底寒了他的心。
自那以后,他再也难以对这些人产生丝毫的同情。
讽刺的是,当面对随时持枪的英国军人,埃及平民至少在表面上展现出了服从和尊重。
亚历山大的一处监狱处,几百名“反英分子”被关在其中,山姆推开监狱的铁门,身后的狱卒殷勤的跟在他的身后。
“卡里姆,去吧,找一下你的妹妹。”山姆身着白色的亚麻衬衫,低头对面前的小男孩说道。
“是,先生。”小男孩低头,他小跑着进入了监狱内部,寻找着他妹妹的身影。
“希琳,希琳!”他压着声音呼唤着,不断的在监狱中来回跑着,很快他在一个角落看见了他昏迷的妹妹。
他无法,只得在山姆身前跪了下来,“先生,先生,我妹妹在那,您救救她,我什么都愿意做,您救救她好不好?”泪水在他的眼中打转。
山姆对一旁的狱卒微微示意,狱卒打开了监狱的门,将希琳拖了出来,男孩有些心疼,但却不敢多说,他见过和英国士兵争执起来的老人被一枪打死,可是先生......他心事重重的望向山姆。
山姆挥了挥手,身后就有护卫接过了希琳,将她抱了起来。
回到救济站,希琳得到了救助,但实际上她只是被饿晕的。
在英国炮轰亚历山大港后,英军拉拢上层,对他们做出了许多的许诺,但是却故意大加封赏了科普特人,并将几名穆斯林信徒驱逐出政府中心,他们放出流言,称科普特人作为英军的内贼,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英军此举意图激化埃及的民族矛盾,事实证明这一招非常有用,埃及的信众奈何不了英军,就将对英国军队的情绪发泄在科普特人的身上。
这下子亚历山大的科普特人遭了殃,亚历山大的科普特聚居区“巴哈里亚”在穆斯林群众的愤怒下沦为废墟。
而英国的巡逻队则叼着烟卷,在一旁冷眼旁观,甚至粗暴地推开试图阻拦的老人,任由科普特的教堂沦为火海,无数的科普特人在暴力与恐惧中挣扎
如刚刚的卡里姆兄妹就是科普特人,是备受欺凌的本地群体。
科普特人是埃及本土的基督教群体,哪怕在阿拉伯征服埃及后逐渐伊斯兰化,但教会还是保留了许多的传统,比如科普特语和严格的宗教仪式,他们的人数占据埃及的10%。
但这个群体长期受穆斯林社会的偏见,认为他们是“非纯正的埃及人”,常常怀疑他们会投向西方殖民者的怀抱。
科普特人长期在红海、地中海贸易中扮演中介角色,精通多语言商业谈判,且因宗教身份与欧洲基督徒有天然联系,便于构建跨国商业网络,因此许多人较为富有。
这也是底层的穆斯林群体嫉妒心理的体现。
但山姆并没有在一开始就帮助他们,甚至于流言的背后也有他的暗中推动。
他静静地看着事态的发展,只是隐隐约约的透露出对他救助埃及人还被刺杀的寒心,以及对科普特人的同情。
直到有一天,一对夫妻抱着孩子,在一群穆斯林的追逐下仓皇闯入了山姆的住所。山姆下令驱散追兵,随后便无视了夫妻的感谢,径直回了屋。
当第二天看到那对科普特夫妻留下的信件,山姆明白,他等待的契机终于出现了。
很快,一个消息在科普特人中悄然传开:昆士兰的代理人山姆先生似乎对他们的遭遇深表同情,愿意提供帮助。
但同时也有传言说,这位先生曾在施粥时遭遇穆斯林刺杀,因此对埃及人——尤其是穆斯林群体心存芥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