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贪治明 第30章 难卖的豪宅

作者:狗大狗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20:01:03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汉阳同寓,地契、田契已经备好,你不来看看嘛?”

“辛苦王年兄了,我这就过来!”

正跟着脏罚库大使“逛超市”的李斌,很快就听到了身后王召的召唤。

带着一丝对没找到“辣椒”,这种在明代被称为“番椒”的观赏植物的遗憾,李斌端正地坐到了脏罚库办公区的一张公案前。

脏罚库大使和王召,一左一右,宛如两尊护法,站立在李斌的身边。

“汉阳同寓,这些地契、田契,怕是不好发卖吧?愚兄刚简单看了看,不是地处偏僻,就是土地贫瘠...”

待到李斌坐定后,王召看着李斌的脸色,随着契书翻阅,越翻越黑的样子,忍不住开口问了一句。

话语里,既有点对李斌如何处理这麻烦事的好奇,又带着点不为人知的幸灾乐祸。

“是啊,这些地方...有点难办,我先看看再说。”

一份契书看上两眼,马上丢到一旁,换上下一份。李斌翻看契书的速度越来越快,眉头也皱得越来越深。

很快,当最后一份契书被李斌拿起,又放下后,李斌沉默地在座椅扶手上敲起了手指。

脏罚库内的契书,并不多。

明朝正常抄家罚没所得的分配方式为:

犯官家中的金银珠宝、琉璃翡翠以及成匹的罗娟锦缎解送入京;

铜钱、硫磺等物送工部、军器兵器发给附近卫所领用;

不成匹的布料、衣服、不算极致奢华的器皿,则是留在当地官府,充作官吏俸禄。

至于田地,若是能找到冤主,则还田于民,记入民田;剩下找不到冤主的,则归入官田,并民田一起,记入当地鱼鳞册。绝大部分的田契,并不会送入京师脏罚库。

这么一来,便直接导致,京师脏罚库内的田契,有一个算一个,都是那种送给地方官府,地方官府都嫌弃的土地。是那种留在当地,不仅不能为当地产出作物,反而会导致鱼鳞册上的田亩数增多,从而让地方征税任务加重的烫手山芋。

在工业化没有开始,土地产生利益只能靠耕种作物的当下,这些不能耕作的土地价值几近于零。这就逼得李斌不得不将自己的目光,转移到地契上。而这些地契,同样“不好招惹”...

朝廷在处理罚没地契时,通常会有三种处理思路:1、发卖变现;2、赏赐功臣;3、改为公署。

在发卖变现这一途径上,中基层官员被查抄的宅邸还算好处理。一来,宅邸价值有限,能消费得起这些宅邸的客户更多;二来,则是因为中基层官员们,通常涉案不深,即便被抄家清算,对其本人的判罚也多是发边充军。

只要人没死,那这宅邸的寓意、风水,就勉强还能为世人所接受。发卖也好、赐予功臣也罢,多少有条出路。

真正难办的,反而是那些高官巨宦的府宅。

就比如正德朝平虏伯、提督东厂兼锦衣卫江彬在东安门附近的宅邸,其地契现在就在李斌的手边呢!

这座占地面积高达四十亩,即两万三千平方米的宅邸,无论从何种意义上看,都是当之无愧的豪宅。宅邸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花园、马厩一概不缺;正房、厢房、库房等房舍共计四百一十八间。

即便是这座豪宅内的许多陈设,如珍木桌椅、名贵字画等都被官府抄没,让它少了一丝往日的辉煌。但其市价估值,仍然高达白银万两。

这高昂的价格就注定了它的客户,只能是那高官巨富。而高官巨富们,谁又愿意住这种死过人的宅子呢?

emmm,还不是一般的死法:

江彬,正德十六年六月初八,凌迟于市,其子江勋、江杰、江鳌、江熙尽数处斩...

类似这种宅邸,不仅无法发卖。就是赏赐官员,通常也很少或者干脆就是不会将此类奸佞之辈的宅邸再赐他人,毕竟,寓意不好嘛~

无论是感觉像在咒人死全家,还是感觉在鼓励下一位奸佞诞生,在普遍带点迷信的古代,多少是要避讳避讳的。

事实上,这类宅邸最终的下场,往往就是被改为公署。以所谓堂堂正气,去镇压这些阴宅的邪气。就比如大名鼎鼎的江南贡院,曾经就是纪纲的私宅。

亦或是等有其他营造差事的时候,工部再派工匠去把宅邸拆了,将那些建材拖走使用。

“将刘瑾、江彬,还有这钱宁,三人宅邸的地契带走吧。张大使,麻烦你去拿一下堪合。”

“李大人,敢问这出库缘由?”

“择机发卖...户部李斌取地契三,择机发卖,限时三日。三日后,若无现银入库堪合,则归还地契。”

看看手里广西司本部送来的上书“便利行事”的照会本,再听着李斌这番提走三份地契的话,张大使倒是没有阻拦。只是好言相劝:

“大人,这三座宅邸可不好卖啊,加之岁终和籴(官民贸易)未到,各地富贾未至。卑职斗胆,敢问大人辖司缺额几何?欲从我广西司借支几何?若是不多,可换些寻常之物发卖,好解燃眉之急啊。”

“尚缺白银两万,大使觉得,晚生有的选吗?”

听着脏罚库大使的劝告,李斌无奈地笑了笑。

若是要拖那绫罗绸缎出去卖,自己怕不是得一次性拉好几车出北安门?

这大量绫罗陡然出现在市面上,不仅会对现有市场造成冲击。更是会向那些京师富商释放出“朝廷急需用钱”的信号,反倒会让他们待价而沽,大大拖慢自己办差的速度。

常与“和籴”打交道的张大使,显然也比大多数官员都要明白市场运作的规律。一听李斌那边缺两万两白银,当即便不再多言。

只说这刘、江、钱三宅,毕竟是前朝大员曾经住过的私宅,想要出库,得先跟监守太监报备,得了对方许可后,才能给李斌合法将这三份地契带出脏罚库的堪合。

这本是正常流程,李斌自无不可。

在等待张大使跑流程的同时,李斌找上王召,和对方聊了聊有关京师富商的情况。

虽然不确定王召有没有认识的大户,但问问看嘛,惠而不费...

莫约等了一刻钟的时间,张大使才将出库堪合给李斌送来。接着,两人转进内帑。

对内帑银仅有监督权,而无调度权的户部,自是不可能仅凭一张陈条,便让内承运库监守为李斌打开库房大门的。

所以,拿着照进单进入内帑的李斌,还得“装模做样”地点一遍数,看看内帑存银是否正常,并在出库后,正常填写审计报告,交照磨所复核。

等到李斌点完内帑存银时,夕阳也悄然爬上了树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