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陈振生就坐着班车前往县里位西边工业区的农机站,这是一栋灰砖建成的平房,院子里停放着各种农机设备。
走进农机站,陈振生看到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干部正在翻阅文件。
“同志,我想了解一下拖拉机的价格。“陈振生上前打招呼。
那名干部抬起头,打量了一下陈振生:“你是哪个村的?“
“我是红星村的。“陈振生一边说,一边递过今早去陈大柱那里开的证明。
“拖拉机啊,“干部放下手中的文件,“我带你去看看。现在我们这里主要有几种型号。“
两人来到院子里,干部指着一台锈迹斑斑的拖拉机说:“这是东方红-54型,12马力的,价格3200元。这台是我们去年从苏联进口的,虽然外观有些旧,但发动机还是好的。“
“还有这台,“干部又指向另一台稍微好一些的,“东方红-75型,25马力的,价格5800元。这是从德意志进口的二手设备,经过我们技术人员检修,性能还是很不错的。“
陈振生心中一沉,这些所谓的“进口设备“根本就是外国淘汰下来的破烂货。德意志那台虽然马力大一些,但从外观就能看出至少使用了十几年,很多技术早就落后了。
“收割机有吗?“陈振生问道。
“有,但价格比较贵,“干部有些为难地说,“我们只有一台二手的联合收割机,从美丽国进口的,要价12000元。不过说实话,这台机器问题不少,经常需要维修。“
陈振生走过去看了看那台收割机,外壳已经锈蚀严重,很多地方都打了补丁。这明显是外国农场淘汰下来的废旧设备,却被当作宝贝卖给中国。
“这些设备的配件供应怎么样?“陈振生继续询问。
干部摇摇头:“这是最大的问题。配件很难搞到,基本都要从原产国进口,价格昂贵不说,周期还很长。有时候一个小零件坏了,整台机器就得停工几个月等配件。“
看着这些明显残旧、过时的农机设备,陈振生心中堵着一口气,一看就明白,这都是外国欺负大华夏,把淘汰的机器高价卖给中国。
“除了这些进口设备,有没有国产的?“陈振生问道。
“有是有,但质量...“干部有些犹豫,“我们自己生产的拖拉机质量确实不太稳定,故障率比较高。不过价格便宜一些,国产的12马力拖拉机只要2000元。”
“我先考虑考虑,“陈振生说,“如果要买的话,什么时候能提货?“
“现货不多,如果要买的话最好先交定金预订,“干部说,“一般需要等一到两个月。“
正当陈振生准备离开的时候,不远处传来熟悉的声音。
“陈振生!”赵建军的声音从后面传来。
陈振生转头一看,只见宋志远和赵建军正开着一辆拖拉机缓缓驶进农机站的院子,拖拉机发出“突突突“的不规律声响,明显有些问题。
“宋同志,赵同志,“陈振生走过去打招呼,“这是怎么了?“
宋志远从拖拉机上跳下来,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赵建军比较热情,主动走过来解释道:“别提了,这台拖拉机是上个月刚从省里调过来的,专门配给我们村农业实验基地使用的。结果到了之后就一直有故障,今天我们开来农机站看看能不能修好。“
那名戴眼镜的干部听到声音也走了过来:“小宋,这是?“
宋志远看到他,神色稍微缓和了一些:,“张主任,这台拖拉机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了?”
张主任抬了抬眼镜:“你可是咱们少有的高级技术人员,连你都修不好?”
宋志远的脸色有些难看,但还是实话实说:“这台机器的问题很奇怪,表面上看各个部件都没问题,但就是运行不稳定。我检查了好几次,都找不出根本原因。“
很快,农机站的两名技术人员就围着拖拉机忙活起来。他们打开发动机盖,检查各个部件,又听了听发动机的声音,但折腾了半天也找不出问题所在。
“奇怪了,“一个年长的技术员擦着汗说,“这发动机声音确实不对,但各个部件看起来都没问题。“
张主任有些着急了,这台拖拉机是省里重点关注的试点设备,如果修不好会很麻烦,他突然想起什么,转身进办公室,很快拿出一本厚厚的手册。
“这是这台拖拉机的说明书,“张主任说,“但问题是这是从美丽国进口的,说明书全是英文的,我们都看不懂。“
陈振生看到这种情况,主动走过去:“我来看看吧,我能看懂一些英文。“
张主任眼睛一亮:“那太好了,你来帮忙翻译一下。“
陈振生接过说明书,快速浏览了一遍。凭借前世的经验和这一世积累的知识,他很快就理解了其中的内容。
“这里说,“陈振生指着一段文字,“如果发动机出现不规律的声响和间歇性熄火,很可能是燃油系统的问题,特别是燃油滤清器堵塞。“
“还有这里,“陈振生继续翻译,“建议每100小时运行后更换燃油滤清器,并清洗油箱。“
但他说的问题,宋志远之前都已经检查过了,还是没有发现问题,大家站在那里束手无策。
陈振生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拖拉机的运行状态。听着发动机的声音,看着排气管冒出的烟雾,他皱起了眉头。
“化油器的调节螺丝位置不对,“陈振生蹲下来,一边检查一边自言自语地说道,“还有这个气门间隙,看起来也有问题...“
他的话音不大,但在这相对安静的环境中,还是被宋志远听到了。宋志远本来站在一旁看着技术人员忙活,听到陈振生的话,不由得转过头来。
“你说什么?“宋志远走了过来,语气中带着一丝质疑。
陈振生抬起头:“我在看这个化油器,调节螺丝的位置好像不在标准位置上。”
宋志远半信半疑地蹲了下来,跟陈振生一起看着发动机。虽然他对陈振生还是有些成见,但作为技术人员,他不会放过任何可能解决问题的线索。
“这里确实有些不对劲,“宋志远仔细观察后说道,“不过这个调节我之前也动过,应该没问题才对。“
陈振生指着另一个部位:“还有这个点火时机,好像也需要重新校准。“
两人就这样蹲在拖拉机旁边,开始认真地研究起机械构造来。
“这个油路看起来没问题,“宋志远拆下一个零件检查,“点火系统我也重新调过了。“
陈振生突然注意到一个细节:“等等,你看这个进气管。“
他指着发动机侧面一根不起眼的细管:“这根管子的连接处好像有些松动。“
宋志远凑过来看:“这是曲轴箱通气管,按理说不会影响发动机运行啊。“
“不对,“陈振生摇摇头,“这根管子如果密封不严,会造成曲轴箱内压力异常,进而影响活塞环的密封效果,导致压缩比不稳定。“
宋志远愣了一下,这个是一个很刁钻的问题,一般的技术人员都不会想到这个细节,他按照陈振生的指示,重新紧固了通气管的连接。
“再试试看。“陈振生说。
宋志远启动拖拉机,这次发动机的声音明显平稳了很多,那种不规律的“突突“声消失了,排气管也不再冒黑烟。
“好了!“赵建军兴奋地喊道,“声音正常了!“
张主任脸上露出了笑容:“不错不错,看来问题彻底解决了。“
宋志远关闭发动机,直起身来,看向陈振生的眼神完全不同了,但同时疑问也更加深了。
一个普通的农民,怎么会有这么深厚的机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