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撞上秦可卿 第57章 可知朕为何要重用你?

作者:奋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04 10:44:13
最新网址:www.biquw.cc

这时候,一名太监走了过来,来到贾璎面前打量一番之后,皱眉询问,“你是何人?为何咱家看着眼生?”

贾璎躬身拱手,“回禀公公,学生乃今岁新科进士,前来叩谢恩典。”

“噢!……你就是贾璎吧!快,快,与我一起进殿。”这名太监恍然大悟,招呼贾璎跟上,朝乾清宫走去。

贾璎急忙跟在后面,穿越重重人影。

“新科进士?这人是谁啊?被授予正五品官?这……?”

“嘘!小声点!姓贾的,定然是宁荣两公的后人!”

“国公府的后人,难怪啊!”

“是啊!”

……。

一众官员们一脸复杂之色望着走过去的贾璎。

贾璎跟着太监入了乾清宫,眼前是空荡的大厅,正前方是汉白玉丹墀,御座,雕龙金漆屏风,光明正大匾额。

御座两侧是六根金蟠龙柱,镇殿神兽。

宝象,背负宝瓶,象征国泰民安。

用端,通晓四方语言,喻君主圣明。

仙鹤,口衔灵芝,寓意江山长寿。

……。

太监脚步一拐弯,朝左边通道而行。

前方有侍卫和太监值守,站立房门前。

太监走到门口值守的太监近前,私语了一番。

这值守的太监立即转身进了房内,片刻之后,出来传贾璎觐见天子。

贾璎收了观察心思,小心翼翼的跟着太监入了房门。

等看到永安帝之后,贾璎立即下跪谢恩。

永安帝背靠御座,身前只有那名在殿试轻咳的贴身太监陪驾。

这太监是王朝恩,是紫禁城内相,管皇宫所有太监。

永安帝瞅着地面的贾璎,问道:“可知朕为何要重用你?”

贾璎急忙摇头,“学生不知。”

“哈哈!”永安帝一笑,朝贾璎道:“朕让你猜猜,说说吧!朕绝不因为言语而降罪。”

贾璎低头苦思一番,这才拱手回答,“定然多赖先祖遗德,学生之才也!”

“哈哈!哈哈!”

永安帝大笑,缓缓起身从御案走出来,亲自把贾璎搀扶起来,他笑着对一脸迷茫之色的贾璎道:“朕重用你,不是因为你是宁荣两公后人,而是你被徐光和推荐朕面前,朕相信他的眼光。贾璎,你未来会辜负朕的厚望吗?”

贾璎立即躬身拱手,“回禀陛下,学生乃陛下门生,定然为陛下赴汤蹈火,粉身碎骨。”

“哈哈!你有这种心思,朕很欣慰。”永安帝淡淡一笑,背着双手在暖阁踱步起来。

贾璎仍然躬身拱手,站在原地纹丝不动。

这时候,永安帝回头,微微一笑,“我听闻你发现了一种面食,这功劳反而被荣国府府邸的人夺去,可有这事情吗?”

贾璎急忙拱手,“确实有这事情,这都是府邸老太君操办,学生不敢不依。”

永安帝听了,缓缓转身,笑着追问,“贾璎,你不甘心吗?”

“不!学生接到了府邸一千两银子补偿,已经心满意足了。”贾璎急忙拱手回答。

眼下,贾璎越来越紧张了。

这永安帝每句问话都带有含义的。

贾璎也表明了态度,至于永安帝内心如何想,只有天知道了。

“呵呵!你倒挺知足!”永安帝摇头,他走到御案坐了下来,朝贾璎道:“朕点你到宗人府办差,是寄有厚望的。到了宗人府之后,你要牢记朕的话,该拿的一定要拿下,不该拿的,你一个也不能拿。否则,朕会重重责罚你。明白吗?”

贾璎急忙躬身,“是!学生明白!”

永安帝一笑,缓缓摆手,“那就退下吧!记得好好办差,多请教徐光和,朕是不会亏待功臣的。”

“是!”贾璎急忙躬身答应下来,他施了大礼,躬身退出去了。

出了宫门,贾璎长长松了一口气,这时候,他背后全是冷汗。

伴君如伴虎,古人诚不欺吾啊!

……。

出了皇城大门,贾琼,贾芸两人急忙迎了上来。

马车已经被赶到远处,两人一直在大门候着。

看到贾璎出来时候,两人都一脸激动之色凑了上去。

贾璎看懂了两人表情,这是要询问当今天子模样。

只是……这是能说的吗?

“走!”贾璎不由分说招呼两人朝远处马车走去。

等走了一段路,贾琼忍不住询问,“二爷!天子生的如何?”

贾璎侧头,含笑瞅着贾琼,“你认为生的如何呢?”

“自然是高大威严,气势雄壮。”贾琼笑道,一脸幻想。

“呵呵!你说的那是巨人!”贾璎摇头。

贾琼面露失望之色,暗中捅了捅身旁的贾芸。

他看出来,贾璎兴致不高。

贾芸瞥了贾琼一眼,踌躇一番,眼珠一转,忽然朝贾璎问道:“二爷!是不是准备个轿子呢?”

贾璎点头,“对啊!这才是正事!”

当晚,贾璎去徐府拜见了徐光和。

回到家中已经是二更天,家中还有族人贾衍,贾珖等人等候着,另外还有李府的李元忠,以及贾蓉,贾蔷三人。

贾衍,贾珖代表族人询问田产挂名大事,贾璎先见了这些人,他让大家先回去,等他过一阵子后,召集大家一起商议情况。

田产挂名,因为人太多,贾璎必须要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来,他让贾衍,贾珖等人回去静待消息。

送走了这波人,贾璎与贾蓉,贾蔷两人说话。

原来,贾蓉因为白天圣旨的事情,想要找贾璎讨个法子来。

至于贾蔷,就是贾蓉身边的跟屁虫。

贾璎让两人回去等候,等他事情忙完再说。

打发两人离去后,贾璎这才支开大家,与李元忠去书房单独说话。

听闻贾璎刚从徐府回来,打探朝中势力,李元忠微微一笑,放下茶碗,朝贾璎道:“师弟!你算是问对人了!我父亲怕影响你学业,这些都不会告诉你的。现在嘛!你也应该知晓这些情况,不然,两眼摸黑,岂不坏事?”

贾璎急忙拱手,“还请师兄不吝赐教!”

李元忠含笑点头,他伸长脖子朝窗户思索一番,这才低头朝贾璎道:“这事情还要从当年太子事情说起来,当年嘛!朝堂都是太上皇的人,自从立下太子之后,朝堂渐渐有了属于太子的大臣。时间久了,太子的人越来越多,自然让内阁大臣忌惮了。内阁大臣说服太上皇,在朝堂重用一名皇子,与太子的人打擂台,分散权柄。太上皇同意了,考察一番之后,下旨重用四皇子。此后,朝堂就分为三股势力,太上皇的老臣,太子的官员,四皇子的人。这三股势力,四皇子势力最小,然而,他依靠十三皇子,暗中掌控了地方一部分军队。后来,太子谋反,事情败露后,他又趁机夺得京营大权,成为势力最大的一方。太上皇迫不得已,推出皇八子廉正亲王。所以,太上皇的人,废太子的人都汇聚在廉亲王身边,步步紧逼。五年前,当今天子忍无可忍,发动了夺门之变。太上皇被迫传位皇四子,退居大明宫。如今,当今天子掌握京营,北大营,辽东兵,蓟州兵,宣府兵,天下十二路精兵,掌握五路,大义在身,人心早晚归附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