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纪:朱元璋传 第36章 淮东锁钥

作者:东来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07 23:29:05
最新网址:www.biquw.cc

至正二十五年深秋,凛冽的北风裹挟着淮河的湿气,掠过泰州斑驳的城墙。这座素有“淮东锁钥”之称的重镇,此刻宛如一头蛰伏的巨兽,城外护城河宽达两丈,河水冰冷刺骨,城墙上箭楼林立,火炮黑洞洞的炮口虎视眈眈。张士诚的部将史文炳在此经营多年,囤积了足够三年之用的粮草,麾下两万精兵更是个个骁勇善战,誓要将朱元璋的北伐大军拒之门外。

朱元璋的中军大帐就扎在离泰州城十里外的高地上,牛皮帐篷在风中猎猎作响。地图案几上,用朱砂标注的泰州城防图赫然在目,密密麻麻的记号记录着城墙厚度、城门布防和敌军兵力部署。“史文炳这厮,把泰州打造成了铁桶一般。”徐达眉头紧皱,手指重重划过地图上的护城河,“这河水引自淮河,流速极快,寻常浮桥根本无法架设,强行渡河只会成为活靶子。”

常遇春暴脾气上来,一拳砸在案几上:“怕他作甚!末将率三千死士,乘夜泅渡,定能撕开个口子!”话音未落,刘基轻轻摇了摇头:“不可。史文炳熟知水性,护城河下暗桩密布,夜间更有巡逻快船。况且泰州城墙以糯米汁混着砖石夯筑,寻常攻城锤难以撼动分毫。”

朱元璋摩挲着下巴,目光扫过帐中众将:“强攻不可取,需智取。泰州虽固若金汤,但城北十里处有座青龙闸,乃是护城河的水源控制之处。若能夺下此闸,放干护城河,大军便可直抵城下。”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徐达,你率五万大军正面佯攻,吸引敌军主力;常遇春,你领八千精锐,绕道偷袭青龙闸;冯胜,你带水师封锁泰州水寨,断其退路。”

夜幕降临,泰州城四周突然响起震天的战鼓声。徐达的部队举着火把,呐喊着冲向城门,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城头。史文炳站在箭楼上,望着城下密密麻麻的明军,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朱元璋,就这点本事?给我狠狠打!”城上的投石机轰然作响,巨大的石块呼啸着砸向明军,顿时血肉横飞。

然而,史文炳没想到的是,常遇春的部队正借着夜色的掩护,沿着芦苇荡潜行。深秋的芦苇足有一人多高,锋利的苇叶割得士兵们脸上、手上满是血痕,但没有人发出一声痛呼。当他们摸到青龙闸时,却发现闸口早有重兵把守,闸楼上灯火通明,梆子声此起彼伏。

“强攻必然伤亡惨重。”常遇春盯着闸楼,突然瞥见不远处的芦苇丛中有几只野鸭子扑棱棱飞起。他眼睛一亮,立刻传令:“收集芦苇,扎成火把!”片刻后,数千捆浸满桐油的芦苇火把被点燃,借着风势抛向闸楼。熊熊大火瞬间吞没了整个闸口,守军惨叫着从火海中冲出,常遇春趁机一马当先,带领士兵们杀了上去。

青龙闸被攻破的消息传到史文炳耳中时,他脸色骤变。只见护城河的水位肉眼可见地下降,原本湍急的河水渐渐变成了浅滩。“不好!中了朱元璋的奸计!”他急忙调兵回防,却发现徐达的部队已经架起云梯,开始攻城。

泰州城头,明军与张士诚的军队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常遇春的部队也从背后杀来,形成夹击之势。史文炳挥舞着长枪,左冲右杀,试图稳住阵脚。但明军士气如虹,越战越勇。突然,一支流箭射中了史文炳的肩膀,他踉跄了一下,险些摔倒。

就在这时,朱元璋亲自擂鼓助威。咚咚咚的鼓声如雷霆般响彻战场,明军将士们听着鼓声,仿佛浑身充满了力量,呐喊着冲向敌军。史文炳望着渐渐被明军占领的城头,心中绝望至极,他突然将长枪一横,自刎而死。

城门终于被攻破,朱元璋骑着高头大马,缓缓踏入泰州城。街道上尸横遍野,鲜血混着泥土,散发着刺鼻的气味。百姓们躲在屋内,透过门缝紧张地看着这支陌生的军队。朱元璋勒住马缰,大声说道:“传令下去,严禁士兵扰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当百姓们得知明军不仅不烧杀抢掠,还开仓放粮时,纷纷走出家门,跪倒在地,山呼“吴王万岁”。朱元璋下马,亲手扶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老人家,以后不用再怕了,有我朱元璋在,定让你们过上安稳日子。”

泰州之战的胜利,不仅为朱元璋北伐扫除了一大障碍,更重要的是,让他在淮东地区赢得了民心。站在泰州城头,望着远处连绵的山脉,朱元璋心中豪情万丈。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前方还有更大的挑战等着他,但他坚信,只要有百姓的支持,他一定能实现一统天下的宏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