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贪治明 第89章 京师变革,成果初显

作者:狗大狗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0 23:36:27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六月的京师,天干物燥。

抬头,艳阳高照;低头,地面干实。

随着夏天开始临近,宛平县衙门前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在这没有空调的年月,三伏天出门采买的滋味,不亚于上刑场受刑。

百姓,为了避免三伏天频繁出门,纷纷在这还不算炎热的六月走出家门,踏上街市;而商户们,为了弥补正夏淡季的亏空,亦是打起了精神,四处揽客。

大市街上的吆喝声、闲聊嬉笑声,不绝于耳。

每一个走过此处的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微笑。便是那宛平县衙门前,平素都板着一张臭脸的门子,今日也反常的满脸雀跃...

正所谓:驱寒问暖,不如打笔巨款。

钱固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却足以解决这个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烦恼。

当李斌带着壮、快二班的百余衙役,浩浩荡荡地从太仓银库起出白银两万一千两归入宛平官库后。

宛平县衙,再次涨薪!

壮、快、皂三班,直接涨薪100%。

涨薪后,民壮每人每月可领六钱俸银;快、皂,每人每月可领一两。

这一薪水,已然达到了京师正常薪水线。便是从今日起,李斌下令严禁收受巡街、净街等苛税杂费,宛平的衙役也依然不用担心温饱问题。

当然,若要维持一个还算体面的生活。

巡街、净街,不能停,也不能断!

与之相对的,则是县衙官吏。上到李斌这个正印知县,下到二十六司吏,所有人的工资都维持不变。

在李斌裹挟着增收两万的政绩余威,并在短短几月间,便让宛平衙役工资大幅上涨的背景下。即便是有吏员私下不满李斌“厚此薄彼”,却也完全不敢当着李斌的面抱怨。

经此一事后,李斌对宛平县衙上下的掌控力度再上一个台阶。

与此同时,在县衙之外。

二百多口沼气井同时开工,以及配套的作房建设、铁匠炉打造,亦让那一千民工的工期一续再续。

在李斌持续性的资金投入下,人们开始渐渐忘去曾经找不到活干时,囊中羞涩的窘迫。并且,随着人口结构变化逐渐稳固,小两万人带来的新需求增加,以及城外沼气场工程的劳动力占用,甚至让京师内城短时间内出现了劳动力短缺问题。

逼得那些生意良好的商铺,不得不开始在京师各处张贴招人告示,甚至干脆将招人、抢人的触角伸出内城...

这些商铺去外城七坊招人的举动,无疑又刺激着第二次京师内外人口流动的发生。

这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口流动中,速度相对第一次大批量迁移,显得有些缓慢,有些不起眼。可它却实实在在地继续增加着内城的总需求。

进一步催化着内城就业市场的繁荣。

经济玩的就是信心!

在宛平县衙这边的工钱,按期结算,从无延迟;京师内城大量招工,就业市场一片良好的双重刺激下。

不担心自己会失业,会饿肚子的百姓们,兜里的钱也更敢花了。

一旦百姓开始花钱,便意味着消费的提振。消费再刺激供应,让招人的店铺、作坊越来越多...市场信心进一步增加...

哪怕如今,黔首百姓的消费提升还不算特别显著。

但一个良性的经济循环模型,已然建立。

当然,在这欣欣向荣的背后,代价不是没有!

这一次京师变革,或者叫李斌“嘉靖二年计划”的改革中,利益受损最严重的两个群体:

其一,外城的房东。随着大量人口迁往内城,外七坊的住宅市场,必然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画面。

无论是以出租住房盈利的房东,还是那些已经搬进内城,却在外城留有房产的普通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一次财富缩水的危机。

或租金下降,或空置房屋卖不出去...

其二,当户部发力,上疏嘉靖“工部筑造所费甚重,今有宛平推陈出新,以腐草化气生火供能,所费甚微。特请设军器外局于阜成门外,每岁可羡(结余)银六万余。”后。

数额极其悬殊的成本差距,在令嘉靖当场拍板同意户部所请的同时。无形中,却砍断了许多樵夫的生路...

其演变过程大致为:军器局木炭订单的忽然减少,导致柴炭商利润降低的同时,还同步出现了库存积压的问题。

为了保证资金周转,柴炭商们不得不降价发卖柴炭,并减少从樵夫手中收购柴炭的数量。

而降价发卖的柴炭,又是引发京师内城消费热情高涨的一大爆点。

只是,有点苦了那些京郊,及外府的樵夫...

这一问题,正受益于收益上涨、生活必需品价格下降的美好环境中的黔首百姓们,不会在乎。甚至这些京师百姓,作为这一场变革中的受益者,他们压根就不会知道,有人在替他们负重前行...

...

...

“我宛平周边,固安、怀来、良乡等地,而今情况如何?”

宛平县衙内,以点撬面,一手主导了这场变革的李斌正问着身前的皂隶完全无法理解的问题。

要知道,明代的县,彼此之间是很独立的。

当然,不止明代,可以说只要小农经济体里那种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不发生变化。县与县也好、村与村也罢,彼此之间都甚少来往。

而这一经济基础,又决定了作为“上层建筑”的朝廷对各县官的考核,从来都是聚焦其所辖县域里的耕作、纳税、文教、刑名等方面的治理情况。

通常而言,一名知县能够打理好自己负责的县,都已经很不错了。谁特么有功夫管隔壁州县发展得如何?

除此以外,相对独立、封闭的发展模式,又很容易滋生官僚思想。

即,我的县!我的下属等等,类似山头、派系般的存在。

冒然派出宛平县的人,去到固安、怀来等地,多少会有点干涉他县内政的嫌疑。

多冒昧啊!

只是李斌如今势头正猛,宛平衙役们不敢反对李斌的决定。加之,李斌这几个月来,不走寻常路的操作还少吗?

然而,在宛平,李斌李老爷的势头无人能挡。可出了宛平...

你特么算老几啊?!

“回大老爷,怀来那边尚好。可除了怀来,我宛平的人连其他几个县的城门都没踏进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