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火焰并非如柴草燃烧般腾起鲜红火柱,反而更是像是骤然铺开于虚空中的幽蓝光膜。
火舌顺着气流的轨迹蜿蜒游走,像一条被惊醒的琉璃巨蟒,在暮色渐沉的荒土工地上空划过。
好似半透明的火焰弧光,映入人们眼中;细密的、如同丝线被点燃时的“滋滋”声,传入人们耳中...
这完全迥异于木柴燃烧的场景,虽不至于吓得民壮们丢下火把,撒腿就跑,却也是惊得所有人都在这火焰燃起的瞬间失神。
明代的人,对火焰的认知并不算浅薄。
在《考工典》上,就有“火色青则热,白次之,红又次之”的记载。
古语中的“青”,便是蓝。
单纯的幽蓝色火焰,并不会让民壮们联想到神鬼志异。但刚一燃烧,便达到“最热之青火”的燃烧状态,且眼前根本看不到可燃之物的奇怪场景,还是足够令人惊骇,并进一步对眼前的未知,产生忌惮的。
几乎是本能般的反应,持有火把的民壮们,脚下微动,隐有后退之意。
“莫动!”
与围观者的惊骇不同,李斌在惊喜过后,率先回过神来。察觉到民壮们的异动,李斌立马出言喝止:
“稳住跟脚!用力踩踏地面,粪作师傅!准备听本官号令,齐步上前!”
有“虚空燃火”的实际案例摆在众人面前,再无人怀疑李斌的指令。
哪怕他们依旧不明白、不理解李斌的命令,却也大致猜到了李斌的目的。
眼前的火,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升起。
虽然民壮们没有看见可燃物,但结合不远处那口装满粪便的井,还有李斌刚刚命令中提到的“粪作师傅”...
民壮们只是没知识、没见识,又不是傻。
在猜到,这火焰的产生,极大概率和李斌命人囤积的人畜粪便有关后,民壮们激动了!
如若李斌,李老爷真能带着他们,摸索出利用粪便生火的法子...
这对李斌而言,是多大的功德,民壮们暂时想不到。但他们却能轻易地、快速地想到自己个的家里,每日、每月、每年能够省下多少柴薪钱!
尤其是在京师、在冬季...
人口密集的京师周围,树是没得砍的、木也是没得伐的。想要有柴烧,除了购那容易熏死人的煤炭外,就只有高价买专人从远方砍伐回来的木柴。
若是购柴,每家每户,每日至少都要消费5到8文。
一年下来,单柴火一项,便能占到一成年男子正常收入的三分之一。
哪怕是换成有安全隐患的煤炭,这消耗最多也只能降到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左右。
负担虽无烧木柴那般沉重,却也绝对谈不上轻松。
起码,没有夜香生火,看上去那般轻松...
民壮们不知道夜香生火的具体条件是什么,此时亦没有功夫去考虑这沼气生火的持续性问题。
他们的眼里,只有“夜香不要钱,人人都能产出”这一粗浅的,纯粹出于经济目的的考虑...
这种误会,让民壮们爆发出了惊人的主观能动性。
随着李斌一声令下,三个手持火把的民壮,狠狠地抬高自己的腿,再用力踏下。那卖力的样子,看得李斌毫不怀疑:若不是害怕将手里的火把弄丢,他们绝对愿意直接跳起来,用自己的体重去夯实他们脚下的土地。
似乎,夯实脚下的土地,也是粪便生火流程里,一道至关重要的工序一般。
“好了,差不多足够了。持火者,继续向前。粪作师傅,前出至脚印记号处,务必悉心分辨那夜香之味,记录下各人感受后,回报本官。”
“是!”
在热情高涨的应了一声后,人们再度行动起来。
粪作师傅,这群常年与粪便、粪便发酵打交道的人不必多说。同样误会了,粪便还能直接生火的他们,此时各个化身鬣狗,鼻头一阵耸动。
就是没有李斌的吩咐,他们也会如此。
只有手艺人才会知道,一项新技术到底意味着什么...
假如此刻,李斌愿意“教”他们这夜香生火之术。莫说认真品评这空气中的屎味,就是三跪九叩,再送上学徒期三年白工,亦有的是粪作师傅乐意。
但李斌没有收徒的意思,他们也不敢强求李斌这么一个官老爷。
于是乎,在“偷师学艺”的刺激下,以及“万一能学得一二皮毛,窥得那丁点门径”的思想刺激下,粪作师傅们亦是爆发出了李斌在做这次简陋的实验前,从未想过的热情。
两方人马,压根不用李斌多余指挥。
前进者,一往无前;嗅味者,畅所欲言,丝毫不曾保留...
这些大明朝,第一次接触沼气实验的反馈,被李斌认真地记下。而后,李斌将目光投向那民壮们,前进之处...
随着民壮们推着火把前向,原本因空气中的沼气逐渐消耗殆尽而有些式微的火光,重新绽放出光亮。
可令人迷惑的是,原本幽蓝色的火焰,随着火把距离沼气井井口处越近,火焰中的蓝色反而越少。焰火的弧光,逐渐转向透亮的白色。
明明越靠近沼气井,越靠近那粪便堆叠之处,那冥冥中的可燃物若是由粪便产出,从理论上讲,应该越近越多才是。可火焰的温度,却在逐渐降低,俨然一副燃料供应不足的样子。
这种完全违背了人们认知常理的画面,稍微抚平了些许人们心中的躁动。
在感慨“这其中的门道果然不简单”之余,在对待李斌的态度上,人们也渐渐由纯粹对官员的畏,转变为了对手艺人、对大师傅的敬...
畏惧官员,是因为他们知道,要是不小心得罪了官员,他们容易蒙受额外的超量损失;而敬重手艺人,则是他们知道,在这年头,有一门手艺在身,那才是安身立命,不怕饿肚子的本钱!
在这种敬畏混杂着激动的复杂情绪中,实验有条不紊地快速推进着...
当火光完全变白的那一刻,李斌再次命人停下脚步,踏地留印;随后粪作师傅上前,品验;持火民壮,继续前进,火光变红...
火焰温度随着沼气混合比例的提高、氧含量降低,而逐步降低。
每到一个有明显变化的档口,李斌就会命令他们停下一次,并让粪作师傅上前...
如此循环往复,兼之旁左三井的横向对比。
李斌很快便有了数据上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