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启,朕名朱由校 第28章 辽东问题

作者:耳东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04 10:31:09
最新网址:www.biquw.cc

翌日,朱由校起了个大早,通政司又送过来一堆的奏折。

要不说皇帝得分怎么干呢,想自家的列祖列宗,创设了内阁,又给司礼监加权,算是找人帮着皇帝批。

像前面洪武爷,那叫一个精力旺盛。

后面还有雍正,也是自己批,据说每天睡的比狗晚,起的比鸡早。

啪!

朱由校将手里的奏疏扔回到龙案上。

又是接连几道弹劾熊廷弼的奏疏,里面用词更加猛烈,也更加不要脸,真的将他的火气激了出来。

上疏的人里面有:

阅视吏科新升太常寺少卿姚宗文、广东道御史冯三元、张修德,以及原刑科给事中,今天刚调到都察院的御史魏应嘉。

看着这帮弹劾奏疏,朱由校陷入了沉默,他有些高估了大明官员们的为官操守,也低估了官员们的主观灵活性。

姚宗文是浙党,除了方从哲也就数着他了,刚被东林党明升暗降给踢到太常寺,还是心心念念以个人私怨为重。

冯三元、魏应嘉东林一系,在倒熊一事上火力猛烈,尤其是冯三元,奏疏里火力跟机关枪一样。

张修德,不知道哪个派系的,估计是看在某个同年或者同乡面子上,顺手帮忙。

平时几个完全尿不到一起的派系官员,在弹劾熊廷弼一事上,又结成了暂时的联盟。

这就是他大明朝的官员!

所以啊,也别说后面东林一派怎么把齐楚浙宣打的狼狈逃窜,也别说后面残党们又聚拢在阉党大旗下对着东林猛烈开火,然后大家到崇祯朝一起玩完。

还有什么阮大铖之流,先蹭东林后事阉党。

哪来的什么这党那派的,都是一群迷途中找不到方向的官员,都是他这个大明皇帝的臣子!

看完奏疏,被几个狗官一激,朱由校又思考起了起了辽东的事情。

昨天晚上盘点政务的时候,既然已经决定给袁应泰换个地方,正好趁着今天这批弹劾奏疏一并解决,顺带也算是给老熊一个力挺。

说来袁应泰也是可怜,他是纯粹被朝廷里的狗咬狗给扯了进去,他哪里想接任辽东经略,接任之后第一反应是力辞,后来一看辞不动那就赶鸭子上架,宣称与辽东共存亡。

朱由校猜测,那个时候,袁应泰可能已经有了点悲观预见。

“魏忠贤,宣内阁辅臣、六部尚书、九卿正寺,吏科、兵科都给事中,带管户部、兵部御史,还有上奏折的这几人来乾清宫”

“遵旨”,魏忠贤转身出去安排传旨太监。

昨天朱由校刚刚给都察院送去了工作指标要求,一众溜号的御史大人们被记了姓名,今天各衙门官员生怕圣旨随机到自己衙门,都在各自值房里候着。

约摸两刻钟左右,朱由校要见的人都来到了乾清宫暖阁。

“臣等躬请圣安。”

“平身吧,给几位老大人赐座。”

朱由校对着魏忠贤吩咐道,朝臣结构年轻化任重道远呐,他在心里微微吐槽一句。

“今儿个,朕手里收到几份奏疏,你们里面有些人看了,有些人还不知道什么事,来吧,上疏的人挨个再来读一遍。”

朱由校从龙案上拿起嘉恩奏折,在手里扬了扬,开始点名。

“冯三元,你先来。”

通政司误我!

冯三元脑袋瞬间涨的老大,在内心不住的哀嚎,这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他这奏疏是大朝前天上的,当天上疏、当天到御前的话,那时还没有强强联合的说法。

可现在……新君让他当着众位阁部臣僚的面,再读一遍自己的奏疏,这是个啥意思?

难不成在都察院说的几句大话、气话被皇上听见了?

想想昨天朝会现场被带走的王安舜,还有文华殿门口那俩,冯三元不自觉的冷汗下来了。

不,我还要好好做官,我每月的奏折任务还没完成,我不能学他们!

可众大佬都看着他呢,皇帝都下令了,他又不能不读。

冯三元遂咳嗽一声道:“臣广东道御史冯三元,参劾辽东经略熊廷弼,无谋者八、欺君者三。”

他紧盯着自己写的奏疏,大脑疯狂运转,这条不对,哎呀,这句也不行,嘴巴里也变得磕磕绊绊。

“谓开铁被陷,遗……在火器,一朝而烬……”

等他读完,朱由校听得直皱眉头。

“冯三元,不是说无谋者八、欺君者三吗?你自己说,你列的这些数目够不够?”

“而且,好歹是万历三十二年的进士,具奏和说话就是这水平?”

冯三元有口难言,肯定数目对不上啊,里面有好几条是风闻过来的,还有几句是他想象出来的,他绝对相信,只要他敢说出来,许显纯肯定乐意帮忙联合。

“臣愚钝,请陛下恕罪。”

“老尚书”,朱由校狠狠夹了一眼有些烂怂的冯三元,转头看着吏部尚书周嘉谟。

“给冯三元换个地,让他回国子监跟着贡生上两节课,先把礼和数捋顺了再说。”

“老臣遵旨。”

周嘉谟闷闷的应声,同时在心里对着东林其他人也是不停的腹诽,之前好几个人过来跟他说什么黄真之定策无遗算,同道志士为了胸中正气踊跃发声,最后竟然推出来这么个废物。

小兔崽子,回学校读书去吧!

莫名的,冯三元心里松了口气,去国子监学习,也算新差遣吧。

“姚宗文,你来”,朱由校继续点名。

“臣阅视边务,新升太常寺少卿姚宗文,具奏参劾熊廷弼,臣往日出关,阅其兵马不训练,将领不部署,人心不附戢……”

姚宗文奏疏读的铿锵有力,他是真正出关实地巡阅边地的人,虽然阅视过程中重视金钱银两多过防务,但里面写的绝对有凭有据,比魏应嘉坐在都察院里拍脑袋要紧实上不少。

只不过嘛,姚宗文对他看到的、听到的加了一丢丢自己的想法。

当年他与熊廷弼关系本来不错,后面姚宗文任户科给事中时,因为丁忧三年,回来岗位没了,姚宗文想回六科,四处求告无门。

这时熊廷弼已经在高位,他写信给老朋友请求帮忙,没想到,老熊直接给他拒了!拒了!!

这也就罢了,刘国缙可是他老师,因为跟熊廷弼意见不合被老熊参了,这可是欺师之仇,做门生的不能不报。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阁臣们有什么意见,都说说,方阁老你先来。”

朱由校特意点到了方从哲,不仅因为他是首辅,还因为姚宗文是他这边的,怎么个事?

你个派系老大出来解释解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