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贪治明 第40章 我只怕他们不够贪婪

作者:狗大狗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6 19:31:46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沉默,是此时秦侍郎班房中的主题。

惊讶,已经说得太多了。

可即便说过多次的惊讶,也依旧难以形容秦金此刻复杂的心情。

追求效率的秦侍郎,在经历过难得的沉默后,他忽然问了李斌一句话:

“既然你深知此事,困难重重,又为何要这么做?还有你所言私心...”

秦侍郎忽然悠悠地叹了口气,隐约间,他已经有点猜到李斌真正的目的是什么了。只是,他尚且还不能确定。

当李斌逻辑清晰地将引外城百姓入内城一事,分析得头头是道,且几乎都有理有据时,秦侍郎再结合李斌最早开启这个话题时的发言...

即便此时他依旧无法置信,但理智、直觉,都在告诉他:李斌绝对想到了他所想的那一步...

“今朝日艰,晚生于户部观政,便是时日不久,亦能感受到那股山雨欲来的压力。”

看着秦侍郎那双精明的眼睛,李斌的直觉也在告诉李斌:眼前这人,似乎已经猜到了自己的最终图谋。

在短暂的犹豫后,李斌决定赌一把!

“今日已是四月初六,天依然是旱的,河依旧是枯的...便是转由遮洋船队输送米粮,亦有漂没之事频发。晚生斗胆,问左堂大人一句:吾等真的备足了米粮?真的做好了应对此次,粮食减产、流民聚集之危机的准备吗?”

面对李斌的提问,秦金的回答只有沉默。

他的确回答不了李斌的问题,他秦金只是个户部侍郎,又不是特么的哆啦A梦。

天不下雨,他能怎么办?

能纳税的田,被皇庄、被勋贵、被士族大肆侵吞。以至于,洪武年间,鱼鳞册上还记有八百四十九万六千五百二十三顷多的田土,早在弘治十五年时,便仅剩四百二十二万八千零五十八顷九十二亩...

足足少了一半多能纳税的田土,直接导致地方财政、中央财政都少了一半以上的收入。然后,中央财政为了能够运转,疯狂抽血地方;紧接着,地方为了能够运转,又疯狂加耗百姓。

简直可笑至极!

都特么一百多年过去了,人口持续增长,按理说,土地应该是越开垦越多。结果在这“沟槽”的大明,田地,反而越来越少?!

同时,随着宗室开枝散叶,各种开销还在近乎无限度的上升。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当朝嘉靖帝,闹个“大礼仪”,为求得宗室支持,依旧在不管不顾地疯狂给宗室加俸。

他,又能怎么办?!

正如,犹豫,在很多时候是一种态度那样。沉默,在很多时候,也是一种回答。

而看到秦金在面对自己的问题时,那无言以对的表情,李斌暗暗在心中松了口气。

知道沉默,知道没法回答这个问题,而不是随便扯点冠冕堂皇的话语来搪塞自己,那就说明,眼前的秦金,秦侍郎,良心未泯。

他知道,在如今这北方多地都受旱灾影响的情况下,若是单靠江南供应,根本就解决不了大明北方的粮食危机。只是他,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

李斌,其实也没有...

“晚生再斗胆,敢问左堂大人一句:既然局势已糜烂至此,为何还要命云南司协调遮洋总,便是已漂没漕粮两万余石,依旧不停?”

与之前一次提问不同,这次,李斌没有等待秦金回答,便继续说道:

“晚生与秦左堂所想一致,尽力而为,问心无愧。”

“京师,乃大明中心,更是居于我朝北疆。一旦北地欠收,百姓无粮、当地无粮,为了求活,他们便会向着京师汇聚。寻找赖以为生的活干也好,祈求有那心善富户搭棚施粥也罢。”

“一旦京师有游民汇聚,城门必将关闭。到了那时,大量游民只能聚集在城外正南、正东、正西、宣北等外七坊。外七坊而今,早已人满为患。七个坊内,就聚集了超过十五万丁口。每户所住屋舍,更是狭小不堪。”

“根本没有足够的屋舍,容留那些外地迁徙而来的各地百姓。我户部,而今也无力去广建屋舍,以庇北地寒民。”

“提前以利为饵,将万余外城百姓转移至内城。既能腾出外七坊空间,供秋日游民过冬避寒;又能借此打压外七坊房价租金,好让那任留于外城的百姓,手里能多余些钱财,以图自救;更能...”

“更能将那五城兵马司、五城察院、顺天府、大兴县、宛平县等等一众同僚,全部拖下水!”

最后这一句,并不是李斌说的。

而是秦侍郎,瞪圆了双眼后,几乎是从牙缝里,一个字一个字挤出来的。

“左堂明见!此一石三鸟之计,便是晚生之私心。”

李斌再次将原本挺直的腰杆,一弯到底。

这个动作,李斌自穿越到大明朝以后,做过无数次。但唯有这一次,李斌是真心实意地敬佩眼前的老人。

能够瞬间看明白,自己真正的图谋。就说明,秦侍郎他大概率,也想到过这一茬。

但或许是出于老年人的沉稳、出于对生活的考量,让他没有魄力这么做。

加上,对于一些问题的处理思路上,亦没有李斌这么一个后世人那般灵活。

“你就不怕,此举不仅不能给他们拖下水,反倒是把自己给淹咯?”

“不怕!”

“五城兵马司,乃武将;五城察院,乃科道;顺天府,看似为外官,实则却是在京文官;大兴、宛平二县,外官...再加上我户部的这些司官...”

李斌说到这时,忍不住笑了一下:“如此之多的派系纠葛,政治纷纭。真到了京师生乱的那一刻,彼此攻讦、推诿都来不及呢,何来精力料理晚生这么一个无名小卒?”

“若非要说怕,晚生更怕,那些商贾,以及那些商贾背后的话事人,不够贪婪,不够短视。能在第一批,拿下刘、江、钱三宅的商贾们,大肆敛财之际,保持克制,持续观望。”

“只要他们压不住心底的贪,那这些外城游民,便是他们自己请进的内城。”

“待到秋日,京师米粮不足时,那些个麻烦,亦是他们自找的。又与晚生何干?”

“你这哪是一石三鸟?明明是一石四鸟!”

看着李斌在说最后这段话时,那意气风发的模样。秦侍郎的眼底,悄然闪过一丝艳羡,曾几何时,他亦是这般器宇轩昂的少年。

“额...这倒不能算四鸟,谁让脏罚库发卖得银,尽归内帑呢。晚生不能把那,不归我户部掌管的钱财,做进晚生自己的计划之中。”

“无妨,三鸟也够了。汉阳你是我户部属官,既然你要疯,那老夫便陪你疯一把。”

“这是支银一百两的堪合,你自去太仓库支取。切记,此乃机会,亦是考验。若成,老夫自许你一番前程;若败...”

“晚生一力担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