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战秘谍 第29章 死里逃生

作者:作家JkoTiV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3 22:43:18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柴房的横梁上悬着一盏油灯,豆大的火苗被穿堂风搅得晃晃悠悠,把墙上的影子扯得忽长忽短,像一群在黑暗里游荡的魂灵。

阿默是被疼醒的。

不是那种皮肉割裂的锐痛,而是从骨头缝里渗出来的钝痛,密密麻麻地裹着他的四肢百骸,尤其是肚子和肩膀,像是有无数根烧红的针在往里扎。他想动一下,喉咙里却发出“嗬嗬”的声响,像是破风箱在拉扯。

“水……水……”他的声音嘶哑得不像自己的,干涩的嘴唇裂开了几道血口子。

“哎!水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带着抑制不住的哭腔。紧接着,一只粗糙却温暖的手扶住了他的后颈,一个豁了口的粗瓷碗凑到他嘴边,带着淡淡甜味的温水滑进喉咙,滋润了干涸的食道。

阿默贪婪地喝了几口,直到胸口的灼痛感稍稍缓解,才勉强睁开眼睛。

映入眼帘的是母亲布满泪痕的脸。她的眼睛红肿得像核桃,鬓角又添了几缕白发,嘴角却努力向上扬着,像是想笑,眼泪却不争气地往下掉,砸在阿默的脸上,滚烫滚烫的。

“娘……”阿默的声音发颤,视线还有些模糊,只能隐约看到母亲身上的粗布褂子沾着不少污渍,袖口磨出了毛边——这几天,她肯定没少为自己担惊受怕。

“哎,娘在呢。”母亲用袖子擦了擦眼泪,手却不敢碰他的伤口,只是小心翼翼地调整着他的姿势,“你别动,医生说你伤得重,得好好躺着。”

阿默这才感觉到身上的束缚——肚子和肩膀都缠着厚厚的绷带,绷带外面渗着深色的血渍,把粗布床单染出一片暗沉的印记。他想抬手摸摸伤口,却发现胳膊沉得像灌了铅,稍微一动,肚子上就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疼得他眼前发黑,冷汗瞬间浸透了后背。

“别乱动!”母亲赶紧按住他的手,声音里带着哭腔,“医生说了,你肚子上划了道口子,差点就伤到肠子,肩膀上还中了一刀,流了好多血……要不是老周把你及时救回来,娘就……娘就见不到你了……”

老周?

阿默的脑子里像是塞进了一团乱麻,无数破碎的画面涌了上来——王裁缝红得像血的眼睛,短刀刺进肩膀时的剧痛,手榴弹拉开保险栓时“滋滋”的引线声,还有老周撕心裂肺的呼喊……

“我……我没死?”阿默喃喃自语,像是在问母亲,又像是在问自己。他明明记得自己抱住了王裁缝,记得那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记得身体像是被扔进了滚筒,骨头都在响……

“没死!你没死!”母亲抓着他的手,指甲几乎要嵌进他的肉里,眼里却迸发出狂喜的光,“菩萨保佑!真是菩萨保佑啊!老周说,爆炸的时候你被气浪掀飞了,摔在一堆干草上,手榴弹的碎片只擦过你的胳膊,没伤到要害……王裁缝那个杀千刀的,被炸得……被炸得连块囫囵骨头都没剩下……”

母亲说到最后,声音有些发颤,显然是想起了那惨烈的场面。

阿默的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攥住了。王裁缝死了。那个曾经在福安里缝缝补补,后来却变得面目狰狞的男人,最终以这样惨烈的方式结束了性命。他想起王裁缝嘶吼着说“你杀了我娘”,想起他眼睛里那团不灭的火焰,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不是痛快,也不是怜悯,只是一种沉甸甸的空茫。

如果不是这乱世,王裁缝或许还在他的裁缝铺里,踩着缝纫机,听着巷子里的家长里短;他的娘或许还能坐在门口晒太阳,给路过的孩子塞块糖。可现在,什么都没了。

“是老周……救了我?”阿默的声音还有些发飘。

“是啊,多亏了老周。”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用袖口擦了擦眼角的泪,“他说,是你那个什么……系统?对,系统!是系统提前预警,说手榴弹要炸了,他才拼了命把你从火海里拖出来的。你当时浑身是血,人事不省,老周背着你跑了半个城,才找到这个农户家……”

阿默这才注意到,柴房的角落里堆着不少草药,散发着苦涩的味道,墙角的木盆里还泡着几块带血的布条。母亲的手背上有几道细小的伤口,显然是给她换药时不小心被荆棘划破的。

“娘,您受累了。”阿默的喉咙有些发紧,眼眶也跟着热了起来。

“傻孩子,说啥呢。”母亲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朵饱经风霜的菊花,“只要你能活着,娘受再多累都值。”她掖了掖阿默身上的被子,又摸了摸他的额头,“烧总算退了,前两天你一直胡话,可把娘吓坏了。”

阿默闭上眼睛,任由母亲的手在他额头停留着。那双手粗糙、布满老茧,却带着一种让他安心的温度。他能想象出母亲这几天是怎么过的——守在他床边,喂水、擦身、换药,还要担心日军和特务的搜查,恐怕连合眼的时间都没有。

不知过了多久,柴房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老周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穿着件灰色的短褂,胳膊上还缠着绷带,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神依旧明亮。

“醒了?”老周走过来,手里提着个布包,“感觉怎么样?”

