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崔道恒打着哈欠,踩着点来到了大理寺上班。

新的摸鱼的一天又开始了。

和李隆基抓了一夜的刺客,让他身心俱疲,他果然不适合奔波劳累。

安乐公主据说受到了惊吓,这几日应该不会来找他麻烦了,终于能清静了。

他伸了一个懒腰,看到王义面色凝重的走了过来,似乎心事重重。

“义哥,早。”崔道恒挥了挥手。

可奇怪的是,王义并没有反应,低着头,无视他走了过去。

今日的他很反常。

他一把拉住了王义,正色问道:“义哥,出什么事了?”

王义这才惊醒过来,勉强挤出一抹笑容,说道:“是守一啊。”

“你怎么了?魂不守舍的。”崔道恒关切的问道。

王义欲言又止。

崔道恒道:“是兄弟就不要见外了,如果有什么麻烦,我一定尽力帮你。”

王义叹了一口气,说道:“多谢兄弟,这事你也帮不了。”

“有什么事别憋在心里,说出来会好受些。”崔道恒把他拉到茶几上,泡了杯热茶递给了他。

王义眼神闪躲,端起茶杯,轻嘬了一口,“昨日刺客之事,你听说了吧?”

崔道恒亲历了此事,当然知晓,他点点头,问道:“刺客之事,与你何干?”

王义说道:“今日朝会,梁王上书告驸马都尉王同皎是刺客的幕后主使。”

崔道恒心里一惊,这梁王怎会这么快找到幕后主使?

据他所知,刺客都死在了当场,死无对证。

他也扒开了刺客的衣服,身上并无“昭”字,毫无线索,即使要查,也需要时间。

怎么短短一日,便查出了幕后之人,还指名道姓。

崔道恒心中不免疑惑。

“这王同皎和你同姓,难道?”崔道恒已猜到了一二。

王义深吸一口气,脸上阴沉的道:“没错,我和他同属琅琊王氏,但他是大房,我只是偏远小房。”

“那陛下怎么处理?”崔道恒继续追问道。

“株连三族!”王义开口道。

这四个字震惊了崔道恒,他出生太平之世,从没有经历过封建时代的狠辣。

昨日第一次杀人,虽说是刺客,但也让他心绪不宁。

株连三族更是让他有些哽咽,即使王同皎真是刺客的幕后主使,但他家中老小,并无预谋,竟然都要斩首,这是何等不公。

王义说道:“我幸亏是远房,没有牵连,但我琅琊王氏本就衰弱,大房陨落,必将导致我们被其他世家针对,今日一早我妻子也被岳父召回了娘家,故而今早心绪不宁。”

古时的联姻只看利益,即使王义和怀柔县主感情很好,但县主娘家之人觉得琅琊王氏势衰,过河拆桥也是常事。

怪不得王义无精打采。

没有了大房的庇护,琅琊王氏之人必将遭到其他世家的排挤,甚至陷害,他们的日子不好过了。

崔道恒心中感慨万千,世家表面光鲜亮丽,但如果卷入了政治纷争,也不免危机重重。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想当年北魏崔浩才华横溢,官位亨通,可一朝被抓到把柄便落得全族身死的下场。

临刑前,更受到尿溺的屈辱,毫无世家的尊严。

伴君如伴虎,此次李显算是手下留情,只株连王同皎一家,那也是因为琅琊王氏本就势微。

如果是他们博陵崔氏呢。

崔道恒心中冒起一股凉气,他们这个小房毫无倚靠,岂不是说倒就倒。

原先崔道恒以为人没有梦想,跟无忧无虑没有分别。

现在王义的事情证明,在这个时代,不进则退,想安安稳稳当个闲人,难上加难。

他拍了拍王义的肩膀,安慰道:“事情还没查清楚前,你就不要担忧了,我想裴大人一定会还驸马一个公道。”

王义却摇摇头,苦笑道:“陛下根本没有给机会,今日王家就被抄家灭门!”

王义的话再次震惊了崔道恒。

没有证据,没有调查,单单就凭武三思一句话就让王家三族俱灭。

他皱起了眉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热茶,压抑心中的这股凉气。

这时,一个官差匆匆忙忙的闯了进来,不无兴奋的说道:“守一,快来,有圣旨到了,陛下要封赏你!”

......

大理寺大殿。

所有人都跪下接旨。

宣旨的还是杨思勖,他的脸上笑意盈盈,说道:“大理寺丞崔道恒破案有功,特着升为大理寺正,赏金千两,布五百匹,钦此。”

“谢主隆恩。”放在以前,崔道恒必然推辞升职的封赏,可现在他明白家族必须有个依靠。

崔度的两边下注并不靠谱,不论太子还是安乐公主都将成为历史中的尘埃。

真正的胜利者是临淄王李隆基,他必须倚靠这位中兴之主。

什么安史之乱,都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那时候他都七老八十了,没死已经万幸了。

必须着眼当下。

他接过杨思勖递来的圣旨,脸上并无兴奋之情。

杨思勖疑惑的说道:“崔道恒,你救了梁王,受到陛下的赏识,怎么不高兴呢?”

崔道恒忙挤出一丝笑容,说道:“没有的事,以后还请公公多提点。”

说着,他指着那封赏的一千两黄金,说道:“这一千两黄金,我拿出五百两,就当孝敬公公的了。”

崔道恒知道杨思勖以后是李隆基的亲信,如今和他搞好关系,必然大有益处。

杨思勖一副受宠若惊的表情。

平时宣圣旨,旁人给个一锭金子,已经极为大方了。

想不到这崔道恒竟然给他一半。

他忙笑道:“崔大人,这不太好吧。”

称呼的转变也使崔道恒看穿了他内心的喜悦,崔道恒笑道:“公公不用客气。”

说罢,亲自将五百两金子整理好递给了杨思勖。

杨思勖咳嗽了两声,装作勉为其难的说道:“崔大人既然这么说,那恭敬不如从命了,我定会在陛下面前给崔大人美言几句。”

“那倒不用,我听说临淄王即日就要前往潞州。”崔道恒说道:“还请公公多在陛下面前说道说道,让临淄王早日回京。”

杨思勖被崔道恒搞得一头雾水,不过收人钱财,也不好拒绝,他笑道:“崔大人放心,临淄王不会久在潞州的。”

【作者注:1、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世说新语》。

1、崔浩:“真君十一年六月诛浩,清河崔氏无远近,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皆浩之姻亲,尽夷其族。初,郄标等立石铭刊《国记》,浩尽述国事,备而不典。而石铭显在衢路,往来行者咸以为言,事遂闻发。有司按验浩,取秘书郎吏及长历生数百人意状。浩伏受赇,其秘书郎吏已下尽死。”——《魏书》卷35《崔浩传》。】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