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西,杨倓率领一支小队巡视城防。
秋风渐起,卷起阵阵黄沙。守城将士们紧了紧衣领,目光警惕地望着远方。
“殿下,西城墙已经加固完毕。”张豹汇报道,“城中粮草也已经重新清点,按照目前的消耗,足够支撑三个月。”
杨倓满意点头:“很好。李渊不是匹夫之勇之辈,他知道强攻难下,肯定会采取围城策略。我们必须做好长期对抗的准备。”
回到大营,一封急报送到杨倓手中。
“江都告急?”杨倓皱眉,迅速拆开信件。
信中内容让他脸色骤变——宇文化及联合萧铣,率军五万攻打江都,隋炀帝杨广被围困皇宫。
“该死!”杨倓猛拍桌案,“宇文化及这条老狗,竟然又出来兴风作浪!”
张豹担忧道:“殿下,那我们...”
杨倓沉思不语,眼前是两难的抉择:留在长安抵抗李渊,或回援江都救陛下。
“殿下,晚间军情会议。”墨五轻声提醒。
夜幕降临,长安守将们聚集在议事大厅。
气氛凝重,众人都知道了江都的消息。
“诸位,情况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杨倓环视众人,“陛下在江都被围,而我们在这里面对李渊的威胁。现在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卫文升首先发言:“殿下,隋室社稷岌岌可危,陛下安危为重。我认为应当立即回援江都。”
不少将领点头赞同。
张豹却反对:“不可。李渊虎视眈眈,若我们撤军,长安必失。长安乃大隋门户,一旦丢失,天下将大乱,到时就不只是救援江都那么简单了。”
议论声四起,杨倓静静听着,眼中闪过思索的光芒。
“安静!”杨倓终于开口,“我决定——分兵!”
众人一愣,没想到杨倓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我亲率一万精锐回援江都,其余兵力留守长安,由卫将军和张将军共同指挥。”杨倓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卫文升忧虑道:“殿下,一万兵力恐怕难敌宇文化及和萧铣的联军。”
杨倓冷笑:“我自有对策。李渊虽强,但短时间内不会贸然进攻。你们只需严守城池,等我解决江都危机后立即返回。”
会议结束后,杨倓独自一人站在城头,望着星空。
“殿下还没休息?”墨五走了过来。
杨倓叹了口气:“墨五,你觉得我的决定对吗?”
墨五沉思片刻:“殿下英明。如果我是李密或宇文化及,也会选择这个时机发难。这是在逼殿下做出选择。”
杨倓点头说道:“不错。这是个阳谋。我若弃陛下不顾,天下人会说我不孝;若弃长安而去,天下又将大乱。所以我只能分兵。”
墨五好奇地问:“殿下真的有把握仅凭一万人解救江都吗?”
杨倓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当然。因为这一万人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而且...”
他压低声音:“江都早有我的安排。”
次日拂晓,杨倓率领一万精锐悄然离开长安,星夜兼程向东赶去。
长安城中,卫文升和张豹登上城头,看着杨倓远去的队伍,心中满是担忧。
“张将军,你觉得殿下能成功吗?”卫文升问道。
张豹点头:“殿下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虽然只带了一万人,但我相信殿下自有妙计。”
正说话间,探子急匆匆赶来:“报告两位将军,李渊大军正向长安推进!”
两人脸色一变:“传令全军,准备迎敌!”
长安城外,李渊父子率领大军缓缓推进。
“父亲,杨倓已经率军东返,这正是我们的机会。”李建成兴奋地说道。
李渊点头,面色严肃:“确实如此。不过杨倓此人狡猾,临走前肯定做了充分准备。我们不可掉以轻心。”
李世民提议:“父亲,不如先试探一下长安的虚实?”
李渊同意了:“好,就派一支军队进行试探。”
当日午后,李渊军一万余人向长安东城墙发起进攻。
卫文升和张豹早有准备,城头弓箭手密集射击,投石车不断抛出巨石,将攻城的李渊军打得节节败退。
“退!先退回去!”李世民见攻势受阻,立即下令撤退。
回到大营,李世民向李渊禀报:“父亲,长安守备森严,短时间内恐怕难以攻下。”
李渊思索道:“杨倓虽然率军东返,但长安防务安排得很周密。看来我们得改变策略。”
“父亲有何高见?”李建成问道。
李渊目光深沉:“围城!断其粮道!长安城虽大,但粮草总有耗尽的一天。”
与此同时,杨倓率领的一万精锐正以惊人的速度向江都挺进。
“传令下去,每人只带三日干粮,其余行装全部留下。轻装前进,日夜兼程!”杨倓下令道。
士兵们按照命令处理好行装,队伍的速度立刻提升了不少。
墨五在旁问道:“殿下,以这个速度,我们多久能到江都?”
