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扶苏反了! 第62章 冯去疾的怀疑

作者:皎皎秦时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15 01:17:24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公子原先在军中素来处事有方,临危救驾,保护陛下,斩杀奸邪小人。”

“功业斐然,实为储君最佳人选。”

“依我之见,此次应当由二位丞相联名上奏,请陛下册立扶苏公子为太子。”

带头说话的这些人,自然是事先已经收到了消息的人,他们急急忙忙请扶苏当太子,就是为了讨好扶苏。

蒙准忽然间就成了执戟郎。

他负责大政殿的朝会秩序。

蒙准万万没想到,回来之后大家都对他们这些人热情的不得了。

大秦帝国的丞相有二,一个李斯,一个冯去疾。

冯家的实力,那可不一般啊。

几乎满门皆为君侯。

冯去疾事先也听到了风声,但是他觉得那是空穴来风。

直到他们去迎驾,看到嬴政回来的车驾被重兵包围。

只有李斯、卫延出来面见大臣,代为宣谕。

冯去疾别说见到嬴政了,就连闹事的扶苏本人的面都没见到。

这么大的回城场面,扶苏本人竟然连脸都不露。

等到没看到赵高、夏无且等人,冯去疾这才确信事实。

不过,冯家这个时候不需要表态。

冯氏一族,那是股东,而且是股份占比仅仅次于秦始皇。

这个时候,他还犯不着着急表态。

知道内情的大臣们都在夸赞扶苏,不知道的还在询问细节。

这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了,传到宫外去,天下人也要议论很久。

大臣们都望着冯去疾。

冯去疾对嬴政,那也是忠心不二。而且冯去疾这个人非常有骨气。

他认为如果扶苏是真的篡位的话,那么他即便做了这个皇帝,帝国也不会长久。

那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冯去疾不会听从的。

冯去疾并没有回应大臣的热切请求,只是说,“我要亲自面见皇帝陛下。”

“不知右相可否安排?”

李斯并不意外,毫不慌乱地说,“待我禀报陛下。”

曾经,口口声声发誓永远只忠心于嬴政的大臣们,如今一个个纷纷倒戈相向,全部都说扶苏的好话。

嬴政若是见到这场面,怕是要气晕过去。

扶苏在帘幕后站着,观望着那些大臣们的反应。

有时候,未必急着帮助自己登上皇帝宝座的人才是忠臣,值得信任。

也未必那些罗里吧嗦想着要考证的官员是对自己不利的。

扶苏看到冯去疾的反应,更加相信了嬴政的选择,这个人在帝国危难的时候,是可以出来当大任的。

嬴政带着李斯、赵高一起外游,把咸阳老家丢给冯去疾一个人看着。

现在,冯去疾亲自证明了,当初嬴政的选择是对的。

他是大秦帝国真正的宰相。

扶苏记得,在历史上,冯去疾是秦朝的丞相。

由于在秦始皇突然去世后,秦二世胡亥继承皇位,而冯去疾等大臣们成功劝说秦二世胡亥停止了秦始皇的兵马俑挖掘工作,避免了国家资源的浪费和军事机密的泄露。

此外,冯去疾还曾与李斯和将军冯劫一起去劝说秦二世,让他停止加征重税给百姓,但是这件事没有成功。

后来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因秦二世常居宫中与赵高议决政事,公卿大臣们很难见到他。

冯去疾就与丞相李斯、将军冯劫进谏,告诉胡亥说,关东“盗贼”蜂起,皆以“戍转漕作事苦,赋税大”,力主停修阿房宫,减省戍转。

但是因为他关心民生,想要保护帝国基业,结果触怒了秦二世,最终被下狱论罪。

他与冯劫以“将相不辱”为由,最终自杀。

把莫须有的罪名安在帝国丞相冯去疾身上,对他何尝不是一种致命的羞辱。

老人家羞愤难当,气愤不已,自绝而死。

他也是历史上唯一留名的,在大秦帝国最后的余晖之中为义节而死的有骨气的大臣。

扶苏在帘幕后看到这个人的真容,顿时就对自己的未来生出了更多的信心。

他决定,征服这位老丞相,让他心甘情愿地为自己办事。

帝国有这样的人才,何须还要去外面寻找呢。

扶苏是真的行赏这位丞相,在一众大臣都倒戈相向、见风使舵的时候,他像是定海神针一样,岿然不动。

果然,大臣们看到丞相冯去疾没有迎立扶苏为太子,立刻安静下来。

他们好像又忽然间有了大脑一般,开始分析此事的可行性,或然性。

众人安静下来后,扶苏拜太子的事情,又开始悬停在空中。

扶苏慢悠悠地回到章台,他的两个贴身卫士,新和忍像是提前商议了一样,问说,“丞相要是刨根究底就没意思了。”

“就是。难道我们公子就不能自己继位吗?何须他的同意。”

“这一来二去的,多折磨人,前几天都直接叫陛下,现在又成公子了。”

“别这么说,说的好像我们公子不行似的。”

扶苏听到这,终于开口了,“放肆!”

“你们俩一天到晚能不能有点正事做。这事情是你们两个能够议论的吗。”

扶苏黑着脸。

新小心翼翼地问,“公子,我这也是为您着急。”

“急什么?”扶苏先是抚摸着传国玉玺,摩挲着虎符,“有些事,本来就是慢慢来的。急不得。”

“事急则缓、事缓则圆、事圆则通。”

“这么大的事情,越是慌慌张张,越是可疑。”

“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是要淡定。”

“朕到想要看看,冯去疾愿不愿意奉我为帝。”

“你们这就去安排,让他来见始皇帝陛下。”

蒙毅追问,“这事好办。可是公子您就不打算见见大臣们吗?”

“大家都很想见公子。求见公子的人越来越多了。”

扶苏摇头,“我要照顾君父的饮食起居。没功夫。”

扶苏知道,这个时候着急见自己的人,其实就是些关键时刻倒戈相向的人,见了也价值不大。

反倒是那些不想见自己的人,值得留意。要么是地雷、要么是忠臣。

他们的价值可比着急忙慌献殷勤的人大多了。

说着,扶苏淡定地、堂而皇之地一屁股坐了下来,拿着嬴政的奏折,批了起来。

大伙儿望着扶苏,一个个眼珠子都直了。

扶苏悠哉悠哉地转动着笔,“给君父分忧,我义不容辞。”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