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文武百官,都在拜见扶苏。
扶苏就要兴致冲冲地去接受这个位置,他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扶苏就要迈着大步上座时,忽然间感觉自己两脚上有什么东西。
他往往左右一看,原来是蒙毅和李斯两个人分别踩自己的脚。
在这宽大的宫殿里,每个人上朝穿的服饰基本上都是以深衣为原样而改造的,根据官阶爵位定颜色不同,所带官帽不同,佩戴之物也不同。
不同于军营之中,将军们根据军功爵位所需要梳的发型不同,朝堂上每个人都戴着厚重的发冠,是以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把头往下低。
平日里,大臣们整整齐齐,仪容非凡,看起来都像是大臣。
朝拜时,联袂成云,煞是好看。
老祖宗的审美,贵族们的审美,绝对是世界顶尖的。
只是,自然的,这一幕,自然而然也被大家伙都看见了。
诸臣们穿着这样的服饰,一个个都要正襟危坐,稍微有点动静,就引起众人的围观。
是以平日里每个人在朝堂上,都极其考验忍耐力。稍微有点儿举止不合理的,还会被记录违规。多次违规,那就停薪留职回家待几个月再回来。
大臣们都坐到了这个位置,到了皇帝跟前,一个个被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记录自己犯错,那岂不是很不是滋味。所以个个在朝堂上都很老实。
每个人,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他们绝对不会做出奇怪的举动,除非忍不住。
李斯快速地收回脚,脸上一派云淡风轻的模样。
蒙毅收的慢了些。
大伙儿都齐齐望着这三人。
扶苏不明白这两人要干嘛,想了想,他们一定是提醒自己要整理仪容,慢一点,用最风雅的姿势登上王座。
只是扶苏又要走,这时候,李斯和蒙毅又开始一人踩了一下。
这次就踩得更疼了。
扶苏险些一句卧槽就出口。
这次他不敢走了,不等他问,李斯低声说,“谦让些。”
蒙毅也低声说,“之前您不是挺会的嘛。”
在一众大臣们被淹没的卫延望着这一幕,虽然看不懂他们到底要干什么,但是觉得这样很厉害。
不一会儿,扶苏转身,反而走到了臣子边上,对着一众大臣们说,“扶苏德薄才疏,对上做不到孝心,对下做不到宽容仁慈。”
虽然只是谦虚的话,但是扶苏觉得自己真的很棒。
他继续着自己的说辞,“今日能够登上这个位置,全赖诸位不(嫌)弃。”
“君父尚且在病榻上,我此时登基为帝,实在是于心不忍。为人儿子,怎么能这么做呢?”
姚贾听到这个,可就不难受了,一下精神了,一脸兴奋地望着扶苏。
大臣们也都惊讶地望着扶苏,纷纷肚子里讶异,他居然还知道自己不行。
扶苏抬起头来,看到大家眼睛都瞪得像是铜铃一样。
众大臣一个个望着扶苏,你望着我,我望着你。
就在这个时候,李斯却又故意地望向门外那些甲士,他们比平日里多了三倍。
姚贾见状,气愤的咬紧牙齿,抿住嘴唇,随后把头往后缩了回去。
大臣们一个个不情愿,但是纷纷脸上堆着灿烂的笑容,“陛下才德兼备,心胸宽阔,孝感天下,帝位当之无愧。”
“请陛下受之。”
扶苏本来就姚接受了。
但是看着大家伙拉着自己做皇帝的声音有些微弱,好像很勉强似的。
扶苏不免再次推让,“朕德行不够,不足以为政。对下不能服众,如何祭祀天地山川呢,如何进入宗庙面见天地祖宗呢。”
大臣们这会儿一个个警醒起来了。
声音比之前大了不少不说,细数了扶苏过去所有的功绩。
“臣早就看出来了,公子有帝王之资。”
姚贾能说会道,一通话把扶苏都逗乐了。
虽然人人都知道,献媚让人觉得不舒服,可是有些人能够做到通过让自己献媚,极大的满足对方内心深处的权力欲。
扶苏见状,也就在考虑到底要不要留姚贾一命。
因为小人太多了,但是有才华的小人,那还真是凤毛麟角。
但是扶苏还是谦让了。
这是他第二次拒绝登上王座。
扶苏做了很多史书上不能写的事情,但是也得做一些史书上能写的事情。
不然史官们写什么传给后人啊。
第三次,百官们心服口服地拜请扶苏登基。
扶苏终于接受了。
三次二让一受,这不是虚伪,只是古老的礼仪罢了。
之后,扶苏就坐上了皇帝的位置。
今日这场相对简陋的仪式是扶苏正式拿到权力的标志。
不过那些虚的、华丽的、有夸张大排场的,那都是场面活,不代表什么正式的意义。这都是大礼仪的内容,包括正式举行登基典礼,还要去告知宗庙,之后还要颁发文书告知天下。
前前后后得一个月走流程。
扶苏把这些事,都交给卫延、蒙毅两个人去办了。
这个时候,扶苏还是不太信任冯去疾。
登基大典的仪式还没有举行,有些人却急躁起来。
“丞相,您可得考虑清楚。现在陛下还未过壮。一旦等到日后形成大势,到时候丞相悔之晚矣啊。”
姚贾又一次面见冯去疾,“等到蒙恬回来,一切都晚了。”
就在这个时候,冯劫推开门扇,对着屋内喊了句,“父亲,大将军回来了。”
蒙恬回到宫内,他在半路上就听说卫延派来的人和他把情况都说清楚了。
只是见到穿着皇帝冕服的扶苏,那一瞬间,蒙恬还是发怔了。
居然在没有我的帮助下,自己搞定了这么多大臣,还真的就顺顺利利坐上了皇帝。
蒙恬见到这样的扶苏,行了大礼,“臣蒙恬拜见陛下。”
扶苏笑着走下王座,“非将军之能,朕何以有今日。”
蒙恬听说了扶苏做的一些事情,感觉现在的扶苏真是不可思议。
继续使用李斯,这是行常人所不能容忍的事情。
重新整编军队,这是他在行过去他所不屑的事情。
返回咸阳第一时间没有着急自立为帝,而是等待始皇帝陛下松口,这是有勇有谋、有大局意识,有长远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