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贪治明 第19章 为了粮食,却毁了粮食

作者:狗大狗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20:01:03
最新网址:www.biquw.cc

通州左卫的驻地在通州城南,后世的南关大街附近。

不仅距离地处通州西城墙外的大运西仓最近,更是直接有护卫大运西仓之责。

所以,其实罗主事并不需要多喊那一句“急调通州左卫”。自西仓库区内的哨声响起,院门处便有一库吏翻身上马。赶在西仓院门关闭前,策马冲出,并一路驰往通州左卫营区。

在传信的使者,奔驰在拥挤的官道上时。西仓内部的互殴,还在持续着。

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有人动了刀子...

最开始的斗殴,急眼归急眼,但多少还有理智尚存。几方兵丁都默契地保持着刀不出鞘的状态,仅以刀鞘砸人。

可打着打着,谁也不知道到底是谁,率先抽刀出鞘。

或许是意外的刀从刀鞘中滑出;或许是某个兵丁,在打急眼后,常年训练下的肌肉记忆,让他直接抽出了京卫常佩的雁翎刀;亦或许是,有人故意如此,想要借机升级混乱,从而好浑水摸鱼,将自己卫所原本领到的陈粮,趁机毁掉,从而在动乱结束后,要求补发当月俸粮。

古时处理突发情况的惯例,通常是诛首恶,而抚从者。

因俸粮品质问题引发的打杀事件,首恶自然是挑起这一切的卫所,或者说是那个卫所的带队百户。而其他的这些“从者”嘛,自然就可以顺理成章地享受抚慰,比如,高品质的新粮?

在见到眼前的打斗中,开始出现飞溅的鲜红血液,与金黄外壳的麦粒从被划破的粮袋中喷涌而出,李斌的脑海里瞬间冒出了好几种可能的猜想。

但这一切,在此时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无论是那代表着士卒受伤,乃至死亡的鲜红血液;还是洒落一地的金黄麦粒,都深深地刺激着李斌的神经。

在李斌这个后世人的眼里,眼前发生的一切都宛如一曲时代的悲歌。

流血事件的发生,是怪锦衣卫的张百户挑事?似乎不能。

因为,明代的仓库建设中,是以廒为单位,统一进行防潮、通风设计的。换句话说,一旦某一间粮仓里的粮食,发现了坏粮、腐粮。那么大概率,这整个廒里的存粮,都会是受了潮的状态。

即便有那么零星粮食,还保存完好,可大部分的粮,肯定是无法食用,亦无法卖出了。

而这一廒,代表的,可是足足一千石以上的粮啊!!

一个卫所,拢共才特么能领不到八千石粮。若是这瞬间没了一千石粮,那就意味着这个月,整个锦衣卫能领到的月俸,都要再降八分之一。

不然,就会有人饿死、冻死...

甚至再极端一点去想,即便是少了这一千石粮。那些锦衣卫的堂上官们,月俸真的会少?真的有人敢让他们领到的月俸变少吗?

而这些领着更多俸禄的锦衣卫堂上官们不降领粮比例,那就意味着,本就拿俸禄少的基层校尉们,能领到的月俸更少。

这种感觉,就好像是你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完了去领工资。老板先表示:公司有困难,这个月咱少发点,希望你理解。

原本五千的工资,瞬间给你砍成三千四(陈粮加不足俸)。

但凡是个正常的打工人,此时那小暴脾气都难忍。

可为了生活,你忍了。

结果呢?

三千四的工资前脚刚到手,后脚你就在里面发现了四百块,写着“天地银行”的假币??

这可就真是叔能忍,婶子也不能忍了啊!

一个普通人都尚且难以忍受,何况是大明士卒?何况是堂堂,能止小儿夜啼的锦衣校尉?!

那能说其他卫所的士兵,反抗不对?就该任由锦衣卫把他们的粮抢了去?

怕是畜生,都说不出如此丧良心的话吧?

至于那极力阻止锦衣卫换廒支粮的户部湖广司罗主事,说他办事僵硬、古板,不知变通?

似乎也不行...

整个领俸支粮的流程,为了防止舞弊,早已被制度定死。并且,终审单位还是号称内相的司礼监。一旦罗主事同意了换廒支粮,哪怕是事出有因,他想要解释,也沟通不了大内啊。

但凡是内阁作为终审单位,或许都有办法转圜一二,可偏偏那是司礼监...

从防止官官相护,官仓勾结的角度上说,这种制度的设计也没错。毕竟,越是僵化的制度,从某种角度上说,越不容易徇私舞弊、越公平。

只是这种制度,在此刻,却倒逼着罗主事不能有任何变通,除非,他愿意以自己轻则丢官罢职、重则身败名裂为代价,去换取那些锦衣卫,能领到好粮。

而这,显然又是一个强人所难的假设。

说来说去,问题最根本的原因,还不就是没粮,没高品质好粮给闹的?

若是粮食足够,则根本不会发生眼前这一幕。

若是粮食如后世那般,充裕到浪费都不心疼,那就更是不会出现如眼前这种,数百名精壮汉子,为了那些连壳都没脱的麦子,打生打死的场面。

可你们,既然是为了这粮食,而打斗。为了这本就不够所有人均分的粮食而豁出一切...

现在又在干什么呢?

宛如流水般,哗啦啦地从粮袋中,喷涌而出的麦粒,看得李斌眼睛都红了。

他现在很想骂人,骂在场的所有人。

明明是为了粮食,结果却毁了粮食...

你们特么的,图什么啊?!

“通州左卫的人,怎么还没来?!”

随着被兵刃划破的粮袋越来越多,甚至地面上,都已经快铺满了整整一层麦粒。看着那些散落在地面上的麦粒,被几方打红了眼的兵士们,来回踩踏...

从爆裂,到形变,再到完全被人踩进泥地里,无法挽救。

李斌终于忍不住了,也顾不得王主事之前让自己不要多事、不要自作主张的劝告,声音有些发颤地问着身边留守右卫的元百户。

“最少还得半个时辰...通州左卫的班军才能赶到。但看眼前这架势,怕是等他们赶到,早就打完了。”

“一个时辰?才是班军能到?!”

李斌闻言瞬间瞪大了双眼。

所谓班军,意思是卫所内值班的军队,也可以理解为大明版“应急响应部队”。班军的人数,通常至多只有一卫兵力的十分之一。

毕竟,日常状态下,不可能让所有士兵都保持战备状态吧?

换句话说,一个小时后,才可能有五百名通州左卫的士兵赶到。

而眼前,这场已经从斗殴,升级到械斗的参与者们,早已破了四百之数。并且,随着打斗的持续,被裹挟其中的卫所士卒,也越来越多...

即便是眼前的烈度,都已经不是五百名士兵能够镇压的了的了。

“来不及了...元百户!”

“归整队伍!同时,命令将士们,都给我大喊‘放下武器,莫伤俸粮!’”

“另外,再派几名校尉,去通知其他卫所,命他们赶紧照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