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现代后回去的崇祯爆发了 第63章 募兵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16 01:55:38
最新网址:www.biquw.cc

紫禁城乾清宫,都察院右都御史解学龙一头是汗地在给皇帝见礼。

很显然,他估计一直在外面跑,因此才有这一头汗水。

只听解学龙在见礼之后奏道:“陛下,如今五城兵马司都各有一百禁卫驻守,但要做事的话,须得立刻招募军卒才行。”

崇祯皇帝知道他正在忙事,也明白他赶过来奏对此事的意思,因此,他便马上回答道:“那就去招募,五城兵马司普通军卒的军饷,就按一两银子一个月算,每个兵马司招九百人。”

说到这里之后,他顿了顿,似乎是考虑了一下,然后又说道:“从难民中招收军卒,必须要是带家小的良人,第一个月可支付三个月的军饷,便于他们安顿下来。如此,便是一万三千五百两。朕给卿两万两,把五城兵马司尽快运转起来。”

解学龙一听,不由得大喜。只要有钱,事情就好办了。

他连忙谢恩领旨。

不过崇祯皇帝沉吟片刻之后,又对解学龙说道:“朕不是针对卿,而是考虑普遍的克扣军饷之事,为此,朕准备于午门外设立一上诉箱,各处军卒如有克扣军饷之事,皆可投状于内。每日由都察院以及厂卫一起开箱检查,有投状则必查!”

解学龙是最没有历史包袱的,一听这话,他当即赞道:“陛下圣明,如若朝廷军卒足饷之下,也不至于战力不济,任由建虏横行肆虐!”

对于军队,崇祯皇帝是铁了心要治理的,军权第一,那大明军卒的待遇,就必须要保证!

为此,他结合梦中的经历,想了好几个晚上,才想出了这个监督的招数。

如果都察院和厂卫这三个衙门一起糊弄他,那这监督机制才会出问题,否则,就能有效监督军队的军饷发放。

此时,崇祯皇帝吩咐完了解学龙之后,便让人从周皇后那边转来两万两白银,交由解学龙带出皇宫。

同时,他也让方正化亲自带着禁卫去午门外设上诉箱。

解学龙拿到银子之后,动作很快,召集五名禁卫统领,让他们各自带十人前往各城门外灾民聚集处去招募军卒。

细节交代完了之后,他又特意嘱咐道:“陛下对五城兵马司寄予厚望,军饷都是给足了的,诸位用心办事,莫要负了皇恩!”

听到这话,一名禁卫军官立刻大声回道:“大人放心,陛下隆恩,属下等人定然拼命回报!”

这人不是别人,就是崇祯皇帝去家访过的禁卫总旗周中人。调来兵马司之后,他升了一级是百户,负责北城兵马司,暂代北城兵马司指挥使职责。

其他禁卫百户也是一样,对皇帝皇后竟然会如此屈驾探视他们家里,慰问生活难易,可以说,这个时候让他们为皇帝去死,也绝对不会有人会犹豫的。

因此,他们在周中人话音刚落时,便纷纷跟着表态起来。

“解大人放心,我等皆是地方精锐抽调到京,我们带的兵,也必然会是精锐!”

“属下回去就亲自前去挑选好兵,绝对听令行事!”

“……”

解学龙见多了孬兵,如今见这些禁卫出身的手下精气神,他非常欣慰,感觉自己负责重建五城兵马司的事情,应该能出色完成。

想着这些,他也有点振奋起来。不过毕竟是文官,城府还是有的,只是露出了赞许之色道:“好,每个兵马司暂领两千两银子,每日一报招兵事宜,检核军饷使用情况,回头再补剩下军饷。记住……”

解学龙说到这里,表情严峻起来,冷声喝道:“陛下交代了,还设立军饷上诉箱,就设立午门外,由都察院和厂卫共同开箱核实。谁要是敢贪墨克扣军饷的,就等着厂卫抄家吧!”

他之所以强调,就是因为明末这时候,克扣军饷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几乎可以说是惯例。

而根源则是朝廷发不出足额军饷,军队又要打仗,将领便克扣军饷养精锐,慢慢就成了家丁制了。

如今,崇祯皇帝从禁卫和五城兵马司开始,给足军饷,自然同时要严抓克扣军饷的事情了。

周中人等人都很清楚,皇帝家访之时就问过军饷情况,因此,他们没人怀疑解学龙所说是恐吓。

刚从底层军官被提拔,他们也没做好克扣军饷的心理预期,此时听到解学龙的警告,他们便一个个大声做了保证。

解学龙听完他们的回话,便对他们说道:“好,如此,签字领钱。”

明末之贪,正常来说,解学龙会截一笔,经受过的官员又截一笔,将领再截一笔,本来朝廷就没法发足额军饷,层层下来,可知底层军卒有多惨了。

周中人领了军饷之后,回到衙门,立刻点了五十人,架着马车一起出城,到了难民营这边。

此时,离开陈子龙所见时期已过了两天,如果陈子龙过来的话,就会发现难民又多了不少。

不过难民见到一群军卒过去,一个个都逃得远远的,不敢去围着讨要吃的。

周中人也不管,让手下从车里搬出桌子,然后把军饷全都堆到桌子上,又竖一旗子,迎风招展之下,就见“招兵”两个大字。

不用吆喝,就只是那成堆的银子摆在那,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难民围观。

不要说给足军饷,并且还能提前支付三个月的军饷用来安家,就只是给一口吃的,难民就没得选。

因此,周中人这边的招兵处,很快就招到了一百人。

不是说没人可招了,而是天色不早了,登记造册,回头还要行文地方核实登记信息是否属实,花了太多时间。

看着周中人这边,领着一百新招的军卒和他们的家人入城,难民们都燃起了希望,期待着明天能被招募成兵。

甚至有些青壮因为嫌弃家人拖累的,如今又去求了家人,因为招兵条件中就有要求,必须要有家人的才行。

入夜,崇祯皇帝这边,又召集了手下心腹议事,第一个问的,便是王承恩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