“好多了。”阿默想坐起来,却被老周按住了。

“躺着吧,别乱动。”老周把布包放在床头,打开一看,里面是几个白面馒头和一小罐咸菜,“给你带了点吃的,刚从镇上买的,热乎着呢。”他顿了顿,看着阿默的眼睛,语气里带着一丝后怕,“你小子,命真大。当时我以为你肯定……”

他没说下去,但阿默明白他的意思。那种情况下,能活下来,确实是个奇迹。

“老周,军火库……”阿默突然想起最重要的事,挣扎着想坐起来。

“放心,搞定了。”老周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眼神里却带着疲惫,“你和王裁缝缠斗的时候,我让弟兄们按原计划行动了。小李他们顺利从通风口进去,安好了炸药。等我们撤到安全距离,‘轰隆’一声,整个军火库都上天了!”

他比划着爆炸的样子,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日军损失惨重,光是炸死的鬼子就有几十个,还不算那些被炸飞的弹药和武器。估计这半个月,他们都缓不过来劲儿!”

阿默松了口气,心里像是卸下了一块千斤重的石头。他付出这么多,甚至差点把命搭进去,总算没白费。

“对了,还有个好东西给你。”老周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从怀里掏出个小木盒子,递到阿默面前,“你看看这是什么。”

阿默疑惑地接过木盒,打开一看,瞬间愣住了——里面装着的,是那本名册!封皮虽然被硝烟熏得有些发黑,边角也磨损了不少,但里面的纸张完好无损,上面的名字依旧清晰可见。

“名册!”阿默的声音带着惊喜,手都有些发颤,“它怎么会在你这儿?”

“爆炸前我回去找你的时候,在你怀里摸到的。”老周解释道,“知道这东西重要,就一直贴身带着。现在物归原主。”

阿默把名册紧紧抱在怀里,像是抱着什么稀世珍宝。这本名册,承载了太多人的希望和性命,从教堂到染坊,从地下管网到军火库,它跟着他经历了这么多生死,终于还是完好无损。

“谢谢你,老周。”阿默的声音有些哽咽。

“谢啥,都是自己人。”老周摆了摆手,拿起一个馒头递给阿默,“快吃点东西,补补身子。你这次可是立了大功,组织上都记着呢。”

阿默接过馒头,却没胃口吃。他看着怀里的名册,又看了看母亲和老周,突然觉得胸口的伤好像不那么疼了。

活着,真好。

能看着母亲的笑脸,能和老周这样的弟兄并肩作战,能亲手毁掉日军的军火库,能把这本命册安全地护在怀里……这一切,都比什么都重要。

接下来的几天,阿默就在柴房里养伤。母亲每天给他换药、喂饭,老周则隔三差五地来送些吃的和药品,顺便带来外面的消息——日军因为军火库被炸,气得发疯,在城里搜得更严了,但因为损失了大量弹药,暂时不敢有大动作;地下组织趁机转移了不少群众,在城外建立了新的根据地;张婶也安全了,还加入了组织,负责传递消息……

阿默的身体一天天好转,能慢慢坐起来了,甚至能拄着拐杖在院子里走几步。肚子上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但他心里却充满了力量。

这天傍晚,母亲扶着他在院子里晒太阳。夕阳的金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远处的田埂上有几个孩子在追逐打闹,传来阵阵笑声。

“阿默,你看。”母亲指着远处的炊烟,声音很轻,“等把日本人赶跑了,咱们也回福安里,娘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好不好?”

“好。”阿默笑着点头,眼睛却有些湿润。他知道,母亲说的不仅仅是红烧肉,更是一种安稳的生活,一种不需要躲躲藏藏、不需要提心吊胆的日子。

那种日子,或许还很遥远,但他相信,总有一天会到来。

他低头看了看怀里的名册,又摸了摸腰间的驳壳枪(那是老周给他留下防身用的),心里突然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

死里逃生,不是为了苟活,而是为了更好地战斗。

那些牺牲的同志,那些还在受苦的百姓,那些像母亲一样期盼着和平的人……他们都在等着他。

夕阳渐渐沉入西山,把天空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阿默靠在母亲的肩膀上,看着远处的炊烟,突然觉得胸口的伤不那么疼了,未来的路也变得清晰起来。

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安宁,真正的战斗还在后面。但他不怕。

因为他活着,母亲活着,名册还在,弟兄们还在。只要这些还在,希望就还在。

夜色慢慢笼罩下来,柴房的油灯又亮了起来,在黑暗中摇曳着,像一颗倔强跳动的心脏,照亮了角落里的药草,也照亮了阿默眼里的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