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州主簿来到州牧府,见到潘濬。
“潘公找下吏何事?”
潘濬安坐几案,淡淡开声:
“听闻吕蒙使者入城见麋子方?”
“确有此事。”州主簿恭敬道。
“来使是会稽虞仲翔。”
“果然是他。”潘濬似有所料。
“此公曾为王公(王朗)功曹,见识不凡,只怕我那弟子难以招架吧?”
“这样,你替我提点一下他,无论虞仲翔说什么都不要轻信,礼送出城即可!”
“不,且慢!”潘濬语气蓦地一转。
“你别说是我告诉你的……不,还是不妥,你也别出面,去找郡主簿,让他去提点!”
潘濬絮絮叨叨地叮嘱。
回头见州主簿非但毫无动作,还一脸怪异。
顿时不悦:
“莫非你不相信我的判断?”
州主簿:“潘公睿断,怎会不信?下吏只是有些好奇,潘公为何不亲自出面呢?”
潘濬白眼道:
“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因为王公的关系,我跟虞仲翔也算有些交情,不好驳他的面!”
原来如此。
州主簿记起王朗之子王肃也曾师从宋仲子,跟潘濬是同一个老师。
而虞翻曾经当过王朗的郡功曹。
所以潘濬跟虞翻之间,还有些同窗连着父子故吏的间接关系。
“除此以外……”潘濬突然压低声音。
“如今关兴被困城外,局势不明,咱们还得留一手啊。”
州主簿彻底恍然。
恐怕这个才是主要原因。
但,依然没有任何动作。
潘濬拍案恼道:
“怎么,如今你只认督邮,不认治中了吗?”
“下吏岂敢!”州主簿忙拱手。
“正有一事要禀告潘公,吕蒙使者之事,麋督邮已经亲自处置了……”
旋即将刚刚郡府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告知。
潘濬听得脸色数变。
自己又是躲避在家。
又是计划转几手提醒。
结果麋威那小子,一招连消带打。
不但成功化解了虞翻的挑拨。
还进一步凝聚了城中人心。
那他躲在家里还有什么意义?
留个屁的留一手啊。
不知是否冬日炭火不足,他忽然感觉屋内有些冷。
冷到难以安坐。
“那……虞仲翔还剩几缕头发?”
……
虽然暂时解决了虞翻带来的危机。
但麋威很清楚,真正决定成败还是军事。
如果最终军事失败。
那他今日这番表演。
反而会将自己和身边人送上绝路。
顺便,他本人还会成为“轻辱名士而招来恶报”的反面典型。
然后在不远的将来。
有概率被一个叫刘义庆的野史大师,添油加醋地写进《世说新语》中的简傲篇或者忿狷篇。
贻笑千年。
又在遥远的后世。
被一群沙雕网友做成梗图。
发到各种意想不到的话题下疯狂对线……想想就难绷。
所以处理完虞翻后,他干脆披挂上城。
一边享用朝食,一边督促城防。
其实就是装模作样安抚人心。
但到底能起到多少作用就不好了。
总之。
cos了一上午“小儿辈遂已破贼”的凡尔赛之王谢安。
也可能是演义里“安居平五路”的凡尔赛之神诸葛亮。
江陵城总算没闹出什么乱子。
到了午后,他终于等到了关羽主簿廖化。
“麋君,辛苦你了!”
“不苦不苦,为了大王和关将军,一切都是值得的!”
麋威例行表了表忠心,紧接着道:
“廖主薄是来接手江陵城防的吧?”
廖化却讶然反问:
“此城不是已经有可靠的守将了吗?何须我代劳?”
麋威不解:“可靠的守将何在?”
廖化指了指麋威。
啥?
我?
麋威一脸震惊。
虽然他现在确实披坚执锐。
也确实在城头坐镇了一晚上加一上午。
但这不是大腿缺失临时应急的吗?
如今好不容易等来又一个大腿,怎么反而还要我来守城?!
话说最近这些大腿都是怎么回事!
怎么一个两个都在高估我的水平!
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自己可靠好吧!
估计也就吕蒙真心希望我来守城,毕竟是敌人……
“麋君何必自轻!”廖化劝道。
“今晨你如何对付吕蒙谴使诈城之事,我都已经听说了。”
“换我来也不会比你处置得更好!”
“加上费公对你称赞有加,我和小关将军都认为眼下城中能当此大任者,非你莫属!”
得,关平也被传染了!
正想该怎么解释清楚。
不料廖化一把抓住他的手:
“麋君你听我说。”
“江陵是坚城,只要你不贸然出击,敌军很难一鼓而下。”
“反倒是北郊的纪南城和郢城,城墙低矮,地势不佳,若不小心提防,很容易被敌军所得。”
“一旦二城落入敌手,不但江陵城会遭到敌军南北夹击,就连君侯(关羽)大军与城中联络也会被切断!”
是这样啊……
麋威仔细想想,感觉有些道理。
北边那两座小城。
他这几日跟随潘濬学习军事地理的时候也有了解。
那两城,都是先秦时代流传下来的古城。
其中东北那座郢城。
虽然是公认的故楚都城。
但其实西北纪山下的纪南城。
也曾经当过楚国的都城。
甚至比郢城的年代更早。
只因吴国将领伍子胥和孙武伐楚时,曾修渠引水淹了此城。
楚人才被迫迁移到东边,重新建都。
实际上,如今纪南城旁侧还真有一条叫“子胥渎”的水渠。
正因如此。
此城在雨季,时不时就会被洪水淹泡。
那么城墙残破也就理所当然了。
至于东北方距离江陵更近的郢城。
虽然地势稍高一点,却一直被附近的贵族当做坟地使用。
与其说是城堡,不如说是有墙围着的大型坟包。
平时根本就无人驻守,无人维护的。
城墙状态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总之,两边都不是啥坚固的堡垒。
但偏偏眼下位置紧要,不能轻易落入敌手。
这么一想,廖化去北边守着,似乎比留在江陵城更符合战略大局的需要。
于是他便不再推辞。
“对了,有一事要告知麋君。”
廖化突然压低声音。
“小关将军打算今夜帮助阿兴突围。”
“届时骑兵尽出,我需分兵守住北二城,所以还要从城中调兵,你无异议吧?”
麋威当然没有。
怎么守城,怎么调配兵力,他又不懂。
肯定听要专家的啊。
廖化又道:
“此外敌军势大,又是夜战,骑兵只能在西侧牵制,无法直接掩护阿兴入城。”
麋威:“明白了,我会看准时机出城接应关君!”
“善!”
廖化拍了拍麋威手背,转身便走。
但刚走两步,又回头道:
“若到时实在接应不及,请麋君不要顾念交情,以保存江陵为先!”
“将来若有人以此事责怪于你,你就说是我命令你这样做的!”
麋威心头一振,郑重拜道:“谨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