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试放榜日,天还未亮,程砚书就已醒来。铜钱在胸前微微震动,散发出的热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他推开窗户,东方天际泛着一丝奇异的紫光。
“紫气东来...“程砚书喃喃自语,心跳如鼓。
柳青娘轻手轻脚地进来,手中捧着一套崭新的湖蓝色直裰:“殿下,该准备了。“
程砚书沐浴更衣,柳青娘为他重新易容——这次不是伪装成别人,而是恢复他本来的面貌。当铜镜中再现那张清秀俊朗的脸时,程砚书恍惚间有种重获新生的感觉。
“冯公公的安排都记清楚了吗?“柳青娘一边为他梳头一边问。
程砚书点头:“放榜后,趁众人去贡院看榜时,从东华门入宫。冯保会在文渊阁偏门接应。“
“皇上已经命钦天监验证过天象,今日必有紫气东来之兆。“柳青娘声音微颤,“殿下,十五年的等待,终于...“
程砚书握紧铜钱,感受它传来的温度。这枚小小的铜钱,承载了太多人的期望与牺牲——程颐的忠义,周墨庵的坚守,杜大人和方郎中的冒险...今天,这一切或许都将有个答案。
辰时初,城中钟鼓齐鸣,会试放榜开始。程砚书没有去贡院,而是按计划向东华门进发。街上人潮涌动,都是去看榜的举子和凑热闹的百姓。他压低斗笠,穿行在人群中。
“今科会元是谁?“
“听说是个叫方承业的江西举子!“
“方承业?没听说过啊...“
听到自己的化名高中会元,程砚书脚步微顿,但很快继续前行。科举功名此刻似乎已不那么重要,前方等待他的,是更重大的命运转折。
东华门侧的小门前,一个不起眼的小太监正在扫地。见程砚书走近,他低声道:“鲤鱼跳龙门。“
“一飞冲天。“程砚书对出暗号。
小太监迅速打开小门,引他入内。皇宫的宏伟令程砚书屏息——朱墙金瓦,飞檐斗拱,处处彰显着天家气派。他们贴着墙根阴影前行,避开巡逻的侍卫,七拐八绕,终于来到文渊阁侧门。
门悄无声息地开了,冯保亲自站在门内。这位司礼监秉笔太监约五十岁年纪,面容清瘦,眼神锐利如鹰。见到程砚书,他深深一揖,却不跪拜:“公子请随我来。“
文渊阁内静谧非常,书香弥漫。冯保引着程砚书来到二楼一间密室,轻轻叩门三下。门开处,一位身着明黄色常服的中年男子负手而立。
程砚书浑身一震——当今天子嘉靖皇帝!
皇帝约四十岁出头,面容瘦削,目光如电,周身散发着不怒自威的气势。他仔细打量着程砚书,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民...草民叩见皇上。“程砚书跪地行礼,一时不知该如何自称。
“平身。“皇帝声音低沉,“近前些,让朕看清楚。“
程砚书起身走近。皇帝突然伸手轻触他的眉眼,喃喃道:“像,真像吴妃...“
密室陷入短暂的沉默。冯保识趣地退到门外守候。皇帝走到窗前,望着东方越来越浓的紫气:“钦天监说,今日巳时必有'紫气东来'之兆,应在文渊阁。朕本将信将疑,直到看见你...“
程砚书不知如何接话。皇帝转身,突然问道:“那枚铜钱,可带在身上?“
程砚书连忙取出铜钱奉上。皇帝接过,从自己腰间解下一枚龙纹玉佩,将二者靠近。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铜钱和玉佩同时发出柔和的青光,并传出一种奇特的共鸣声,宛如龙吟!
“果然是皇孙信印。“皇帝长叹一声,“十五年了,朕还以为...“
话未说完,铜钱突然从皇帝手中飞起,悬浮在半空中,投射出一幅清晰的画面——先帝景泰皇帝正在书写密旨,身旁站着年轻的程颐。接着,画面变成吴妃抱着一个婴孩哼唱摇篮曲的场景。
程砚书喉咙发紧——那婴孩,难道就是自己?
皇帝也看得入神,眼中泛起泪光:“皇兄...吴妃...“他转向程砚书,声音微颤,“孩子,你可知你是谁?“
程砚书深吸一口气:“草民原以为自己是程颐大人后人,直到在文渊阁密室看到密折,才知...才知可能是先帝血脉。“
“密折?“皇帝眉头一皱,“什么密折?“
程砚书将发现密折的经过简要说了,皇帝脸色越来越凝重:“杨溥果然知情!当年他勾结崔呈秀,不仅陷害程颐,更想置你于死地!“
“为什么?“程砚书忍不住问,“为什么他们要...“
“因为你根本不是皇孙,“皇帝一字一顿地说,“你是皇子!“
这句话如晴天霹雳,震得程砚书踉跄后退。皇帝继续道:“你是先帝与吴妃所出,行二。当年宫闱倾轧,吴妃被害,先帝为保全你,才让程颐秘密带你出宫。本想风波平息后接回,谁知不久就发生了夺门之变...“
程砚书双腿发软,扶住桌子才没跌倒。皇子?他竟然可能是先帝亲子,当今天子的...堂弟?
