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龙颜大悦,连连点头:“好好好,朕就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他拉着杨倓的手,又看向独孤嫣然,笑道:“婚期朕早已让礼部和钦天监拟定,就在下月初八,是个大大的吉日!”
“你们年轻人,早些完婚,朕也好早些抱上重孙!”
杨广此刻心情极好,仿佛已经看到了儿孙满堂,四海升平的景象。
杨倓见状,知道不能再拖延,他深吸一口气,神色凝重了几分,上前一步,再次躬身道:“皇祖父,孙儿此番回都,除了完婚之事,还有一桩万分火急的军国大事,必须立刻向皇祖父禀明!”
杨广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看着杨倓严肃的神情,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哦?何事如此急切?”
他心中隐隐有些不快,好好的喜庆氛围,莫非又要被这些军国大事打扰?
杨倓沉声道:“皇祖父,孙儿此次从洛阳奉诏东归,沿途所见,以及洛阳周边之局势,实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如今,李渊父子已尽起关中之兵,猛攻京师长安,长安守军虽奋力抵抗,但兵力悬殊,已是岌岌可危!”
“什么?!”
杨广闻言,脸色倏然一变,方才的喜悦之情荡然无存,他猛地站起身,声音也拔高了几分:“李渊反贼,竟敢如此猖獗,围攻长安?!”
他虽然远在江都,耽于享乐,但长安毕竟是京师,是隋朝的脸面,若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杨倓面色愈发沉重:“不仅如此,皇祖父。”
“李渊之子李世民,骁勇善战,极具谋略,孙儿判断,他定然不会放过孙儿离开洛阳,东都兵力空虚的良机。”
“只怕此刻,李世民已亲率大军,正向洛阳杀来!”
“一旦洛阳失守,则关中与江都之间的联系将被彻底切断,长安将成孤城,我大隋……危矣!”
杨倓的声音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般,敲在杨广的心头。
“这……这怎么可能?!”
杨广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变得一片苍白,他身子晃了晃,几乎有些站立不稳,口中喃喃自语:“洛阳也会有危险?李世民……李世民……”
他对于李渊父子的叛乱,虽然恼怒,但总觉得有杨倓在洛阳,便可高枕无忧。
却万万没有想到,局势已经糜烂到了如此地步!
他召杨倓回江都完婚,本是出于私心,一来是喜爱这个孙儿,二来也是想借此安抚朝中元老独孤氏一派,巩固自己的统治。
却不曾想,此举竟可能将洛阳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皇祖父!”杨倓见杨广神色大变,连忙上前一步,想要搀扶。
杨广一把推开他的手,踉跄几步,跌坐回龙椅之上,眼中充满了震惊、愤怒,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反了!都反了!”
他须发微张,指着大殿之外,声音因为激动而变得有些尖利:“那些乱臣贼子!朕待他们不薄,他们竟敢如此背叛朕!背叛大隋!”
“李渊!李密!杜伏威!还有那什么李世民!”
他一连串地说出几个名字,每一个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一般,充满了怨毒。
一旁的独孤嫣然,早已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变骇得俏脸煞白,她从未见过杨广如此失态,也从未想过,大隋的江山,竟已到了这般风雨飘摇的境地。
她看向杨倓,目光中充满了担忧与无助。
杨倓心中暗叹一声,皇祖父久居深宫,沉溺享乐,对外界的真实情况早已隔膜太深。
他知道,此刻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眼前的危机。
“皇祖父息怒!”杨倓再次沉声开口,“如今局势虽然危急,但尚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当务之急,是立刻调兵遣将,驰援洛阳,同时加强江都防务,以防不测!”
“只要洛阳不失,我大隋便还有喘息之机!”
杨广喘着粗气,目光有些涣散地看着杨倓,仿佛一时间难以接受这残酷的现实。
“调兵……援救洛阳……”他喃喃道,眼神中充满了迷茫与慌乱,“可……可江都的兵马,还能调动多少……”
他这些年为了巡幸,大兴土木,早已将国库耗空,兵力也多用于镇压各地此起彼伏的叛乱,如今真正能调动的机动兵力,已是捉襟见肘。
杨广这才真正意识到,他亲手缔造的这个盛世,早已是千疮百孔,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了。
一股巨大的恐惧与绝望,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
杨倓看着皇祖父失魂落魄的模样,心中虽有不忍,却也知道此刻绝非妇人之仁的时候。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上前,声音沉稳而有力:“皇祖父,如今之计,孙儿斗胆,恳请皇祖父定夺两件事。”
杨广抬起布满血丝的眼睛,茫然地看着他:“倓儿……你说……”
“其一,便是这婚事。”杨倓目光转向身旁的独孤嫣然,眼中带着一丝歉意,随即又变得坚定,“如今国事危急,孙儿心系洛阳安危,实难安心于儿女情长。”
“孙儿恳请皇祖父,要么,将婚期提前,让孙儿与嫣然尽快完婚,了却一桩心事,孙儿也好安心筹谋军务。”
“要么,便将婚事暂缓,待孙儿击退李世民,解了洛阳之围,再与嫣然成婚,以慰天下。”
此言一出,大殿内一片寂静。
杨广怔怔地看着杨倓,似乎在消化他这番话的含义。
独孤嫣然亦是娇躯一颤,她抬眸望向杨倓,眼中情绪复杂,有感动,有理解,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
杨倓没有回避她的目光,反而温和地看着她,轻声问道:“嫣然,你的意思呢?”
独孤嫣然深吸一口气,敛去眼底的波澜,对着杨倓盈盈一拜,声音清婉却无比坚定:“殿下。”
“嫣然说过,殿下所做的每一个决定,必有殿下的道理。”
“无论殿下决定何时完婚,嫣然都听从殿下的安排。”
“国事为重,嫣然不敢因一己私情,扰乱殿下的大计。”
她的话语,再次让杨倓心中一暖。
杨倓点了点头,随即转向杨广,语气果决:“皇祖父,孙儿以为,当务之急,是稳定人心,凝聚力量。”
“孙儿决定,与嫣然尽快完婚。”
“如此,既能安嫣然之心,亦能向朝野内外表明,我大隋皇室,临危不乱,依旧能有条不紊处理家国大事。”
“更重要的是,”杨倓顿了顿,目光深邃,“独孤大将军乃国之柱石,孙儿与嫣然完婚,亦是向独孤将军,向所有忠于大隋的臣子们,传递一份安稳与信赖。”
他这番话,既是说给杨广听,也是在阐明自己的考量。
早日完婚,不仅是对独孤嫣然的一份交代,更是一步重要的政治棋。
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刻,与手握兵权的独孤氏联姻,其意义不言而喻。
杨广听着杨倓条理清晰的分析,原本慌乱的心神,也渐渐安定下来。
他看着眼前这个沉稳果决的孙儿,仿佛看到了大隋的一线生机。
“好……好!”杨广连连点头,抓住杨倓的手,“就依你所言!尽快完婚!”
“礼部!礼部何在!传朕旨意,燕王杨倓与独孤氏女嫣然的婚事,一切从简,三日后便举行大典!”
他此刻已然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杨倓身上,只要能让杨倓尽快处理眼前的烂摊子,别说提前婚期,便是任何要求,他恐怕都会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