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李承乾追上去的时候,就看到长乐正在一辆板车旁,和一个老伯聊着什么,走上近前一看,发现正是上午给自己带路的邓老汉。
邓老汉蹲着身子,一边拍着板车,一边笑眯眯的说道:“嘿,不是老汉我自夸啊,十里八乡可没几个人会烧的出来好碳,想当年我也是......”
李承乾笑着走上来:“老伯怎么不在家照顾孙媳妇,还在外面忙活呐?”
“呦!问贵人安!”邓老汉赶紧起身,脸上依旧笑着,对李承乾解释道:“孙媳妇有她汉子照顾,用不着老汉呢!”
“您孙媳妇都还好吧?”
“好着呢!别提多精神了,中午还吃了两大碗面!”
“那可就要恭喜老伯了!添丁进口,福禄无双呀!”
被眼里的贵人祝福,邓老汉别提多高兴了,一个劲的感谢李承乾:“多谢贵人赐福!多谢贵人!”
邓老汉热情的态度,一时让李承乾有些架不住,连忙扶住对方,顺手从腰间取下一枚玉佩,塞到对方手里:“既然有这个缘分,方才又劳烦老伯带路,那这枚玉佩就当做是我的贺礼吧!恭喜老伯喜得麟孙!”
自称发现古人都喜欢在腰间挂几枚玉佩,方便随时当做礼物送人的时候,李承乾就也在自己腰间挂了几块,也不贵,加上都是从皇宫里拿的例份,送出去也不心疼。
不过邓老汉明显有些惶恐,不敢收下玉佩:“使不得使不得!有贵人您的赐福就已经足够了,哪里能再收下这么贵重的东西!”
“哎!这玉牌牌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不过被高僧开过光,送给您未出世的曾孙最合适不过!”
一旁的长乐也跟着劝道:“是呀是呀!老伯您就收下吧!这东西皇......这东西我哥哥多的是!”
邓老汉被这句话逗笑了,不过他也确实是有些心动,这枚玉佩是被高僧赐福过的,若是能佩戴在曾孙身上,就等于是被佛祖保佑了。
想了想,又看了一眼李承乾兄妹二人,确认他们是真愿意送出玉佩,邓老汉一咬牙,从怀里掏出被一块粗布包裹着的东西,打开一看,是一枚桃木牌牌。
邓老汉憨笑道:“小民多谢贵人!贵人您心善,送了这么贵重的礼物,小民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这枚木牌是小民刻的,原本是想留着给曾孙的,但是既然有贵人赐的玉佩,想必是用不上了,就想着冒昧献给小姐,祈福您平安顺遂,还请您不要嫌弃。”
木牌并不是很精致,边缘还有几条杂乱的刻痕,似乎是刻画之人没拿稳刀,不小心留下的。
中间刻的是一个长命锁的图案,大概是老伯买不起银子做的长命锁,所以就自己刻了个图案上去。
木牌牌用一根红绳串着,一点也不脏,擦拭的很干净。
“好漂亮!”长乐眼前一亮,很是干脆的接了过来。
这是百姓最为朴素的情谊,自然不好拒绝。
用一块玉牌牌,换回一块木牌牌,挺值的。
李承乾会然一笑,也就接受了这份礼物:“那我就替舍妹多谢老伯了!”
见长乐就要把木牌牌往脖子上挂,李承乾连忙接了过来,给她系了上去。
注意到旁边的马车,随意的询问道:“老伯您这是?”
看到长乐一点也不嫌弃自己送的木牌牌,邓老汉也是暗自松了口气,听到李承乾发问,赶紧回答道:“这不是怕孙媳妇有了身子,怕天冷的时候冻着她,就想着去山里劈些梨花木,趁着时间还早,多烧出些碳备着嘛。”
“哦?老伯还会烧炭?”
“嘿嘿,都是跟家父学的,当初家父烧出来的碳,可是连县太爷都会来买的!贵人若是喜欢,到时候老汉我也给府上送一些过去?”
“送就不必了,你辛苦烧炭也不容易,到时候我会派人来跟您买一些!”
见邓老汉还要拒绝,李承乾直接拍板:“就这么定了!我也好奇能引得县太爷喜欢的碳,烧出来会有多好用!”
“哎哎,老汉我一定挑最好的碳给您留着!”
“哈哈哈哈,那就一言为定!”
......
时间已经不早了,邓老汉还要进山砍柴,李承乾也就没有再多聊,而是带着长乐回去找李泰。
结果发现李泰正蹲在村头的田埂上,一点也没有皇子的样子,跟几个在休息的汉子聊的火热。
李承乾并没有上去打扰他,而是在远处静静等待,长乐倒是有些好奇,但看见李承乾没动,也就按捺住心思,乖乖站在一起等着李泰。
又过了好一会儿,那几个汉子大概是休息够了,重新回到田里劳作,李泰也起身朝这边走过来。
长乐本来还想把木牌牌拿给李泰看看,结果发现李泰脚步虚浮,神色有些不大对劲,就没敢上前,有些担忧的拉了拉李承乾的衣袖。
安抚的拍了拍长乐,李承乾上前一步,试探性的询问道:“四弟?”
“噢噢!皇兄,长乐,”李泰缓过神来,不过脸上还是带着些许苦涩:“不用担心,我没事。”
“四皇兄......”长乐欲言又止,四哥这个样子,怎么也不像是没事。
李承乾直接开口问道:“你刚刚是去问那些农夫了?”
“是。”
“如何?”
李泰叹了口气,回头看了一眼还在烈日下劳作的汉子,回答道:“我在他们面前念了皇兄的诗......但是他们好像没怎么听懂。不过他们告诉我,今年的收成很好,交完赋税还能剩下不少,足够一家子一年的口粮......”
深吸一口气,李泰继续询问:“大皇兄,我是不知道一户人家一年要吃多少粮食,但是我却也知道,仅仅只够口粮吃的话,哪怕他们省吃俭用,也存不了多少粮食......更何况今年还是丰收之年......”
“皇兄可以告诉你,正常来说,一户三口之家,一年要吃掉两千斤粮食(注1)。”
沉默片刻,李泰又继续说道:“我问他们,如果是灾荒之年该怎么办,他们跟我说,吃树皮,吃野菜......”
李承乾打断道:“因为你的年纪小,所以他们应该是有些话没跟你说,“易子而食”的典故,想必夫子们也教过你吧?”
李泰愣住了,抬头看向李承乾,眼睛里满是呆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