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油条思索良久,终于眼前一亮有了应对之策,于是提笔在手笔走龙蛇洋洋洒洒写了千余字,然后又斟酌修改一番才誊写到答卷之上。
老油条写完一抬头便和县太爷武昌明的眼神来了个深情对视。
额?老油条心里有点慌。
县尊大人为何盯着自己一直看,莫非是怀疑自己作弊不成?
否则干嘛直勾勾死盯着自己?
咦?不对呀,县尊大人为何会满面春风的冲自己微笑?
好吧,县太爷武昌明心中错把老油条当成他心心念念的县试案首简北了,当然老油条是不知道这些的。
此刻的老油条看到县尊武昌明对自己微笑,一时间心都醉了。
与此同时也心生一股感激涕零之情:“县尊大人真乃吾之知己也!他老人家对吾有重生之恩再造之德啊!
当然这也是自己才高八斗从而把县尊大人都征服了。
这要是回去给自己那婆娘说,她还不得震惊的昏死过去?
说实话自己的婆娘哪里都好,就是嘴不太好,之前她那毒舌可没少贬损自己。
现在就连县尊大人都佩服吾的文章,从而以第八名取中。
哼,这回看你这死婆娘还有什么好说的。”
监考的还有县学教谕韩春临,这家伙五十岁出头,除了一肚子诗书文章之外,也少不了一肚子男盗女娼。
县太爷孤身前来上任,他一看时机来了,于是把自己的远房侄女奉献了出去,也就是武昌明现在的小妾。
年轻貌美的小妾把县太爷武昌明迷的神魂颠倒,为此韩教谕也很受武昌明重视。
当然这是双向奔赴的事情,县太爷舒坦了,韩教谕自然而然的身份地位权柄各方面都是为之倍增。
凡是县太爷出现的场合,几乎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眼看到了交卷时辰,不过却没有一人起身交卷。
因为此场考的事策论,而且是紧扣时政的策论。哪怕是为了给县太爷一个好印象,也不能草草的交卷。
因此,简北虽然写完了,可是还做出一副还在斟酌状。
沙漏里的最后一粒沙子流下,时辰到,所有考生搁笔起身。
为了讨好县太爷,韩教谕亲自下场收试卷,然后摆放整齐交给县太爷武昌明。
本来武昌明还想亲自收试卷,趁此机会确认一下老油条的字迹到底是不是自己选定的案首简北的。
但是韩教谕这么一献殷勤,这个机会就没了,试卷一打乱他也无法分辨了。
好吧,反正明日最终发案之后,这些取中者都要来领县衙取府试考引,并顺便拜谒自己。
按照惯例,自己也是会摆下宴席留今科取中之学子饮宴以增进情感。
到时候,一切都会有分晓。
反正他心里已经认定老油条就是案首简北了,因为案首试卷的字功力深厚,没有几十年苦功根本就打不到那个水准,而这些取中者就数老油条的岁数大。
老油条和简北二人并肩走出考场,正好碰到林谦、李鸿轩、李景轩三人。
不过让简北纳闷的是,前几天林谦还对自己发出吃酒邀请,当时表现的何其热情?
看样子当时这家伙恨不得拉着自己烧黄纸斩鸡头八拜结交,可是今天再次遇到却摆出一副陌生人的架势。
而且最关键的是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反转,根本就无视自己,甚至眼神中隐隐还含有敌意。
尼玛,果然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这家伙小时候跟在沈夫子身边看着一副忠厚敦敏的样子,谁能想到如今沈夫子不在了,他却变成这个样子。
好吧,人是会变的。
看着林谦在李氏兄弟面前奴颜婢膝的样子,简北心里很是感慨。
如果沈夫子在天之灵看到自己钟意的弟子变成这个鸟样子,他会不会很难过?
读书人的气节呢?文人的骨气呢?
当然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权利,林谦选择依附李氏兄弟是他的选择,简北干涉不了,也不想干涉。
简北心里此刻只有一个念头: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道不同不相为谋!
......
考生散去,县太爷武昌明自然是抓紧时间阅卷,他要看看最终今科县试排名是不是如自己预想一样。
当然,他还是要看看案首简北的策论文章。
毕竟一旦自己在简北的府试考引上盖上官印,那就代表着自己和简北绑定在一起了。
县试案首按照既往惯例,哪怕是在府试和院试中考的不出色被其他更有才学的学子比下去了也不会黜落,也就是说县试案首已经是稳稳当当的秀才功名了。
当然,这可是涉及到官场潜规则。在官言官,官官相护,大家都是要给个面子的。
考到现在只有二十份试卷,简北的字体又在武昌明心中印象深刻。
所以他第一时间便找到简北的试卷在长案上铺开凝神细看。
县太爷武昌明一看之下顿时心中暗自惊喜,这策论文章写的简直妙笔生花啊!
别的不说,但说核心部分的提比、中比、后比,完全是聚焦于提出具体问题,分析可行性,又提出分层次应对策略,而且条理清晰字字珠玑啊!
从紧急应对到秩序维稳再到长远善后无一遗漏,可以说是面面俱到,就连自己都没想这么全面,可是他却想到了。
总之这篇八股文策论,从破题点明‘仁政责任’到大结升华‘仁政之光’,中间六策环环相扣,束比总结六策之效,最终回归到孟子大义,形成完整的逻辑闭环。
简北的答卷既展现了对儒家经典(尤其是孟子仁政思想)的深刻理解,又充分体现了其面对突发灾情的冷静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务实态度以及作为未来官员的责任担当和人文关怀。
可以说完全切合县太爷武昌明的出题意图!~
“简北,简直乃不可多得的科举大才也!”看完试卷的武昌明对简北的称赞脱口而出。
于是,咱们的青阳县大老爷武昌明,几乎没有丝毫犹豫便提起朱笔在试卷上写下取为案首这四个字。
而此时县太爷最受宠爱的小妾韩氏正在旁边伺候糕点茶水。
而她含情脉脉的大眼睛里扫过试卷袋上简北的名字,复又看了看试卷上知县大老爷武昌明红笔批阅的‘取为案首’字样。
然后,她下意识的抚摸了一下脖子里那串金镶玉项链,同时嘴角泛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