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这藏书库内,经常日夜读书,十天半个月不回家也是常有的事情。
咸阳宫管饭管看书,对他来说就是天堂。
他在这个地方,过着与世隔绝的地方,竟然不知道扶苏都已经变成了秦二世,方才知道扶苏已经杀了赵高。
可是让大家伙感到惊讶的是,这个男人听说当初陷害自己的仇人被杀之后,竟然没有半点的快慰。
原来,这咸阳宫里赵高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已经很久了。
宫里大多数人都受过他的欺负。
要么顺着他,要么别做好人,只要做到这两条,就可以在咸阳宫过的安生。
大家伙知道扶苏清君侧了,一个个那是纷纷激动的不行,比过年还要开心啊。
但是这个人就表现得很平静。
小吏们忍不住问,“您为何不为此感到快活呢?”
“天性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君子道消,小人道长。”
“每一件事,都是有始有终的。”
“坏事不管再多么糟糕,都有穷尽的一天。好事不管多么美好,也都有结束的一日。”
“赵高总是喜欢弄权谋私,仗着始皇帝陛下的恩宠,横行无忌,无所畏惧。”
“可是这样的人,他也逃不过定律。”
“迟早有死亡的一天。”
“见微知著,从一个微小的事情,就可以看出来这个人的为人。从一个人多年来的作为,就可以看到这个人的结局。”
“赵高多年来恶贯满盈,老天不会放过他的。”
“而天道无情,常与善人。我只要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老天绝对不会苛待我。”
这主管和小吏们听着这席话,一个个对他都流露出崇拜的神色。
众人了解原委,终于知道了他是谁。
长吏站起身来,对着他行大礼,“原来是张御史啊。”
张苍亦然起身,“今夜看到我的事情,不值得对外说啊。”
张苍就知道,这些个小官吏们平日里不好好读书,每天最热衷的事情就是和同事聊天谈论别人做过的事情,说过的话。
然而传也就罢了,却总是传不准。
张苍不想多事。
在咸阳宫经历了一番风雨,现在的张苍低调的多。
毕竟,谁能想到仅仅是因为长得英俊潇洒,伟岸,就能够引起小人的嫉妒。
他若是再表露自己才华横溢,那不是要被人活活吃了吗。
旧的赵高死了,可是未来还是会有新的赵高出现。
这些人当着张苍的面,满口答应了,说是以后绝对不往外说。
张苍请他们喝酒吃饭,到了天快亮的时候,他们才离开。
等到第三天的时候,张苍就已经在整个咸阳城里都出名了。
要不怎么说,上行下效呢。
从前嬴政做皇帝的时候,张苍这种人,都是被大家所排挤的。
但是扶苏做了皇帝之后,张苍这样的人,成为了大家心目中公认的有本事的人,很多人都在夸赞他,称颂他的德行。
蒙毅一直想为扶苏寻找一些得力的帮手,他从计相口中得来这个消息后,那是非常激动。
他立刻就去向扶苏禀报这件事。
扶苏听到这个人叫张苍,那自然是想都不想,直接就要启用他。
可是冯去疾却站出来说,“陛下,您还没有正式登基,天下人也还不知道这件事。您现在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安抚旧臣。”
“张苍没有尺寸之功,仅仅只是因为说了几句话,陛下就以之为贤,想要拔擢他为上卿,为陛下出谋划策,这并不妥当。”
“陛下若是想要使用他,随时征召即可。如果就因为这么一件芝麻大的小事情,就去任用他为上卿。那这不是很荒唐的吗。”
“他已经是大夫了,算得上位极人臣了。”
扶苏也知道冯去疾的意思,无非是大家现在都还对扶苏处在观望状态,都还没有磨合好。
而扶苏这就启用张苍做大事,会引起众人的不满。
扶苏就说,“朕想要启用张苍,为的是有人辅佐朕,帮助天下的民众过的更好。”
“可是如今你们都反对这件事。朕反对或者忽略诸位大臣反对的意见,便是一意孤行,这会弄得君臣离心。”
“君臣离心的话,就会导致朝政大事不能够做好,那么这样一来的话,结果就会非常危险。民众的生机就不能被保障。”
“所以朕今天就听从丞相你的话。”
冯去疾听到这样的回答,自然高兴。
“陛下能够懂得君臣相处之道,这是做明君的征兆啊。”
扶苏笑道,“没有诸位大臣们的帮助,朕是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的。”
大臣都呆呆地望着扶苏,怎么说呢,好像以前的那个扶苏又回来了。
但是大家又觉得哪里怪怪的,说不出来。
看到冯去疾这样的反应,扶苏知道,自己未来启用其他有能耐的贤能怕是阻力更大。
张苍,和冯去疾都能算得上是同一派的人。而且张苍身为御史,地位并不低下,还经常和咸阳城的大官们有交集,总的来说有些份量在。
虽然张苍没有被立刻委任高职,可是他也因此出名了。
一时间,张苍在咸阳里声名大噪。
咸阳的小说家,就把他的故事,写成了故事,到处给人讲。
如此一来,张苍就成了天下人人都知道的贤士。
而另一边,扶苏这里终于举行正式的登基典礼了。
扶苏在短短半个月内,把秦始皇送去了遥远的兰池行宫,重兵护卫。
随后又天天开朝会,硬生生让大臣们养成习惯张口闭口都称呼自己为陛下,有事情第一个想到自己。
为了淡化嬴政的影响力,扶苏刻意地对着大臣们提了老丞相王绾。
大家伙听到这个名字,一个个眼睛都亮了。
还是那句话,能够做老大,谁甘心做老二啊。
扶苏只用分封这个事情,就把大臣们的胃口吊足,让他们对自己死心塌地的。
只要有了信心,有了希望,帝国的臣子们一个个又开始生龙活虎、信心十足。
这次的登基典礼,搞得非常欢庆。
扶苏回来了,咸阳的大臣们惴惴不安,可是百姓们夹道相迎,个个拍手称庆,全世界都在议论扶苏,说他是个孝顺的儿子、英明的君主。
在扶苏正式登基的这一天,帝国事先通知境内所有人,在戊寅己卯庚辰三日举国休息。
所有咸阳的民众,还有附近乡下的民众,都可以前来参观他的登基典礼。
是以扶苏登基的日子,所有的民众,都围在了咸阳宫外。
一个繁盛的帝国时代,终于在扶苏这一代开启。
而整个华夏民族的历史,也因为扶苏的继位而被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