皇帝从怀中取出一幅小巧的画像:“这是吴妃。你看看自己的眼睛,简直一模一样。“
画像中的女子明眸皓齿,眉目如画。程砚书看着看着,泪水模糊了视线——这就是他梦中那个哼唱摇篮曲的女子,他的生母!
突然,铜钱再次发光,投射出新的画面:程颐在狱中将两枚铜钱交给周墨庵,叮嘱他务必保全“殿下“...
“皇兄用心良苦啊。“皇帝叹息,“这铜钱不仅是信物,更记录了关键场景,为的就是今日...“
窗外,紫气越来越浓,已染红了半边天空。京城各处响起惊叹声,连文渊阁外的侍卫都在窃窃私语。
皇帝正欲再言,冯保突然慌张地闯进来:“陛下!杨溥带人包围了文渊阁,说是捉拿冒认皇亲的逆贼!“
皇帝脸色骤变:“他怎么知道的?“
“杨阁老说得到密报,有逆贼伪造先帝信物,企图混淆天家血脉...“冯保急道,“他带了东厂的人,马上就要闯进来了!“
皇帝迅速做出决断:“砚书,你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立刻公开身份,朕当场认你为皇弟,但这会引起朝堂震动;二是暂避锋芒,待朕查明杨溥阴谋后再做打算。“
程砚书胸前的铜钱灼热如焚,脑海中闪过周墨庵的教诲:“科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他深吸一口气:“陛下,草民想先完成科举。“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好!朕会命人护送你安全离开。三日后殿试,朕期待你的表现。“说着,解下龙纹玉佩递给他,“带着这个,它会保护你。“
门外已传来嘈杂的脚步声和杨溥尖锐的嗓音:“陛下!老臣救驾来迟,让逆贼惊扰圣驾...“
皇帝迅速将程砚书推向一条隐蔽的楼梯:“冯保,带他从密道走!“
冯保刚打开密道门,杨溥已经带人冲了进来。这位当朝首辅六十余岁,面容阴鸷,一双三角眼在看到程砚书的瞬间迸射出恶毒的光芒:“抓住他!“
程砚书最后看了皇帝一眼,转身冲入密道。身后传来皇帝的怒喝:“杨溥!你好大的胆子,擅闯文渊阁!“
密道狭窄昏暗,程砚书跟着冯保跌跌撞撞地前行。不知跑了多久,终于看到一丝光亮——出口竟是御花园的一口枯井!
“公子快走!“冯保递给他一套太监服饰,“换上这个混出宫去。三日后殿试,陛下自有安排。“
程砚书换上衣服,刚要离开,冯保又塞给他一个小包袱:“里面有些银两和沈炼的联系方式。记住,无论发生什么,殿试必须参加!“
从排水暗渠爬出皇宫后,程砚书绕了好几条小巷,确认无人跟踪才回到安全屋。柳青娘早已等得心急如焚,见他回来,喜极而泣。
“殿下!成了吗?“
程砚书木然点头,将龙纹玉佩放在桌上。柳青娘一见,立刻跪地行礼:“这...这是皇上贴身之物!“
“青姨,“程砚书突然改了称呼,“我可能是...先帝皇子。“
柳青娘闻言,泪如雨下:“娘娘在天之灵,终于可以安息了...“
程砚书取出铜钱,它与龙纹玉佩靠近时再次发出共鸣。先帝、程颐、周墨庵...多少人的牺牲与守护,才让他活到今天。而现在,他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抉择——是公开身份恢复皇子尊位,还是以举人身份继续科举之路?
铜钱在掌心微微震动,仿佛在传递某种讯息。程砚书想起程颐的忠义,想起周墨庵的教诲,想起皇帝期待的眼神...
“我要参加殿试。“他最终决定,“以一个普通举人的身份。“
柳青娘担忧地问:“那杨溥...“
“皇上既然给我龙佩,必有安排。“程砚书目光坚定,“再说,铜钱指引我走到今天,我相信它还会继续指引我。“
窗外,紫气渐渐消散,但程砚书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才刚刚开始。三日后的大殿之上,他将以方承业的名义直面杨溥,为程颐、为吴妃、也为所有冤屈讨一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