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俊挥舞红袖,夹着嗓子,唱着戏曲。
他一身红衣,凄厉而悲痛,闻者落泪。
直到李多祚闯入,打断了他的表演。
“殿下,成王求见。”
成王便是他的皇叔李千里,其是吴王李恪之子,现任左金吾大将军、
神龙政变以后,虽说李家复辟,但把持朝政的仍是武家人。
武三思、太平公主、上官婉儿,都跟武则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李家的宗室只好韬光养晦,以免步武则天时的后尘。
相王李旦宁愿做个缩头乌龟,整日不出王府,不问政务。
他儿子临淄王李隆基前段时候,主动请缨离京,前往潞州,明显是避祸。
而成王李千里,与他们不同,他采取的是左右逢源的策略。
他不但竭力讨好皇帝和韦皇后,也对武三思和太平公主极尽谄媚。
想要左右下注。
如今,他来东宫,做甚?
李重俊脱下红色的长袍,也顾不得擦汗,便说道:“让他进来。”
一盏茶的功夫,李千里风尘仆仆的赶了过来。
他看了眼太子的妆容,脸上一闪而过的惊恐,随后又换成笑意,拜道:“臣李千里,拜见太子殿下。”
李重俊连忙把他扶起,“皇叔,我们是一家人,这不是朝堂,何必拘泥于繁文缛节?”
这段话,说得李千里感动。
他佯装抹抹眼泪,说道:“殿下,如今武三思当道,大家被他蒙在鼓里,前日又听说安乐公主想被立为皇太女,我们李家的江山岌岌可危。”
李重俊皱眉道:“皇叔,本宫知道你心系李家,可如今他们武家势大,本宫又能如何?”
“我们李家应该团结起来,太子您只要振臂一呼,我成王还有相王等必将追随你左右,除灭武氏,还李家太平。”李千里慷慨陈词,不像从前那副唯唯诺诺,左右逢源的模样。
李重俊背过身去,不敢回答,如今他被大家禁闭,谁知道这皇叔是不是来套他话的。
现在这个情况,谁都不能相信。
李家之人就是如此不团结,才落得如今的下场,否则怎会被阿武窃居大位。
李千里见李重俊没有反应,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
“殿下,不用怀疑,你看看这个,就明白我的决心了。”李千里挑了挑眉,示意李重俊拆开密信。
李重俊满脸狐疑,不知这位皇叔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他缓缓拆开密信,读了起来。
越往下读,他的脸色越是凝重,直到全部读完。
他倒吸一口凉气,“这密信从何而来?”
“今日有人交到我府上。“李千里回答道:“不管如何,他肯定是对武三思不满之人。”
李重俊来回踱步,心潮彭拜。
这封信上写着武三思如何假意被行刺,陷害驸马的过程。
另外还附着另外一封信,是韦皇后和马秦客的情书,并且直斥韦皇后和武三思及杨均也有奸情。
事情变得有意思起来了。
李重俊嘴角露出一抹微笑。
“皇叔,你当真愿意帮本宫?”李重俊看向李千里,神色严肃的问道。
李千里慌忙跪下磕头,大声说道:“太子殿下,您是我李家唯一的希望,如今大家昏庸,轻信韦皇后和武三思,我们李家之人如履薄冰,有了这封信,我们定以太子马首是瞻。”
“好!”李重俊猛拍桌子,“李多祚!”
“在!”
“速速修书沙吒将军,令他告诉乌质勒大汗,该是他履行承诺的时候了。”
李多祚一脸惊讶,小声提醒道:“可殿下我们的诱口生意被安乐公主识破,大汗很是生气,他会不会依言帮我们?”
李重俊冷笑一声,“只要本宫当上皇帝,他要什么有什么,区区孩童算什么难事?”
“诺!”李多祚这才领命而出。
“皇叔,就由你去联络相王,如果有相王和临淄王的支持,我们就事半功倍了。”李重俊对李千里说道。
李千里信心满满的回应道:“相王和你我同是宗室,当团结一致,我相信相王一定会帮我们的。”
李重俊满意的点点头,如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而本宫先去大家那里弹劾武三思,看大家如何反应?”李重俊幽幽地说道:“如若大家惩治武三思,那就皆大欢喜,如若大家想包庇他们,那么就别怪本宫出此下策了。”
李千里听到此处,后背发凉。
他想不到太子如此果断,想要发动政变。
这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原先,他只不过是想扳倒武三思,提升李家的地位。
现在却一发不可收拾。
不过好在太子英武,他的安排令自己十分满意。
他早就跟乌质勒暗通款曲,加上自己和相王两人相助,内外夹击,当可尽除武家余孽。
太子登基,掌握朝堂的便是他们李家之人了。
李千里想到这里,不禁笑出了声,突然意识到自己失礼,连忙捂住了嘴。
李重俊没有注意到李千里的心理活动,他在心中盘算着每一步。
此次,不成功便成仁。
太宗能通过政变上位,他也可以,这是他李家的传统,他信心满满。
此次,甚至比玄武门胜算更大。
李家团结一致,乌质勒作为外援。
一发必中,必定斩杀武三思和安乐公主,还李家一个天下。
他抚摸着鲜艳的戏服,说道:“送信之人,就拜托皇叔好好查查,毕竟能知道这么多的人,一定是皇宫内大家的亲信。”
李千里点点头,“我和殿下观点一致,我自会去查找,此人既然给我们通信,相信一定是站在我们这边的,到时我们得势,他一定会主动现身。”
李重俊摸摸下巴,点点头。
这个送信之人一定十分小心,且身份敏感,不可暴露。
他在等待机会,如若自己获胜,他定然主动现身,这是大功一件。
如若自己失败,他也能隐身在朝堂,不被揭发。
可谓两头下注,通赢。
他微微一笑,自己绝不会容许这种事发生。
他身为太子多年,在大家面前也有许多亲信耳目,只要稍加查找,定能揪出这个送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