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大人,如今除了黑蛮,助长了好战之心,为何却不趁热打铁,一举平三蛮,反而踌躇不前。”
张居正也不客套,直接开门见山,眸中的考量之色显露无疑。
“三蛮,不过癣疥之疾,除之不过反掌之间,如今屠黑蛮,震慑之下已无异心,最多两日,他们便会摇尾乞降,一个脊梁骨都被打断的种族,灭与不灭,并不重要。”
刘祁成竹在胸,胡熊并未掩饰自己的行踪,轻易推测一番都知道,这个吞天兽神究竟去做了什么。
对于胡熊的实力,刘祁之前是有大概预测的,但他自从听到项羽亲口说出,如果死战,现阶段的他,最多支撑百八十合。
如此桀骜霸道的项羽,却做出如此评价,让他对胡熊的实力,有了一个简单的判断。
而且胡熊,可就是从南蛮开始,声名鹊起,威震大陆。
这样的一个老牌强者,威望如何,无须多言。
“那世子大人如此踌躇,却又是为何?”
张居正也不否认刘祁所言,只是接着发问。
君择臣,臣亦择君。
这种名臣,心中可都有自己的考量。
“自古以来,打天下易,守天下难,三蛮始终是一股不安定因素,可暂时威慑,但只是治标不治本。
全部屠戮,有伤天和,有违人伦,因此,想要让南蛮彻底无忧,变法,迫在眉睫。
而变法,是需要血液奠基的,屠黑蛮,就是为此,只有将威慑力彻底拉满,接下来的动作才不会被掣肘。
屠戮是这世间最简单之事,而接下来的治理地方,却让我颇有些为难。
一刀切,让蛮人为奴,自然容易,我只要在一日,南蛮便永不敢有异心。
但,想要让他们真正骨子里都认同自己为奴,非三代之功不可及,若是正常治理,民愤,恐怕能将本世子淹没。”
刘祁侃侃而谈,显然胸中已有腹稿。
蛮人与曌人,积怨已久,刘家将蛮人视为鸡犬,有用则留,无用则屠。
有用时不过施舍一些可有可无的资源,蛮人想要生存,则必须要发兵掠夺。
而刘家对于边陲子民,同样处于一个极端漠视的状态。
死一些在他们眼中的乡野村夫,便可有效降低蛮族威胁,让蛮族始终如同被他们圈养的牲畜,而血食,就是可怜的边陲之人。
也就是张居正乃中原人士,对此地并没有任何代入。
而霍去病这些行伍之人,又有几个能想到这种弯弯绕绕,只会将仇恨全部记在蛮人身上。
刘家这些年来,所作所为,确实是人神共愤。
好在,除了京都这些事情被钉死,无法狡辩。
其他事情,都足够的隐秘。
不然,刘祁甚至可能会考虑自立门户。
现在要做的,就是将所有知情人士闭上嘴。
胡熊亲自斩杀苗丹青,就是这个目的。
张居正也反应过来,这是刘祁对他的考校,他不敢大意,凝声说道:“世子大人,在下以为,或可将非边陲之人迁移至蛮境,蛮境无论如何,沃野千里,若是开发得当,得到的益处甚至不亚于十万雄兵!”
“这只是第一步,张先生,总不会就这般浅显的计划就敢来寻本世子吧!”
刘祁似笑非笑,令人捉摸不透。
张居正也是心中一凛,刘祁年岁不大,心思却是如此缜密,霸道之余却给人留有余地,进退有度,手腕过人,如此看来,已有雄主之姿。
对于他的身份透露,他倒觉得再正常不过,如果堂堂刘家世子,能让一个来历不明之人轻易接触,他倒要觉得,刘家是否值得他效忠了。
“世子大人,您是明白的,只要有了人口,什么事情都可以用时间来解决,到时候,无论是促进两族联姻,亦或是开通边关贸易,都易如反掌,至于这片边陲之地,在下以为,大有用处,需尽快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守城之将,昨日夜里,已经偶感风寒,不幸离世,为引起恐慌,因而秘不发丧。”
刘祁指腹敲打桌案,脸上挂着和煦笑颜,但那话里话外藏着的杀气,让人不寒而栗。
守城之人,有心气,却能力不够,有私心,却并不为刘家所想,这样的人物,刘祁怎么可能让他继续存活。
项羽一战破军,威信已然树立。
守城主将一死,又有刘家背书,项羽继任只不过是板上钉钉,当然,项羽也不会在这个位置待太久。
毕竟,他是一把能撕碎敌人血肉的神兵,坐立后方,实在是太过屈才了。
张居正对刘祁的看法,又更上了一个台阶。
如若项羽没有这场大胜,主将便可留着逐步过渡权利。
但昨日京冠一铸,南境之人谁不知霸王项羽天威。
这种时候,主将活着,对刘祁没有任何益处。
如此雷厉风行的处事风格,让张居正也大加赞赏。
至于百姓愿不愿意迁移,刘祁其实从未考虑过。
如今战乱四起,他随意安插一些人马用来蛊惑人心,再以粮草辎重为饵,实在不行,马匪横行,乱造杀戮,为保民安,无奈只能出此下策,令人们只能前往即可。
关于这点,两人都心知肚明,却都没有直接点出来,因为,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刘祁站起身,在月光的笼罩之下,更显得虚无缥缈,不可琢磨。
他负手而立,视线仿佛跳过了墙院,凝视着整座天下。
不多时,他斩钉截铁的说道:“吾有鲸吞天下之大志,而你张居正,有治国安邦之能,本世子一清二楚,当然,也只有本世子可以一清二楚!”
刘祁那股子少年意气,却又有着完全不相符的城府,张居正也不由得为这样的少年折服,或许,唯有这样的人,才可以做他张居正的主公吧!
一念至此,张居正弯腰下拜:“草民张居正,愿奉世子为主,从此以后,必为主公千秋伟业,禅心竭力!”
“哈哈,昔日曌太祖得贤臣喜不自胜,曾言,得此一人助,便犹如十万精兵入其麾下,今日吾得你张居正,犹胜那太祖募贤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