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子爵到澳洲总督 第59章 ·泡沫后的盛宴

作者:永旭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18 21:06:31
最新网址:www.biquw.cc

与此同时,卢恩也并没有闲着。他被派遣到巴黎,确实是为了收集人才和发展电力产业。

但当蛋糕摆在考珀工业公司眼前,作为负责人的他,自然不会任由利益从嘴边溜走。

巴黎的证券交易所是欧洲金融的心脏,在1882年正经历疯狂的投机,银行家门在交易大厅操纵着铁路,矿业的股票,如勒阿弗尔铁路的股票价格飙升了400%,繁荣的股市泡沫催生出了无数一夜暴富的神话。

卢恩自然也加入了这场盛宴当中,与普通的投机者不同,考珀工业公司作为西奥多伯爵的公司,自然得到了普通人得不到的内幕。

伦敦的考珀家传来消息,帮助卢恩和西奥多更透彻的了解这场虚假繁荣。

在1871年的普法战争后,法国向德国支付了50亿法郎(约2亿英镑)的天价赔款,因此法国政府采取了紧缩政策,导致了国内的资本过剩,这正好给了英国资本和罗斯柴尔德家族可乘之机。

他们投机铁路和矿业,通过“联合通用银行”等机构向投机者提供无抵押贷款,资产规模在1881年达到了1.2亿法郎,但坏账率高达30%,利用庞氏骗局的炒作方法炒作股票、伪造财务报表。

其实考珀工业公司的入场时机已经有些偏晚了,为此,西奥多还挪用了共济会以及考珀家目前大部分的资金,做空巴黎北部铁路、马赛铁路和巴拿马运河公司的股票。

而随着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缓慢撤资,英国的资本包括考珀公司也逐渐的察觉出不对。

三月,罗斯柴尔德家族基本撤资完成,在伦敦暗示各大资本,巴黎可能会出现“汇率波动风险。”“市场流通性即将枯竭。”这些话使得各大资本暗骂其狡猾的同时,也继续将其手中的股票逐渐脱手,寻找下一个接盘侠。

虚假的繁荣毕竟是假的,当巴拿马运河公司资金链断裂的消息传来之时,巴黎三大私人银行破产,引发的雪崩和一系列后果使得巴黎的五月份被称为“血色五月”。

四分之一的经纪商面临绝境,无数的破产者在塞纳河畔游荡,整个巴黎显得分外萧条和肃穆。

而考珀工业公司,则因为撤离及时,净赚了几十万英镑。

而现在,也正是离场资本的狂欢。

马车驶过狭窄的街道,两侧的石雕上隐约可见水珠。

卢恩翻看着手中的清单,圣丹尼区的枪械工厂,中型规模,各有一条夏塞波步枪和毛瑟步枪的生产线,2000平米的工业用地。

卢恩暗自心算着经济泡沫和法郎贬值后的折扣价格,在清单上随手写下一串数字,接着翻看着下一个钢铁厂的收购表。

马车缓缓停下,一个身材矮胖的经纪商热情的站在马车旁,向卢恩伸出手,“卢恩先生,这一路真是辛苦了,”经纪商的英语带着明显的法国口音。“您的诉求我已收到,在几日前就已经联系了清单上的各大工厂。”

经纪商有些谄媚的指引着道路,此刻的他只要是能赚到钱,就算是让他在巴黎圣母院裸奔也会毫不犹豫的答应,相比于大多数在塞纳河以身饲鱼的同行,他只要再完成两单就能还清的债务简直不值一提。

“圣丹尼区的枪械工厂主卡尔尼先生已经在工厂中等待了,他的工厂在这次危机中资金断裂,急着将设备和库存一起卖掉。”经纪商一边说着一边注意着卢恩脸上的神情,“他大概的心理承受价格是折价20%。”

卢恩意味不明的哼了一声,经纪商心头一紧,立马改口:“但是我觉得30%才是现在的市场行情,我昨天已经劝过他了,那时他已经有所松动,想必看在您的面子上,今天的交易肯定会顺利的。”

卢恩没有理会他的奉承,而是转头问道:“卡尔尼先生知道买家是英国资本么?”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法国本土的资本人人自危,没有一个资本配合政府救市,都试图在越落越低的股市上踩上一脚,好让自己能顺利摆脱这个泥潭。

但是中上层资本家都知道这次的经济泡沫是谁引起的,英国资本的收购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涉及军事相关的枪械工厂。

“哎呦,您可不是外国资本。”经纪商做出夸张的惊讶表情,“您代表的是在巴黎深耕几十年的一家老牌公司,只不过之前一直比较低调罢了,更何况......”

经纪商说着胖脸上露出心照不宣的神情:“现在这种时候,谁会在乎国籍呢,卡尔尼先生恐怕更关心的是何时能拿到英镑,而不是关心买家的来头。”

马车渐渐驶入圣丹尼区,这里是巴黎的传统工业区,街道两旁挤满了砖石结构的作坊和工厂,与市中心的优雅氛围截然不同,这里弥漫着汽油的气味,偶尔传来金属切割的声音。

卡尔尼先生的工厂位于一处较大的场地,相比于隔壁紧凑的家庭作坊,枪械工厂显得更加开阔明朗。

但这位工厂主的住所却显得有些破败和萧瑟,一栋三层楼的红砖建筑矗立在工厂的一角,门口的铜牌依稀可见字母的痕迹,但油漆已经脱落。

卡尔尼先生比卢恩想象的要年轻一些,大约四十多岁,但身形有些佝偻,头发也尽数花白,眼窝深陷,握手时手掌很是粗糙,衬衫虽然干净,但是上面的褶皱清晰可见。

卡尔尼先生将两人引进了一楼的办公室,屋里的陈设简陋,只有一张松木桌和几个椅子,墙上挂着几幅成品步枪的图纸,但已落满了灰尘。

“两位请坐吧。”卡尔尼露出疲态,“让两位见笑了,我那不成器的儿子因为这次的危机亏了一大笔钱,现下家中值钱的物件都已经送去了典当铺。”

仿佛是这句开场白说了无数次,在短暂的卖惨后工厂主就进入了正题。

“那么,卢恩先生,经纪商先生已经为我说明了情况,但是恕我直言,如果您用市场现下的30%折价购买我的工厂,恐怕您相较于其他的买家并没有什么优势。”

“我们工厂的设备都是在70年代购置的,保养的很好,只是最近几个月因为缺乏订单和资金紧张,这些机器才有些搁置了,我始终认为折价20%才是合适的出售价格。”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