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荫掌着直殿监,也是一个很懂事的人,自从公布了差事之后,沈荫便不怎么出现在众人面前,尽量的缩小自身存在感。
连带着直殿监在大内的衙署,都移交给了都知监,因为都知监原先是最下等的内廷衙门,连个正八经的办公室都没有,沈荫的动作,也算是变相解了王体乾的燃眉之急。
至于说直殿监衙署去了哪里,只能说这沈荫还真他娘的是个人才,知道位置的,也就是参加暖阁之战的几个人而已。
“朕让你找的身家清白干净的小内宦,现在怎么样了?”
“回皇爷,已经选出了38名,年岁全部在20岁以下,都是出身清白良家,吃苦耐劳又聪明伶俐,并已全部在荣休院特别录名。”
沈荫闻言叩首回答道,“这些人在外面的原家庭,也由东厂和锦衣卫专线分头登记,按月给一份钱粮。”
“具体人员名单和脸孔只有奴婢,魏公公和邹公公知道。”
朱由校对沈荫的缜密和忠诚很是满意,虽说录名和登记,在有心人细细查访下,可能带了点破绽,但如果不这样的话,他这个皇帝又该睡不着了。
从来就没有既绝对完美又绝对安全的谍报人员,如果经过他层层清理改制后的内廷,连几个藏的最深的密探信息都保不住,那他这皇帝也甭干了。
直接开关把老奴放进来得了,有能者坐龙床呗,听闻他们那片有个粘杆处和血滴子搞得不错。
“这些人全部在宫里撒下去,明白告诉这些人,不用怕在宫里出不了头,十年后,他们都会来到朕的身边,或是内廷各衙,或是镇守中官,每个人朕都保他们一个大珰身份!”
“遵旨”
“让葛九思和李永贞过来”,朱由校开始挨个召见内廷管事太监,这也是他离宫前的必要准备。
小太监们开始小跑着传旨喊人。
“皇爷!”*2
朱由校看着葛九思满意的点点头,这葛九思不愧是喜好武事,除了不带把,整个人显得英武逼人。
“从南海子调来的两千净军,划入御马监,以后由你领着,按照营兵编制以后负责宫中戍卫。”
“李永贞”,朱由校点了一下名字,继续安排道:
“惜薪司的差事你立刻卸了,带人去上林苑监做提督太监,朕给你一个要求,以后从上林苑监送给朕的每一石米、每一担菜,每一口猪牛羊,都要能够倒查到人。”
朱由校接下来的动作,估计会在朝臣中引起一波骚动,保险起见,他得为自己的小命健康着想。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便有一支长长的队伍,从紫禁城玄武门出来,向西经西安门出阜成门,直奔百望山而去。
徐光启带领的通州、昌平练军已经于前天抵达,张维贤紧急选派的京营八千工程兵也在昨天就位,朱由校是时候开展他的天子之兵计划。
这次出来,朱由校不仅带了身边的大小太监,还带走了勇士营和四卫营全部兵丁,外加50万两白银,一副要长期定居百望山的做派。
勇士营和四卫营就是原先的腾骧四卫,在嘉靖时改制而来。
改制后的勇士营和四卫营依旧归于御马监统带,同样依旧的是不怎么起色。
万历四十二年,张延登、史弼查点勇士营兵册,全营官兵3647人,实到1800余名,册上有马1043匹,一匹没见。
姚宗文查点四卫营兵册,全体官兵7240人,实有4600余名,马445匹,一匹没见。
现如今两营把人马拉出来,朱由校上车时搭眼看了下,两个营头能有四千出头的人数,比万历末期更加的不如。
他盘点泰昌皇帝所下的谕旨时候,曾发现在泰昌帝在七月二十九日下过一道旨意,要求整顿训练勇士营兵的2879名士兵,护卫好禁城四门;整顿四卫营1848名士兵,以护卫皇城六门。
也就是说一个月前,两营士兵萎缩到了4700多人,今早儿能拉出来四千多人,这帮大头兵已经是很给皇帝面子了。
他为啥要用净军接手皇宫戍卫,勇士和四卫两个营头要狠狠操练一番才能用。
唯一安慰的是,这帮人都是守在皇帝身边的军队,士兵营养还有盔甲武器这些表面功夫做的还算到位。
“大伴,等朕到达百望山之后,派人通知内阁,以后的奏本都送到那边。”
“另外,再告诉内阁,京师里包括王恭厂在内的所有火药局都要迁出城外。”
“奴婢遵旨。”
王恭厂大爆炸他可是一直提在心里,在这场爆炸里,京师损失军民惨重,天启皇帝的太子也受惊吓而死。
后世推测是火药仓库被引爆,至于被谁引爆的,又是一摊口水仗。
既然穿到了这里,这个隐患是一定要解决的。
刚出宫路过玉河桥时,他从马车里看着传说中的西苑,心中更是一阵阵紧张。
道君皇帝胆子还真野,从嘉靖十八年开始,嘉靖皇帝常居西苑,算下来足有二十多年。
西苑离着西南角的王恭厂位置更近,西北角还有安民厂,也存放着大批火药。
朱由校看得又是后怕又是羡慕,后世有传闻,说王恭厂爆炸是文官集团为了给天启绝嗣进行的一场豪赌,要不说嘉靖时候的大臣们还是有些底线呐。
现如今,为着自己小命着想,再谨慎也不为过,王恭厂在内城西南角的光彩胡同一带,离着皇城只有三公里多点,待在皇宫里时候,是万万不敢启动搬迁。
等到王恭厂等火药局新址选定,朱由校准备围着新地址,建立一圈的隔离带,再呈品字形建上几座棱堡式大铳台,这样火药的安全性也有了保障。
魏忠贤离开马车后,朱由校闲来无事,便在马车上,对着两本奏疏发呆。
两份奏疏一份是兵部报给万历的,一份是户部报给泰昌的,泰昌皇帝给户部批复知道了。
知道个啥啊,兵丁数目对不上好吧。
兵部报给万历的数据是,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二月之后,辽东旧存的、新召募的以及陆续出关抵达的兵丁,一共90801名。
除此之外,根据各处报文信息,已经起程赶赴辽东的兵马还有11892名,收到调兵令还没起程的兵马46000名。
统计中的这些,距离熊廷弼所要求的18万人还差3万。
而户部给泰昌皇帝的奏疏是,辽东镇旧额官军82377名,新调援官军共计18万人,所以一百万两的犒赏饷需要发给262377名兵丁。
户部数据比兵部多了1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