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满瓶知道后,又连忙拉着黄师傅的手一番感谢。
等将布匹拿过来之后,这个黄师傅果然是个好手,拿着一根儿软尺,对着陈满瓶就是一阵两身。
然后拿着一个白色的石笔,在布匹上写写画画的起来。
最后不用十几分钟时间,便拿着剪刀,直接裁剪好了。
“这个送给你们,到时候缝到衣领里,保证衣服穿破了,领子也板板正正的。”
黄师傅将裁剪好的材料打包好,然后从自己的工作台拿出的一根,一寸多宽一尺来长的皮质材料,一起放在了裁剪好的布匹里,笑着说道。
这年头,大家可都是把人情世故拿捏的死死的。
俩人出来之后,便直奔人民理发店。
“咱们公社理发那首数胡一刀,听说连县里的主任都要跑来找胡一刀理发。”
刚刚进的理发店,陈满瓶变小声的给陈平安介绍着,新堡子公社理发一哥Tony胡的各种江湖传闻。
“你们两个谁理发?”
刚进去便有人直接问道。
“一起,我们俩都要理发。”
陈满瓶连忙说道。
毕竟接下来他要结婚,而陈平安也要去城里当工人。
所以他们两个的头发便要奢侈一次,享受享受城里人的待遇。
要是在以前,他们俩可不敢进理发店,平日里都是头发长了,随便找把剪刀互相剪一剪就是了。
“行,知道了。
我们俩坐这里。”
那人说着,便将俩人分别往两把椅子上按去。
“诶,等等,那个能不能让胡师傅理?”
陈满瓶有些着急的说道。
听了他这话,店里的理发师都不由得笑了起来。
“哈哈,小伙子,你们都找胡师傅理发,胡师傅就是再长两只手,也忙不过来呀。
你们非要等胡师傅,怕是等到明天也轮不到你俩。”
一旁正剪刀用得飞起的胡一刀,这时候也是满脸的苦笑。
这些人也不知道什么毛病,明明大家理的头发都是一模一样,说自己的水平高,一的好看,都要找自己理。
这简直是害他呀!
明明大家拿一样的工资,他一天剪的头比别人的要多好几倍。
到哪去说理呢?
最终,陈满瓶也是没有享受到新堡子公社剪头的最高待遇。
给他剪头的是,一个20岁出头的姑娘,剪头的过程中,一个劲的叫他别动。
剪完头发之后,陈满瓶还闹了个满脸通红。
毕竟对于他这种没结婚的小伙子来说,一个20多岁的姑娘,还是一个长相不错的姑娘,不停的摸着他的头,总是会胡思乱想的。
而陈平安显的就淡定多了,那位50来岁的阿姨给他理发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毫无波澜。
剪完头,两人出来之后互相看了看。
不得不说,这一毛钱确实花的值,比以往自己剪的好看的太多。
当然了,这一毛钱不仅剪发,还会进行修面。
比起后世来说,要值不少。
接着俩人就采购了一些其他东西,比如是红色的被面,印花的床单,还有什么暖水瓶,搪瓷脸盆,等乱七八糟的东西搞了一大堆。
毕竟陈满瓶这一次,不仅仅是要准备结婚的东西,他们结完婚也就算是正式分家了,很多东西都需要准备好,毕竟居家过日子,需要的瓶瓶罐罐实在是太多。
两个人来来回回的采购着各种东西,时间很快的,便到了中午。
国营饭店这边开着三间房,中间最大的那处,是各种炒菜和高档的吃食。
左边稍大一间,是专门做面食的。
都是这地方的特色面食,主打的是金城牛肉面,当然了,还有烩面,炒面,加工面等等。
右边的那一间,是一些小吃,主要经营的是酿皮子,黑米皮,牛筋面。
叔侄俩走过这里的时候,暗暗的咽了咽口水。
从那中间的屋子里飘出的味道,实在是太过吸引人。
这地方地处西北,主要的菜品就是牛羊肉等清真菜。
这会儿,陈平安闻着黄焖羊肉的味道,整个人顿时都走不动了。
叔侄俩对视一眼,陈满瓶咬了咬牙说道:“走,咱们中午吃牛肉面。”
陈平安点了点头,说道:“好。”
俩人走到左边那间,刚进门便见柜台上,绑着各种牌子,上面写着价格。
牛肉面大碗3两粮票,两毛八。小碗2两粮票,两毛一。
“碎爸,我要大碗。”
“嗯。”
“两个大碗,这是六两粮票,五毛六,您收好。”
陈满瓶心疼的从兜里拿出粮票和钱,仔细的数了两遍,这才递给对方。
电子服务员核对完粮票和钱之后,直接给陈满瓶两个写着大字的木牌。
同时,他朝着灶台的方向喊道:“两个牛大。”
陈满瓶也是拿着木牌,到了出餐的位置,然后朝着陈平安问道:“你吃什么?”
“我要二细。”
“师傅,两个二细。
加面,加辣椒,加蒜苗,加点肉啊。”
师傅也许是第一次见到这么不要脸的人,愣愣的看了一眼陈满瓶,嘴里骂道:“给你加头牛,要不要?”
话是这样说,转过头,他对拉面的师傅说道:“两个二细,加面。”
当然了,至于加肉,那是想都不要想。
如果自己真的想吃,掏钱就可以加。
那些收入可以的,生活过的有滋有味的人,吃牛肉面自然是不会像他们两个人这么寒酸。
人家那都是肉蛋双飞,一份面里肯定要加一两肉,加一个水煮蛋,再配上两碟秘制的凉拌小菜,那滋味才叫一个地道。
像他们俩这种,只能是填饱肚子的吃法。
“两个二细,加面的好了。”
听着出面口的呼喊,两人连忙起身,直接去端饭了。
这种店里,可别想着吃饭给你端过来,那都是需要自己去端。
如果非要人家给你端过来,那怕是想要折一条腿。
将碗放到桌子上,陈平安闻着香味儿,只见碗里一清二白三红,色泽层次分明,诱人的很。
他拿起筷子,直接将面搅了一下,然后捞起来咬了一大口,同时吃了半瓣蒜,简直就是美到灵魂的味道。
一口面吃完,还有小心翼翼的用筷子夹起了,跟花生米大小的三粒牛肉,小心的放在嘴里咀嚼着。
后世都说这肉切的晶莹剔透,薄的能够透过光。显然是胡说八道了,人家明明是跟花生米一样大小的三粒。
不一会儿功夫,面条就被陈平安吃了一个净光。
然后他端起碗来,两三口便将汤喝了个干干净净。
这牛肉面,不管是面条还是汤,都是难得的好东西。
吃完之后肚子里暖暖的,全身舒坦极了,整个人的心情也是好了不少,有一种幸福的感觉,萦绕在心头。
“要是这以后,天天能吃牛肉面,该多好啊。”
吃过饭,俩人出了饭店,陈满瓶不由得感叹道。
陈平安听到这话,却是摇了摇头。
这天天吃牛肉面,谁遭得住啊?
只不过,在这个物资贫乏的年代,这玩意儿确实是难得的好东西。
回的路上,陈平安背着一个大铁锅,手里还拿着一个竹筐,里面装满了东西。
陈满瓶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肩上扛着一个布袋子,里面也是装满了各种东西,时不时的还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