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蔡瑁,大汉忠良 第12章 再戏蒋干

作者:一天心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05 20:14:43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周瑜见鲁肃刚从外面归来,目光询问的扫了一眼。

鲁肃轻轻一笑,点了点头,那一瞬间,周瑜心中顿时明了:事情已然准备妥当。

他脸上迅速挤出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目光转向身边的蒋干,叹息道:“子敬,对此人确实无奈!”

他微微摇头,语气中透着几分纠结,“若杀了他,恐怕世人会笑我不顾同窗之谊;留在营内,又怕他暗中窃取军机。这……这究竟该如何是好?”

鲁肃神色平和,却带着几分劝慰的意味,他缓缓说道:“大都督,不如请子翼先生暂且前往西山庵。待我军破了曹操之后,再送他过江也不迟。”

周瑜闻言,当即眼睛一亮,“如此甚好!”说罢,他挥手示意随从,“来人,送蒋先生。”

蒋干此时还未探得消息,如此关键时刻,自是不愿离开,他急切地叫喊:“公瑾,你竟如此罔顾同窗之情!”企图以情说之。

见无人管他,在即将被拖出大营之时,蒋干也豁出去了,大声喝骂:“周瑜,你这无情无义的小人!”妄图激怒周瑜。

周瑜却并不理会,自顾走出大帐。

鲁肃在旁,不咸不淡的说道:“子翼先生,还是莫要恼了大都督,以免招来杀身之祸啊!”

傍晚时分,西山庵内暮色渐浓。

蒋干坐在简陋的案几旁,脑海中不断回响着白天周瑜的话语:“一两日内便要破曹。”搅得他心中烦躁难安,他踱步庵内,欲要出门探听消息,却想起门口严密把守的士兵,当真寸步难行。

“难道我蒋干注定在江东一事无成?”他心头涌上一股苦涩的无奈,只得靠着墙壁坐下,神情恍惚。

忽然,一阵沉重的鼾声从门外传入。

蒋干心中顿时燃起希望之火,小心翼翼地起身,蹑手蹑脚地走向庵门口。推开微启的木门,只见守门士兵斜倚着墙壁,一脸疲惫地鼾声如雷,大半个身子几乎倚倒在了墙上。

“天赐良机!”蒋干暗自庆幸,却不敢弄出丝毫响动,他屏住呼吸,小步疾走出了西山庵。

刚迈出大门,只听那小兵依旧鼾声连连,却突然睁开一只眼睛,那眼神带着几分嘲讽与狡黠,盯着蒋干远去的背影露出淡淡笑意。

蒋干不敢回头,加快脚步奔向江边。

忽然,他眼角余光捕捉到山林深处隐隐约约透出的微弱灯光,那是一座小院掩藏于树影之间。院中传来阵阵朗朗书声,有人正在静静诵读诗文。

蒋干心中暗想,此时若要过江,却无船只可乘,不如先问问这小院主人,是否另有他法。

正欲上前推门而入,忽见一位文士轻轻撩开帘幕,探出身子,目光审视地问道:“门外何人?”

蒋干抬头看去,只见那人虽气质非凡,却五官不合,长相丑陋。

此刻情势紧迫,他顾不得许多,只回头环顾四周,并无追兵逼近,便恭敬地开口:“不慎打扰,还望先生见谅。”

“无妨,无妨。”那先生倒是客气。

蒋干低头行礼轻声问道:“不才请问先生何方高士?”

那文士还了一礼:“我乃襄阳庞统。”

蒋干回忆一下,心下大惊,这是大才啊!赶紧上前:“原来是凤雏先生,久仰久仰!”

庞统心道这出大戏到我算是最后一幕了,我必须把它唱好!

于是假装问道:“不敢问先生大名?”

“在下九江蒋干。”

“哦?原来是江淮名流--子翼先生当面,快快请进!”庞统笑着招呼,将蒋干引入院内。

二人进屋,对坐案前,庞统开始煮茶。

天色将暗,四周静谧如水。

蒋干见时机难得,当即直入主题,“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不知为何隐居于此山林之间?”

庞统面露难色,缓缓道:“统乃荆州人士,本想效力江东。怎奈周瑜自恃才高,不能容人,故隐居在此。”

听到了最想听的答案,蒋干内心一片火热,暗道建功立业,正在此时!

正想规劝,却见庞统端过一杯茶来,“诶,休说那些,我素闻先生优雅高洁,请试尝之。”

蒋干见事须缓图,也不急躁,便与庞统在这僻静小院中,闲谈风月,共饮清茶。茶香袅袅,烛光摇曳,二人相对而坐,气氛悠然自得。

过了一会儿,天色愈发昏沉起来。

蒋干心中渐生决意,缓缓起身,将目光凝聚在庞统身上,恭敬而又真挚地开口说道:“士元兄,曹丞相文韬武略,又善识人才。以公之才学,如果能辅佐丞相,共图大业,定能名垂青史啊!”

庞统沉吟片刻,目光深邃地凝视着蒋干,那眸子仿佛透过层层迷雾,看到了心底最深处的渴望。他低声叹道:“我早有离开江东之意,只是苦于无人引荐于曹公罢了……唉!”话音未落,又轻轻叹了一口气。

蒋干心头一阵激荡,仿佛心脏都快要跳出来般。无人引荐?那真是太巧了,我能啊!

他暗自思忖:上次出访江东时,我带回周瑜假信险些害了蔡、张二位将军!如今我若能将凤雏先生带回江北,岂能有假乎?

他急忙站起身来,两眼炯炯有神,语气诚恳而坚定:“先生若信我,此事便全交付在蒋干身上!”说罢,他微微躬身,以示诚意。

庞统闻言,也缓缓起身,在屋内踱步。

烛光摇曳下,他眉头紧锁,似乎正深思熟虑。片刻后,他仿佛下定了决心,上前握住蒋干的手腕:“如此,当尽快渡江,迟则恐被周瑜暗害!”

听闻这话,蒋干脸上的笑容已经控制不住的迸发,心道我蒋干这次立下天功,不知丞相如何赏赐?

然而,他未曾想到的是,这一路上的种种巧合——刚好听见周瑜失言谈及破曹之日;刚好守门士兵疏忽大意;又恰好江边隐居着欲投曹操的隐士大才——仿佛这一切皆被某人精心布局!

但此刻的蒋干因立功之念强烈,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却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走向那难以预料的恶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