杨倓计算道:“正常需要十五天,但我们必须在七天内赶到。”
“七天?”墨五大惊,“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杨倓眼中闪过坚定:“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想做,就一定能做到!”
在杨倓的带领下,这支铁血精锐创造了奇迹——日行百里,夜行五十里,几乎不眠不休。
第六天傍晚,队伍终于看到了江都的轮廓。
城外的宇文化及大营中,篝火通明,显然没有防备杨倓会这么快赶到。
“殿下,我们现在怎么办?”墨五问道,“士兵们已经疲惫不堪。”
杨倓环视四周,士兵们虽然疲惫,但眼中依然闪烁着斗志。
“传令下去,全军休整两个时辰。子时一到,趁夜袭营!”杨倓果断下令。
士兵们得令后,迅速找地方休息,抓紧时间恢复体力。
杨倓则召集将领们商议作战计划。
“宇文化及此人狡猾多端,但最大的弱点是轻敌。他绝对想不到我们能这么快赶到。”杨倓分析道,“我们要利用这一点,出其不意。”
他在地上画出作战图:“我军分三路进攻。第一路负责火攻,第二路直取宇文化及大帐,第三路负责截断敌军退路。切记,行动要快,一旦敌军反应过来,我们就陷入被动。”
将领们记下命令,各自准备。
夜深人静,宇文化及大营中多数士兵已经酣睡。
守夜的哨兵昏昏欲睡,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微弱的马蹄声。
“什么人!”哨兵大喊。
回答他的是一支冷箭,哨兵应声倒地。
“杀!”杨倓高举长剑,一马当先,率领精锐如同狂风般冲入敌营。
“敌袭!敌袭!”有人惊呼。
宇文化及军猝不及防,顿时乱作一团。
第一路军队按计划放火,宇文化及大营瞬间火光冲天。
趁着混乱,杨倓带领精锐直奔宇文化及的中军大帐。
“宇文化及,受死!”杨倓长剑出鞘,剑气纵横。
大帐中的宇文化及刚被惊醒,还没来得及穿好盔甲,就看到杨倓冲了进来。
“杨倓?你怎么会在这里?”宇文化及大惊。
宇文化及知道杨倓会来救江都,但是不可能这么快!?
杨倓冷笑几声:“送你上路!”
长剑如龙,直刺宇文化及咽喉。
宇文化及勉强闪身,但还是被剑气擦伤肩膀。
“小辈狂妄!”宇文化及怒吼一声,抄起佩剑迎战。
虽然宇文化及武功高强,但仓促应战,又受了伤,很快就落入下风。
“宇文化及,你勾结外敌,意图谋反,今日就是你的死期!”杨倓的剑势越来越凌厉。
宇文化及节节败退,突然看到帐外一名亲信,大喊:“快去通知萧铣,杨倓来了!”
杨倓听到这话,更是不给宇文化及喘息的机会,一剑刺穿了他的胸膛。
“你...你不得好死...”宇文化及倒下的最后一刻,眼中满是不甘。
杨倓拔出长剑:“奸贼伏诛,为大隋除一大患!”
宇文化及一死,他的军队更加混乱,很多人开始四散逃命。
此时,萧铣军营也得到了消息,正在集结兵力准备支援。
杨倓当机立断:“传令下去,立即撤出敌营,向城门突进!”
精锐们迅速集结,在杨倓的带领下向江都城门冲去。
城头的守军看到杨倓的旗帜,欣喜若狂:“燕王来了!开门!快开门!”
城门打开,杨倓率军安全入城。
杨广在宫中得知杨倓到来,喜极而泣:“倓儿,你终于来了!”
杨倓跪下行礼:“孙臣救驾来迟,让陛下受惊了。”
杨广摇头:“能看到你平安无事,朕已经很欣慰了。”
杨倓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陛下放心,宇文化及已死,萧铣势单力薄,翻不起大浪。江都之危,已经解除。”
江都城外,萧铣得知宇文化及被杀,惊恐万分。
“燕王杨倓竟然来得这么快!现在怎么办?”萧铣急得团团转。
谋士献策:“主公,杨倓虽猛,但所带兵力有限。我们不如趁机强攻江都,说不定能一举成功。”
萧铣犹豫不决:“可是宇文将军都死了...”
正在此时,探子来报:“报告主公,江都城中旗帜林立,鼓声震天,似乎有大批援军赶到!”
萧铣大惊:“什么?杨倓还有援军?”
探子描述道:“旗帜上写着'洛阳'、'长安'等字样,至少有五万大军!”
萧铣吓得脸色煞白:“撤军!立即撤军!”
其实,这正是杨倓的计策。他命令城中守军每人手持多面旗帜,制造大批援军到来的假象。
萧铣军仓皇撤退,江都之围轻松解除。
杨倓站在城头,看着远去的萧铣军,轻轻吁了口气。
“陛下安全了,但长安那边不知道情况如何...“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还在前方等待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