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民很快就把工作安排下来,方教授负责机械应用的基建设计,陈振生重点协助方教授;宋志远负责农业机械的操作培训;周红英负责研究适合种植的实验农作物;赵建军联络县里各部门,确保所需的材料供应;蔡宝国则负责协调周边几个村的劳动力,为即将开始的工程做准备。
接下来的日子,青山村热闹得像过年一样,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了。
“小陈,你这个设计真是巧妙!“方德明推了推眼镜,指着图纸上的几条线,“利用地势的自然坡度,既能防止春季积水,又能在旱季引水灌溉。关键是还能让机械在地里顺利作业。“
陈振生指着荒地说:“推土机清石头平地的时候,就要按照排水沟的走向来推,这样地面平整和排水系统可以一起完成。深耕犁翻土时也要顺着排水坡度,确保水流畅通。“
“一举多得!“方德明眼睛一亮,“既解决了机械作业的平整问题,又完善了排水系统,还节省了工期。“
陈振生谦逊地说:“方教授过奖了,我就是在地里干活时观察多了,有些土办法。“
“土办法?“方德明摇头,“这可不是土办法,这是因地制宜的科学设计!你看这里,如果按照德意志的标准来做,非要挖很深的排水沟,不仅费工费料,还可能破坏土壤结构。“
两人年龄相差近四十岁,但在学术交流上却没有任何代沟。
方德明一心扑在研究上,对陈振生展现出的知识储备不仅没有怀疑,反而觉得遇到了知音。
两人合作效率极高,原本预计需要一周才能完成的基础设计方案,三天就搞定了。
李惠民看着厚厚的设计文件,连连点头:“很好!方教授和陈同志的表现确实出色。“
因为提前完成工作,李惠民给陈振生放了半天假。
陈振生谢过领导,心里想着趁这个机会去外贸商店给徐建国买份谢礼。毕竟人家帮了这么大的忙,不表示一下说不过去。
走到县城外贸商店门口,陈振生远远就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
张晓雯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呢子大衣,看起来青春靓丽。刘铭紧紧跟在她身后,满脸堆笑,手里还拎着大包小包。
“晓雯,你真是太好了!“刘铭的声音里满是感激,“要不是你,我哪有机会参加这个比赛。这次县里举办翻译比赛,胜出者不仅能去省里比赛,表现好的话还有机会去京华市参加全国比赛!“
张晓雯淡淡地说:“一个推荐名额而已,也不是什么大事,我爸本来就是教育局的。“
“不,对我来说这是天大的事!“刘铭激动地说,然后压低声音,深情地看着张晓雯,“晓雯,如果我能在这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将来我们...“
他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张晓雯脸微微一红,但没有拒绝这个暗示。
她心中确实有些动摇。刘铭条件算不错,虽然是知青,但听说是从京华市来的,而且这些日子观察,经济条件也不错。关键是他确实会哄人,总是想方设法让她开心,不像其他追求者那样木讷。
陈振生背对着他们,听到这些话心里冷笑。
这个刘铭还真是不知廉耻,刚在和平乡名声坏了,转眼就跑到县里来骗其他小姑娘了。
他心里有些替张晓雯可惜,不过他也没有插手别人感情的想法,而且说实话,如果刘铭真的跟张晓雯成了,对自己追求林思慧倒是少了个阻碍。
等两人走远,陈振生才挑了一套高档的茶具,准备送给徐建国。
从外贸商店出来,陈振生一边走去新华书店,一边思考着自己的下一步计划。
现在虽然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起,按照他的记忆,个体经营要真正合法化最早也要到1979年9月份才开始试点推广,要到1980年才会正式合法化。
所以现在就算他有再多的买卖计划,也没法公开实施。
不过,他想起了另一件事。
上辈子在清北大学任教时,他曾经研读过《大华夏农业发展史》,里面提到过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1979年春节,安省小阳村的二十来户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在一份契约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搞起了“包产到户“,就是自给自足,除了上交给国家的公粮,剩下的就是自己的。这个被后来史学家称为“大华夏农村改革第一村“的小阳村,用这种“包产到户“的方式,第二年就获得了大丰收,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长了6倍多!‘
现在正值他们在搞农业机械化试验基地,如果能同时推行“包产到户“,那效果可能会加倍。
当然,这种事情风险很大,毕竟现在还是集体经济的天下,“包产到户“在很多人眼里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但是,如果能够以“试验“的名义,在李惠民他们的支持下进行,那就不一样了。
陈振生越想越觉得这个想法有可行性,决定先找村长陈大柱和书记赵建设商量一下。
带着礼品来到新华书店,徐建国正在整理书架,看到陈振生进来,热情地招呼:“小陈来了!正好,我有事要跟你说!“
“徐同志,“陈振生把礼品递过去,“这是一点小意思,感谢您这段时间的照顾。“
“这怎么好意思呢!“徐建国推辞了一下,还是收下。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封信:“县里教育局要举办翻译比赛,我给你写了推荐信。这次比赛如果表现出色的还能去省里,甚至有机会去京华市参加全国比赛!“
陈振生心中一动,没想到徐建国也想到了这事。
“而且,“徐建国压低声音说,“我听说这次省里特别重视,国家想培养一批优秀的外语人才。如果能在比赛中脱颖而出,说不定有机会被推荐到更好的单位工作。“
陈振生接过推荐信,心里琢磨着。
这个比赛确实是个机会,不仅能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能力,还能扩大影响力。而且如果真的能去京华市,说不定能接触到更高层的人脉。
“徐同志,我想问一下,这个比赛什么时候开始?“
“下个月初报名,月底正式比赛。“徐建国说,“你可要好好准备啊,据说报名的人不少。“
陈振生接过推荐信,郑重地说:“徐同志,谢谢您的信任,我一定会好好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